流动人口巡查报告4篇

流动人口巡查报告4篇流动人口巡查报告 谈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板栗乡党委政府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高度重视,思想统一,优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流动人口数量的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流动人口巡查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

流动人口巡查报告4篇

篇一:流动人口巡查报告

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板栗乡 党委政府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高度重视, 思想统一, 优化服务, 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 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太活、 太强, 流出地不易掌握,造成了流动人口难管, 针对这个问题究竟我们该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呢? 为此对板栗乡 八个村进行了认真调研, 调研情况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一)

 全乡 流入育龄人口生育情况。

 在流入的 36 人中, 育龄妇女数 11 人, 已婚育龄妇女数 11人, 《婚育证明》 持证人数 10 人。

 流入人口已采取措施的 9 例:其中结扎 5 例, 包括男扎 2 人, 女扎 3 人, 放环 4 例。

 (二)

 全乡 流出育龄人口生育情况。

 在流出的 4626 人中, 育龄妇女数 1415 人, 已婚育龄妇女数1016 人, 截止 2011 年 03 月我乡 共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500余份, 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卡已采集 3700 余份。

 已落实各种避孕节育措施 611 人, 无孩妇女 18 人, 其中待、 在孕 11 人、 无措施7 人; 一孩妇女 318 人, 其中放环 222 人、 结扎 3 人、 药具 1 人、待、 在孕 8 人、 离婚丧偶 2 人; 无措施 78 人; 二孩妇女 374 人,其中放环 151 人、 结扎 171 人、 离婚丧偶 16 人、 无措施 36 人;多孩妇女 114 人, 其中放环 6 人、 结扎 98 人、 离婚丧偶 5 人、无措施 5 人。

 二、 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

 心理功利化。

 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 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他乡 。

 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 以此改善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

 (二)

 结构复杂化。

 流动人口的流动, 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 来源广泛, 流出地多, 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 且成份复杂, 良莠不齐。

 (三)

 行为短期化。

 大部分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均非正式,无正式劳动合同书, 雇主或雇用单位辞退他们异常随意, 再者流动人口由于从业场所和职业的多变, 使他们居无定所, 呈流动居住态势。

 三、

 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流动人口难以管理, 违法生育隐患较大。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在大多数农民看来, 最好的保险仍是多生几个儿子养儿防老, 没有儿子的家庭或是想超生的育龄人员在外躲避计划生育管理, 违法生育孩子, 长期在异地居住。

 (二)

 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太活、 太强, 流出地不易掌握, 其户籍地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三)

 外出务工人员, 其中一部分是初中才毕业的学生, 生殖健康知识缺乏, 又处于青春懵懂期, 早婚早育现象严重。

 四、

 流动人口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一、 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坚持以“谁看房、 谁带孩、 谁种地” 谁负责的原则, 实行协议保证金制度, 村委会与流动人口签定遵守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协议, 并收取不低于 1000元的保证金, 若出现违法生育的, 扣除所交保证金, 并执行最高限额处罚。

 凡外出误工的已婚育龄妇女, 不按时寄回医学监护证明的一律视同不参加医学监护, 一孩放环的缺一次收取不低于100 元的违约金, 实行补检; 二孩放环的一次无条件实行结扎,且村民自治的村扣除保证金 300 元。

 二、 开展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工作, 重点针对流入人口婚育证明的查验。

 三、 开展流动人口统计台帐的建立与计划生育统计台帐同步进行。

 四、 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节育措施的落实, 采用“谁看房、谁带孩、 谁种地” 谁负责的原则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监管, 对外出务工人员婚育证明的办理认真审核, 严格把关, 同时加大对流动人口办证工作的宣传, 坚决按流动人口管理规定执行, 督促流动人口完清计生手续。

 五、 拓宽服务领域, 采取有效措施, 有针对性地满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

篇二:流动人口巡查报告

人口调查报告 第 1 页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一 一、调查背景 随着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商品和要素市场的迅速发展,自主性迁移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迁移的地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村流动人口群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流动人口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农村,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近年来,流动人口的规模是空前的。其流动方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及经济发展的沿海地区。农村人口流动主要都是因为外出务工。

