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8篇

篇一: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关于我省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情况的报告 受省政府委托,我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我省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情况, 请予审议。

  一、监督检查工作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效 今年,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是省委、省政府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和谐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 措,也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集中性的监 督检查工作从今年 2 月开始到 8 月底结束, 历时半年, 共分动员部署、 学习培训, 摸清底数、 自查自纠,交叉检查、督促整改,总结评估、深化提高四个阶段。这次监督检查坚持纠防结 合、注重预防的方针和全面检查、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紧紧抓住“教育、 自纠、规范、查处”这四个关键环节,重点检查了 2006 年和 2007 年全省农村土地政策落实 情况和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省委、 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

  省委书记苏荣亲自召集有关领导同志进行专题研究, 亲自审定《关于在全省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 ,并多次听取 有关情况汇报,作出明确指示。省领导吴新雄、王宪魁、凌成兴、熊盛文等同志也都分别作 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尚勇到任后,多次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 关加强组织协调,切实督促整改,务求实实在在成效。为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省 委专门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为组长,省监察厅、省委农工部、省财政厅、省农 业厅等 16 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2 月 12 日,春节假期未过, 陈达恒同志就召集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开会,明确职责分工,制定监督检查实施方案,先后 多次听取各督导组、各交叉检查组情况汇报,具体部署每个阶段工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 办公厅及时转发了省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方案》 。按 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 级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组织协调,特别是与各级财政、农业、农工委和监察等 部门密切配合,多次派出暗访组、督导组深入基层、深入农户了解情况,督促指导;省领导 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及时督促指导本系统做好监督检查各项工作。

  由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上下齐心协力,广大群众大力支持,目前, 集中性的监督检查工作如期完成, 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基本摸清了全省农村土地政策落 实情况和 20 项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通过全面调查摸底和逐级统计汇总,基本掌握 了全省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总体情况。据统计,自监督检查工作以来,全省新签订土地承包 经营权合同 162.83 万份,加上此前签订的 631.02 万份,共签订各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合同 793.85 万份,换发全省统一印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593.24 万本,新证到户率达 90%以 上。

  2006 年和 2007 年, 全省 20 项强农惠农政策资金共 185.75 亿元, 拨付资金 178.17 亿元, 资金拨付率为 95.9%。二是及时纠正了一批违反政策的行为。全省共纠正承包期内违法调整 或收回承包地问题 514 个,涉及面积 2.4 万余亩;纠正强迫流转土地问题 20 个,涉及面积 304 亩;处理违法违规征占土地问题 99 个,涉及面积 1082 亩;处理征地补偿费不及时足额 到位问题 27 个,偿还金额 759.3 万元。全省各地共查出各类违纪违规资金 7.97 亿元,整改 到位资金 7.18 亿元,整改到位率 90.11%。三是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涉农案件。全省共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254 个,175 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 25 人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四

   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风廉政教育, 贯彻落实政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明显增强。

  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的这一重要部署,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极 强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可以说,这项工作我省抓得非常主动、非常及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按照落实科学发 展观、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 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调整财政分配体制和支出结构,以发展现代农 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仅 2007 年我省就实施 128 项强农惠农 政策, 涉及财政资金 403.7 亿元。

  2007 年实施的 40 项公共财政政策新增资金中, “三 在 涉及 农”的有 27 亿元,占 62%。通过采取这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让 广大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但是,通 过这次监督检查也发现, 一些地方、 部门和基层单位在落实中央和省强农惠农政策上还存在 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亟待我们认真研究,切实予以解决。

  (一)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此次检查共涉及扶贫开发、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新农村建设试点直接统筹资金、 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等 20 项资金。这 20 项强农惠农资金,2006 年、2007 年中央和省共安排 185.75 亿元。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各地共查出各类违纪违规资金 7.97 亿元,其中:滞留 6.59 亿元,截留 414.72 万元,挪用 2630.32 万元,贪占 112.88 万元,其他 1.06 亿元。存在的问 题主要是:

  1.资金滞留问题比较突出。自查自纠报表反映,全省共查出滞留资金 6.59 亿元,占违纪 违规资金总额 82.68%。财政资金年末结余金额较大,达 14.06 亿元,占资金总量 7.56%。滞 留与结余资金总计 20.65 亿元,占资金总量 11.11%,其中,退耕还林资金 4.15 亿元,农村公 路建设专项资金 2.14 亿元。大量资金留存在账上,没有真正发挥其强农惠农的作用,不仅 大大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容易滋生其他违规违纪问题。

  2.截留挪用资金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全省共查出截留各类专项资金 414.72 万元,挪用 2630.32 万元。如,萍乡市湘东区教育局截留学杂费补助 120.7 万元抵扣区属学校的作业本 费和电教设备款。

  景德镇市乐平市农业开发办挪用农村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专项资金 210 万元补充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赣州市会昌县将 2006 年省财政下拨的无公害脐橙示范基地 建设经费 50 万元用于当地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改变了项目用途。从此次检查情况看,自然 灾害救助资金挪用现象尤其突出, 且普遍存在扩大支付范围现象。

  宜春市查出所属县 如:

  (市、 区)共挪用自然灾害救助资金 350.3 万元于敬老院建设、发放困难补助等。

  3.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在检查中发现,对明确要求市、县、乡财政配套资金的专项资金, 基本上没有配套到位。如:抚州市南丰县桑田镇乌脚陂渠道维修改造项目 30 万元县级配套 资金和灌区维修改造项目 81 万元县级配套资金没有配套;黎川县 6.177 万元能繁母猪饲养

   补贴地方配套资金没有到位。吉安市安福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资金 2006 年、2007 年有 393.8 万元配套资金没有落实;遂川县财政扶贫配套资金市级 138.26 万元、县级 272.7 万元 没有落实到位,等等。

  4.套取贪占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从各地查处的涉农案件看,套取贪占涉农资 金现象在基层还时有发生。如,宜春市农业开发办原主任冯子谨等人挪用、套取、贪占农业 开发项目资金 56 万元;

  九江市湖口县流芳乡虚报种植面积套取粮食直补和综合资金 15 万元;

  吉安市吉州区水务局会计贪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 50 万元,携款外逃;新余市分宜县凤 阳乡雁塘村虚报移民人数,套取移民资金 7.1 万元,等等。

  5.部分专项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白条报账、大额现金支付现象严重。

  如,宜春市靖安县璪都镇、双溪镇分别用白条支付修路工程款 35 万元和 82.5 万元。二是资 金管理不规范、有的专项资金没有设立专项账户。如,赣州市全南县交通局没有建立“公路 建设资金专户” ,公路建设资金与县交通局机关经费账目混在一起;南昌市所检查的县均将 自然救助资金与民政救助资金混淆使用,等等。

  分析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滞留的情况看,主要原因有:一是有些资金上级下 拨得较晚,当年拨不出去,形成滞留。二是财政部门与有关主管部门沟通、配合不够,导致 资金不能及时拨付。

  如退耕还林资金由于林业部门在对项目进行验收时, 核减了不合格面积, 造成了资金沉淀在财政专户中。三是部分项目未在规定时间完成,有的项目甚至未开工,造 成滞留。如农村沼气资金由于很多地方项目未实施,资金滞留在财政专户。四是有些政策在 基层执行中存在问题,造成资金滞留。如,南昌县粮补资金 71.71 万元资金滞留在专户上, 主要原因是粮补资金一直按税改 2002 年时计税面积为依据进行补助发放,但近年来,该县 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工业园区建设等征用了原土地计税面积, 导致部分粮补资金难以发放 到位。从深层次分析主要有:

  1.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难以形成合力。现行的财政支农资金的科目 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块块为主,目前财政支农资金分属财政、科技、发改委、水务、 林业、国土、农业、教育、交通、民政等多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政策的具体理解、资金使 用要求各不相同,在资金分配上自成体系,致使项目申报各自为政,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存 在多头申报,交叉重复,资金管理的方式多样等问题,如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在农业开发和水 利两个部门存在重复;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存在发改委、交通、财政等多个部门管理的问 题。部门之间缺乏配合的管理模式,使得支农项目点多面广,单个项目投资额较小,难以形 成支农资金集中使用的合力。