 农村的人口流动给农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农村的人口流动给农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对此,我利用寒假时间在我所在村进行了调查。

 1.调查时间:20**年**月**号至 20**年**月**号。

 2.调查地点:**省安庆市潜山县 xx 镇 xx 村 3.调查人:xx 4.调查方式:对该村负责流动人口的村委会进行访问调查、以及访问一些农民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第 2 页 5.调查内容:对农村人口流动情况及其影响进行相关调查 二、该村人口流动概况 通过对村委会的访问,我们了解到 xx 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农村人口有 1925 人,根据 2011 年 xx 村流动人口调查资料推算,2011 年全村流动人员达 924 人,占到农村户籍人口总数的 48%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人口都是常年在外,紧春节期间在家停留几天。这一情况比 2010 年上升了约 8 个百分点。

 流动方向大部分都是向江苏、上海、浙江、北京等一些经济发展城市。主要从事第二产业以及小部分服务业。近两年来也有不少从事第三产业的。外出人口以 30 岁以上的男性为主,也有夫妻共同外出的情况。还有约 19%的人口是 17——27 岁的青少年。而且,外出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包括外出读书的学生)。据调查显示,该村下面的一个组里,一百多口人只有 18 口人常年在家。尤其是近几年来,外出人口逐年增加。

 当然,农村的人口流动对迁入地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给那些经济发展的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外出人口主要以成年男性为主,于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第 3 页 是,留在家里务农的多是老人、妇女、小孩以及一些病残者。当前农村不尽合理的人口结构给农业发展带来一定阻碍,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资源有待开发,中低产田需要升级改造,农业自身的生产层次亟待提高。此外,一些农村的基本建设因劳动力的外流而取消或拖延,农业技术改良青黄不接,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对此,我们通过调查来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三、农村人口流动带来的积极影响 随着农村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改变家庭生活状况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改变农民生活观念、生活习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由于该村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信息阻塞,从而导致农村发展滞后。而且,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往年,农民都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属于典型的‚民以食为天‛。同时,种植技术不完善,产量不高。单靠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带来的微博收入越来越满足不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于是,大多数农民纷纷外出,从而增加增加的非农业收入。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第 4 页 随着人口迁出迁入,不仅为迁入地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与此同时,也给迁出地带来了新面貌。近两年来,大部分农民都盖了新房,家用电器也从原先的电视机发展到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如今,农民的生活观念、生活习惯都有了新的改变。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观念的转变,基本上现在不存在适龄儿童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据调查,现在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重视了。不像十多年前,很多家庭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方面又由于观念落后,导致跟多儿童不能接受教育。更甚者是不让女孩子入学。而如今这一情况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人口的流动同时也加强了农村与外界的联系。交通也较以前来说方便的多。几乎每天都有通往镇上和县城的班车。在农村,小型超市也逐渐发展起来,很多以前不能直接买到甚至是不知道的商品现在也都能买到了。

 总体来说,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得益于农村的人口流动。

 四、农村人口流动的带来的问题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第 5 页 事物有利必有弊。虽然农村的人口流动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影响,但它所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农村流动人口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根据该村村委会妇联主任的访问结果,我们只知道了农村流动人口离开其原居住地,形成人户分离的局面,虽然计划生育部门都强调流动人口的婚育证明管理,但实际上婚育证明管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流动人口利用这一两地都管不到的‚真空‛机会超计划生育。这样极不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从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及纠纷。而且或许会给新生的幼儿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

 第二,农村人口的流动让社会治安面临了新的课题。农村流动人口中不乏身无长技又盲目流动的,他们很难在城市中找到谋生的工作,这些生活无保障的人会迫于生计可能做出违法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安管理的难度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据调查,该村某户户主的儿子,常年在外,结识了一些不良少年。形成了诸于偷窃的犯罪行为,并屡教不改。最后,其在某风景区游玩,却意外身亡。很明显这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对于此类问题我们要正视,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第 6 页 第三,农村流动人口的生产经营居住条件和环境往往十分恶劣,部分流动家庭对子女无暇顾及,或由于缺乏经济能力,其下一代极易被某些不健康因素感染。外出务工的多为中年夫妇。因此,他们的子女只能留守在家。据调查,2011 年留守儿童占所有儿童总数的 70.2%。较 2010 年又增长了 2 个百分点。并且这一数据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留守儿童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还没有发育完全,而此时是正需要父母爱护的时候,而父母却不在身边。这无疑是不利于少年的健康成长的。另外,有些家庭还有老人健在,后人外出,这又形成了留守老人这一群体。众所周知,老年人身体不便,行动迟缓,更需要有人在身边照料。中华名族以孝为先,作为子女更应及时行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作为子女应该多多陪陪父母。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二 按照市政协的总体安排,市政协环资委组织委员和市计生主管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按照调研方案深入我市流出人口较典型县区子洲、清涧,流出和流入较典型的县区榆阳、神木进行调研。调研组采取点面结合、抽样调查的方法,深入 12 个社区和 8 个乡镇认真了解情况,和县区进行深层次交流意见,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第 7 页 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了我市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 已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和困难以及今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后带来的挑战。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市流动人口数量与日俱增。**年全市流动人口总数为 112.9 万人(其中流出人口 65.7 万人,流入人口 47.2 万人),占到户籍总人口的 32.4%。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坚持实行属地化管理,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全面开展优质服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的新路子,基本建立了‚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具有榆林特色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

 1、全市流入育龄人口计划生育情况 全市共有流入育龄人口 470903 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11348 人,来自省外流入 27711 人,市外流入 20288 人,跨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第 8 页 县区流入 134256 人,跨乡流入 288648 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中,零孩妇女 6211 人,一孩妇女 49307 人,二孩妇女 43296人,多孩妇女 12534 人。流入育龄人口中,持户籍地《婚育证明》259574 人,持证率为 96.30%;验证 256261 人,验证率为95.08%。**年流入人口共出生 6899 人,政策内 6879 人,出生率为 14.65‰,计生率为 99.71%。流入已婚育龄妇女中,‚三查‛对象 58458 人,已接受‚三查‛服务 57900 人,三查率为99.05%。

 2、全市流出育龄人口计划生育情况 **年共有流出育龄人口 658589 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63253 人,流向省外 85977 人,市外 92939 人,县外 179215人,乡外 300458 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中,零孩妇女 11526人,一孩妇女 68581 人,二孩妇女 53188 人,多孩妇女 29958人。共有流出育龄人口 395874 人,在户籍地办理《婚育证明》372913 人,办证率为 94.20%。流出人口**年共出生 6649 人,政策内 6619 人,出生率为 10.09‰,计生率为 99.55%。流出重点‚三查‛对象为 87806 人,**年已接受‚三查‛服务人数为 86309 人,‚三查‛率为 98.30%(详见附表)。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第 9 页 全市流入人口新生儿出生性别比情况较为严重。根据 12县区流入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新生儿出生男女性别比为 140:100(其中一胎性别比为 83:100,二胎性别比为 312:100)。

 3、流动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流入我市市外的流动人口成分主要以来我市打工的农民、做生意的商人和中省驻榆企业的工作人员为主;市内的流动人口主要以南部县区到北部县区打工的农民、做生意的商人和到榆林随孩子读书的家庭为主,是以改变家庭经济状况和孩子教育现状而流动。流出的主要以在外地经商、大中专毕业生和部分先富起来的在外地定居的家属、亲戚为主,是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而流动。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1、完善规范管理,不断创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新机制。夯实网络基础,充分发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网络作用。市县两级都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市上设立了副县级建制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各县区均设立正科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专门机构。流动人口集中的乡镇也相应设立了流动人口管理站,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新建社区居委会都配备了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专职副主任和计生专干,城区居民小组有计划生育宣传员,以街巷楼栋为单位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第 10 页 设立了中心户长,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市、县、乡、村(居、社区)四级管理网络,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健全管理制度,依法规范流动人口生育行为。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全市重点乡镇(街道办事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针对全市 40个流入人口相对集中的重点乡镇(街道办事处),就工作制度、措施保障、责任追究等做了具体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以现居住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城乡联动,部门配合,进行两次规模较大的清查整顿活动。通过清查整顿,进一步摸清流动人口的生育、节育的底子,健全各种卡档,完善管理制度。社区计强化划生育管理,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优秀社区和先进社区创建活动。强化属地管理。在开展经常性工作中,始终坚持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由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明确规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流入地负主要责任。

 2、深化宣传教育,及时掌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主动权。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流动育龄群众受教育面达 90%以上。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城镇、集贸市场成立流动办和计划生育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组织‚自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第 11 页 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同时抓住春秋农忙期间流动人口返乡回家有利时机,进行上门服务,通过咨询、送科学知识进村到户等活动,讲解计划生育基本知识和法规政策,传授科技致富信息和知识,把流动人口办证须知等宣传资料送到流动人口手中。

 3、推进优质化服务,不断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工作实际中,市计生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帮助流动人口排忧解难,努力在就业、子女入托入学、办理证照等方面为流动人口提供优先服务,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三查‛等节育技术服务,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距离,得到了群众的拥护。神木县实行了公安、工商、劳动、计生等部门联合办公,为流动人口在办理有关证件等方面减化了办事程序,提供了方便。榆阳区积极帮助流动人口租赁房屋,开展就业咨询服务,有不少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当选为中心户长,参与计划生育工作。靖边县开展了为育龄流动人口代办暂住证、上门进行‚三查‛服务、定期回访等系列优质服务活动,帮助育龄群众解决子女入托上学、落实经营场所、摊位等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府谷县在城区设立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点,广泛开展生殖保健服务活动,免费为育龄流动人口查病治病,为流动人口中的独生子

 流动人口调查报告 第 12 页 女进行体检,努力为流动人口营造‚第二故乡‛。各县区本着‚以人为本,提供服务,排忧解难‛的原则,把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做到他们心坎上,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服务入手,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搞好经营,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融管理与服务于一体。

 4、实施典型带动,不断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深入发展。近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积极鼓励基层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注重典型引...

篇三:流动人口巡查报告

偶仅占 0. 6%。来宁东创业和就业的流动人 口七成 已成家 , 但男女 比例相差 43个百分点 , 说明在宁东以 家庭形式居住的人 口较少。

 分婚姻状况流动人口比重( %) 合 计 合 计 100. 0 未婚 30-4 已婚 69. 0 离婚或丧偶 0. 6 男 76. 4 24. 2 51. 7 0. 5 女 23. 6 6. 2 17-3

 O. 1

 (六 )流动人 口职业状 况 在全部流动人口中, 按单位类型看, 分布在企业事 业单位的人数 占78. 9%, 其 中男性为 76. 4%; 其它行业 人数 占21. 1%, 其中男性为 11. 6%。

 按行业类型看 , 第一 产业人数占 1. 9%;第二产业 占75. 5%,其中采矿业 占

 63. 8%, 制造业 占 15. 6%, 建筑业 占 11. 7%; 第三产业 占

 22. 6%。流动人 口从事的行业和部门发现, 第二产业从 业人 口比重比第一产业高 73.高 52. 9 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呈现出典型的以从事工业 生产为主的流人性人口, 其流向的主要职业为开采 、 制 造行业的技术操作 、 经济管理。

 6 个百分点 ,比第三产业 分单位类型流动人口比重(%) 合计 100. 0 78. 9 64. 7 21. 1

 男 76. 4 女 23. 6 14. 2 9. 5 合 计 企事业单位从业人数 其它行业从业人数 11. 6 分行业流动人口比重( %) 100. 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1. 9 75. 5 工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 、 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 63. 8 47. 1

 15. 6 1. 1

 11. 7 22. 6 (七 )流动人 口年龄状况 在全部流动人 口中, 17 岁以下人 口占 15. 7%, 且男 女比例相差不大, 显示 出多为在校学生 、 在园幼儿 ; 18 岁至 40岁人口占 61. 5%; 41岁至 64 岁人 1 51占 22. 6%;

 65岁以上人口占0. 2%。

 流动人 口的年龄构成呈现出标 准的“劳动力创业型”年龄结构, 即少年儿童和老年人 口比重较低, 18岁至 40 岁的精力、智力高输出年龄段 人口所占比重较高,这种年龄结构符合宁东地区经济 跨越式发展的劳动力需求, 从调查数据显示 , 在流动人 口中, 随迁家属 、 小孩或年迈的老人 占到相当比重 , 有 定数量 的适龄儿童少年加人到流动人 口的行列中 来 , 这部分人正是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在一些流动人 口

 密集区,流动适龄人 口的入学已对当地教育系统产生 较大压力,老年流动人 口对医疗需求迫切,因此对教 育、 医疗关注已迫在眉睫。

 一分年龄流动人 口比重(%) 合 计 100. 0 l7 岁 以下 l8岁至 40 岁 61. 5 41岁至 65 岁 22. 6 男 76.5. 8 51. 2 19. 2 女 23. 6 9. 9 10. 3 3. 4 合计 4 15. 7 65 岁 以上 O. 2 0. 2 0. 0 二 、 流动人 口聚集宁 东地 区成 因

 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人口流人的主要原因。2004年 至 2012 年 8 年间, 宁东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 2千多 亿元, 采矿业 、 石化业和电力业增加值增长 8年间翻了 4. 9 番,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翻了 3. 5 番, 带动流动人 口增 长翻了 1. 3番。2012 年宁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158. 5亿元 , 工业企业中流动人 口就业人数占居 63. 8%,

 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拉动因素。

 地区以采矿业 、 石化业和 电力业为代表的工业迅猛发展,高强度的经济投入带 了快速的人口聚集。

 三 、 流动人 口存在 问题 ( 一)解决流动人口儿童教育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宁东地区流动人 口素质普遍较高,

 这样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环境要求更高, 目前宁东拥有 小学、 中学各 1所 , 学校布局和数量不能满足过快的人 口增长需求, 适龄人口的人学问题的关注已迫在眉睫。

 (二 )解决两地分居问题

  从调查结果看 , 人 口迁移中性别差异过大, 男性数 量是女性的 3. 2 倍 , 已婚人数为 69. 6%, 占居近七成 , 说 明家庭迁移不健全, 两地分居人 口占绝对比例 , 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这一区域的社会稳定 ,为地区社会管理造 成一定 困难 。

 (三 )城市设施 尚不健全 现有城市在住宅、 供水 、 供电、 交通 、 通讯 、 环境卫 生 、 饮食服务等基础设施一直处于小城镇水平运转, 城 市管理层次不高成为突出问题。一方面宁东城市高配 置建设落后于企业发展速度 ,宁东流动人 口多为高素 质人 口, 对城市居住要求相对要高, 宁东城市建设起点 应不能同于一般小城镇建设。另一方面是当前宁东城 市居住条件 、 基础设施、 环境 、 教育 、 医疗 、 娱乐建设不 能吸引就业人员入住,目前城市居住人 口仅为现有人 口的四成 , 而城市要形成规模需稳定的人口数量 , 尽快 要解决宁东区域人 口的安居乐业势在必行。

 ( 四)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事务服务尚不健全 流动人口的社会事务服务内容庞杂 ,包括对社会 安全 、 民政 、 文化 、 体育 、 卫生 、 公益事业 、 执法监察 、 统 战、 民族宗教 、 计划生育、 基础教育 、 社会保障和劳动监 察 、 工青妇女 、 救济 、 救灾和扶贫 、 社会福利、 残疾人 、 老 龄等等工作 , 亟待社会事务服务的规划、 网点建立和服 务 实施 。

 四、 几点建议 城市经济是开放式经济, 是聚集式经济。城市经济 之所以比一般区域经济更发达, 是因为城市经济有两种 乘数效应。工业迅速发展, 带动商业和交通运输业 , 在 第一乘数效应基础上, 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 会吸引更 多的投资者进入城市, 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科技、 教 育 、 文化 、 卫生各种服务业的大发展, 这就是第二乘数效 应 。

 宁东工业进入 了快速增长 阶段 , 流动人 口大量涌入 是必然趋势, 尤其是高端人才 、 技术创新人才 、 各种产 业人才、 服务人才 , 要把这些流动人 口积极因素调动起 来 , 就需要城市来聚集 , 发挥乘数效应 , 实现流动人 口

 有效管理和经济发展双重 目标。

 (一) 增加高配置居民小区数量, 改善居住条件 , 增 加城市人 口, 促进经济发展 宁东城市建设规模已初具雏形,建设针对企业就 业人员的高配置居民小区, 吸引举家搬迁入住 , 实现城 市人 口集聚。改善现有居住小区条件 , 稳定城市人 口。

 文化水平越高 , 其生活消费水平越高, 宁东城市建设挖 掘企业就业人 口红利 , 促进第三产业兴旺, 这对推动宁 东区域协调发展十分有利。

 (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 打造宜居宜创业的城市环 境 人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宁东工业企业 中技术人 才 。面对 宁东 过快的人 口增长 ,加大住宅 小 区、 供水 、 供电、 医疗 、 交通、 通讯、 环境卫生、 饮食服务、

 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打造宜于居住 、 宜于创业的 环境 , 吸纳更多 的人 口流入。

 (三 )创造 良好教育环境 宁东地区流动人口素质普遍较高,年龄结构中青 年 占居多数, 也正处在子女上学需求关键时段 , 而且这 样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会更高。

 切实加大投人 , 改 善宁东学校合理布局 , 提高的师资力量, 将学校和教育 办好 , 吸引住一个孩子 , 就吸引住一个家庭 , 促进宁东 经济稳定发展。

 ( 四)逐步完善流动人 口的社会事务服务 组织流动人 口开展社会事务服务活动 ,兴办便民 利民服务网点, 关注流动人 口诉求, 为流动人口提供及 时有效的帮助。一是对流动人 口救济 、老年人居家养 老 、 残疾人服务。

 二是对流动人 口育龄人员定期的计生 服务 。三是 对流动人 口重大 突发事件和 自然灾 害的医 疗救护和协调、 处理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妇幼卫生保 健 、 公共 卫生的监督 、 防疫 工作 。四是组 织流动人 口开 展安全生产 、 社会治安 、 计生卫生 、 公共设施爱护等教 育活动。五是积极保护流动人 口权益, 提供必要救助。

 注释 :

 “ 宁东”是指宁东基地规划区总面积 3484 平方 公 里, 东起鸳鸯湖、 马 家滩、 萌城 矿区的深部边界 , 西至白

 芨滩东界 ,南起 韦州矿区和萌城矿 区南端的宁夏与甘 肃 省界 , 北至 宁夏与 内蒙古省界 , 东西宽约 16— 41 公 里 , 南

 北长约 127 公里 , 范围覆盖 灵武市 、 盐池县 、 同心县、 红寺 堡开发区等 4 个县 市( 区)。规划建设煤化工、 临河、 灵 州、

 太阳山4 大综合项 目区以及后备工业发展用地.规划总 面 积 284 平 方 公 里 。

 另规 划后 备 区面 积 约 1900 平 方公 里。本文仅指 宁东基地在灵武境 内规模 区域。

 参考资 料 :

 {2004 年灵武 市人 口户藉报 表》 、 ((2010 年灵 武市人 口普查报 表》 、 {2o13 年 宁 东流 动人 口调 查 报 表》 、 《 灵武市统计年鉴》 等。

 ( 作者单位 :

 灵武 市统计局 )

篇四:流动人口巡查报告

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文档仅供参考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 践 课 题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姓

 名

 李志刚

 教育层次

  专科

 学

 号

 10

  分

 校

  邯郸电大

  专

 业

 行政管理

 教 学 点

  磁县电大

 文档仅供参考

  指导教师

 日

 期

  -03-12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单位(基地)

 实践活动时间

 实践课题 邯郸市磁县磁州镇一中 一个月 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调查报告

 指 导 教 师 情 况

 姓名 工作单位 学历 专业 专业技术职务

  社会实践报告(由学生填写):

 文档仅供参考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可另附页)

 关于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 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同时产业化的地区差异,也促使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动。至今年 6 月底,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就达到 4125 人。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当地提供了充分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当地的治安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治安焦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亟需将流动人口管理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在正视流动人口管理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新路子。

 二、调查方法:

 调查分析法。我经过对县公安局暂住人口登记记录表,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调查结论。

 文档仅供参考

 三、调查对象:

 我县已登记的暂住人口 4125人,其中的 50人。

 四、调查项目和分析:

 一、当前流动人口的动态特征

 (一)素质低能化。在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来自于生活贫穷、经济欠发达地区。她们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法律知识匮乏,缺乏劳动技能,且缺少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二)心理功利化。流动人口中大部分在本地生活窘迫,对自身处境不满才流入她乡。她们背井离乡的主要目的就是打工挣钱,以此改进自己当前的生活处境。这些人口中不乏为了经济利益而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之人。部分流动人口因对自身处境不满,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并经过各种形式发泄私愤。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受外界刺激和腐朽思想影响,为达到自己物质上满足和精神上刺激滋生犯罪动机,走上犯罪道路。如 10月 3 日,我县发生一起两名湖南籍流动人员为达到侵财目的入室抢劫杀死二人的特大案件。

 (三)结构复杂化。流动人口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处于无序状态,来源广泛,流出地多,其来去行踪不易掌握,且成份复杂,良莠不齐。流窜犯罪分子混迹其中,成为一个特殊的危险群体,随时都有重新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从近几年犯罪方式看,外来流窜犯罪人员相互结成团伙进行作案越来越多,一人被抓,其余便作鸟兽散,给追捕和办案、结案造成很大困难,给社会治安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性。

 文档仅供参考

  (四)行为短期化。大部分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均非正式,无正式劳动合同书,雇主或雇用单位辞退她们异常随意,再者流动人口由于从业场所和职业的多变,使她们居无定所,呈流动居住态势。行为短期化极易造成顺手牵羊,打一枪换一炮的犯罪动机。

 二、当前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备,尽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可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明显滞后。由于流动人口的逐年增加和管理工作的滞后,给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安定因素,危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也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数字统计,违法犯罪案件当中,流动人口占50%之多。当前流动人口在管理上还存在以下弊端。

 (一)管理体制不畅。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工作,但从当前情况看,流动人口管理未真正纳入政府行政行为的管理轨道,有关部门侧重于文件的上传下达或做协调工作,没有真正投入力量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没有很好地发挥和调动用人单位的作用,相关部门、单位、基层组织缺乏信息沟通、制度约束、责任追究机制,无法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从而造成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只能由公安机关单枪匹马、孤军作战的具体管理的现状。

 (二)协作配合不顺。从近年来的工作看,流动人口的流出地与流入地间相互脱节,流出地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流入地做好工作,往往暂住人口的发函均达到 100%,可是回函却了了无几。特别是对一些在逃犯罪分子和混迹其中的不法分子失去了抓捕时机,给流动人口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文档仅供参考

  (三)雇用责任不明。雇用流动人口的单位和个人不明确自身的法律责任,为了达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对“谁管理、谁负责、谁用人、谁负责、谁留宿、谁负责”的原则置若罔闻,不如实呈报外来务工人员的底数,贪图方便,存有侥幸心理,随意留用“三无”人员等违反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的比比皆是,极大地减弱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效果。

 (四)管理难度大。流动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收入不稳定,生活不安定,居住不固定,缺乏自律约束。其中的不少人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其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护时,往往盲目地采取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给社会带来危害。外来人口中大部分在私人出租房、个体小旅店、建筑工地栖身。公安机关由于警力不足,难以经常巡查,而一些私人房东、个体老板见利忘义,有意庇护,使这些场所成为违法犯罪的“避风港”,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给治安管理工作增加很大的难度。

 三、流动人口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当前,正值流动人口流动高峰与刑事案件发案高峰的双高峰期,尽快形成新的管理机制,在确保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控能力,成为当前公安机关面临的新挑战。

 (一)转变管理观念,提供平等的社会保障。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主体,尊重和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是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基础。应当首先考虑如何改进广大流动人口的生活、工作条件,为她们创造更好的环境,使她们安居乐业,创造更多的财富。流动人口应当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我们不能把她们当“外人”看待,也决不能将她们视为治安恶化的罪魁祸首,随意侵犯她们的合法权益。应当逐步减少对流动人口各种各样的限制。同时,要经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就业、改进就业

 文档仅供参考

  环境、保障其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工作,为流动人口更好地工作与生活创造更加有序的社会管理环境,从而引导、促进流动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健康发展。

 (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基层基础建设。党委、政府和政法各部门要以改革强化基层、创新建设基层、发展服务基层为目标,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研究解决基层基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保障、技术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效率,切实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在基础工作方面,各乡镇应建立由综治、派出所、工商、计生、民政、司法等部门组成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公安、计生部门要以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为目标,大力加强以人口登记为基础的暂住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和查验等项基础工作,全面、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底数和有关情况,加强对具有现实和潜在社会危害性的高危人员的管理,积极预防、控制犯罪。在基层工作方面,要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政权组织建设,积极发挥乡、镇和街道等基层政权组织和党组织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有效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为流动人口排扰解难。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和用工单位建立各种服务协会,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和团体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化解矛盾的扶危济困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社区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要求,努力建设开放型、多功能的城镇社区,紧紧依靠和利用社区资源,使社区成为政府各部门对流动人口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纽带,成为流动人口融入城镇生活的桥梁。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工作,激发流动人口投

 文档仅供参考

  身社区的意识和活力,促进流动人口融入社区生活,与当地居民和睦相处。

 (三)加强出租房屋管理,提高管控能力。加强出租房屋管理,首先要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房屋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分别管理出租房屋的体制,改由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统一领导,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要健全和完善房屋租赁登记备案、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综合管理,强化流动人口落脚点控制,落实“以房管人”的工作机制。而且要认真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依法严厉处罚违反《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者;要提高出租人自觉管理承租人的意识,使出租房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轨道,为更有力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基础保证,从而确保广大居(村)民安居乐业,确保房主和承租人员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要着重从日常跟踪管理、流动管理入手,突出对形迹可疑人员的重点查控。这就需要民警真正树立一切依靠群众的观念,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依靠群众了解情况,发现线索,然后实行重点跟踪查控。要在流动人口中发展治安积极分子,取得她们的理解与支持,经过她们了解和掌握流动人口中可疑人员的动向。

 (四)树立“科技强警”观念,强化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一是切实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录入工作,加快电脑录入进度,确保流动人员信息实时登记、实时录入。二是加强信息检索工作。充分用公安部网上追逃人员信息,实行不间断的检索比对工作,及时从中发现在逃人员。三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旅馆业计算机联网管理的进程。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旅馆业、人力资源市场、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的建设步伐,并推动信息资源跨部门、跨系统的共享进度。

 文档仅供参考

 评语 实践情况 出勤情况 实践态度 实践能力 实践效果 实践单位意见

  指导教师意见

 文档仅供参考

  实践单位(章):

 年

 月

 日

 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

 月

 日 教学点初审意见

 审核人(签章):

  年

 月

 日 分校复审意见

 复审人(签章):

  年

  月

  日 省电大抽查意见

 验收人(签章):

 年

 月

 日

推荐访问:流动人口巡查报告 流动人口 巡查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