  2.财政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理顺。主要是现行财政新旧体制双轨运行,财政上解基数 过高,包括向市财政上解财力,且逐年递增,留县级财力减少,造成部分县级财政能够或基 本能够维持“吃饭”财政,在保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等刚性支出的压力下,安排其它资金难免 会捉襟见肘, 这也是县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比例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

  这种体制造成部分县 级财政收入虽然连年增长, 但可用财力难以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 支农项目配套资金难以到 位。

  3.专项资金支出缺乏必要的论证、管理和监督,削弱了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财政支 农工作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分资金、下指标,相关部门下达的支农资金一般是依据单位报送、

   领导批示等确定,项目缺乏必要的论证。同时,由于资金供给范围模糊,各项支出没有一套 规范的资金标准, 财政对各项支出专项资金管理大多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致使 项目资金中常出现重拨轻管、频繁追加、调整支出的情况。另外,由于相关部门只管资金不 管项目实施,事前调查、事中督查、事后检查不到位,致使不少项目资金未能实现其应有的 效益。

  4.涉农资金管理链条长、范围广、管理成本高。现行的支农资金拨付渠道有两种:一是 财政部门渠道,二是行业部门渠道。财政部门的投入按层次拨付,行业部门的投入按条条拨 付。由于两种渠道的资金运行均不同程度存在环节多、过程长、管理成本高等问题,致使规 范的管理监督体制难以形成。尤其是惠民资金,涉及千家万户,从省、市、县到乡、村,最 后到农户,管理链条长、运作程序多、管理成本高。而且不少支农项目基本没有安排相应工 作经费,导致一些部门和基层单位为了弥补工作经费不足,出现“吃项目”和挤占挪用财政 支农资金的现象。

  5.基层领导干部财经纪律意识淡薄,基层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基层干部,也包 括个别市、县领导干部,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意识比较淡薄,对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 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有的甚至把挪用项目资金比作是“把买醋的钱用来打了酱油” 。受 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 强农惠农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

  同时由于乡镇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相 对偏低,造成基层财务管理不规范。

  (二)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政策还落实不到位。一是承包合同签订率还没有达到 100%,部分村组没有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给农户。全省没有一个市的证书发放 率达到 100%,最低的还没有达到 80%。二是发放到户的证书填写不规范,有的证书行政管 理部门不盖章,有的没有填写土地承包共有人,有的没有填写承包地四至界限,特别是基本 农田上证率很低,大部分此栏空白。有的村组甚至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截留,不发 给农民,以集体管理为名,掌控土地的权力,侵害了农民利益。

  2.不少地方仍存在违法违规调整承包地现象。我省基层普遍的做法是“三年一小调、五 年一大调” ,不少县乡政府在执行中央关于维护承包权长久不变的政策上缺乏坚决性和主动 性,往往以老百姓习惯做法为由,对村组干部违法调地行为不制止、不纠正,导致已经发放 的《承包经营权证》起不到保护作用。据农业部门对 360 户农户开展的一次问卷调查,有 158 户农户反映自 1998 年以来调整过承包地,占问卷总数的 44.76%,其中有 103 户农户反 映是由村组干部发起调整的。

  3.土地补偿款发放管理亟待改善。一是征地补偿费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在这次检查中, 几个被检查的地方应该发放的征地补偿金额为 1921.2 万元, 实际只发放了 759.3 万元, 尚差 1161.9 万元没有到位。二是大部分被征地的村组,没有按照《关于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 地补偿款监督管理指导工作的意见》 (农经发〔2005〕1 号)的要求,实行专户管理,没有 做到“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被征地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4.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管理不到位。农民承包土地后,如何确保其农用性质不改变,乡 村干部疏于管理, 国土部门又难于管理, 一些乡村甚至以罚代管, 造成不少农田被用于建房、 烧砖等非农建设,致使宝贵的耕地被损毁和浪费。在土地流转方面,有的违背农民意愿搞强 制性流转,有的对农户流转的指导服务不到位,流转合同签订率低、签订不规范、为日后纠 纷埋下隐患,个别甚至截留、挪用、抵扣农民土地流转收益。

  5.土地承包和流转档案管理不规范。按照法律规定,农户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发放 情况、各村组承包地底册等重要原始资料,在乡村组都应当健全档案,加强管理。但这项基 础性工作基层不重视,加上一些地方撤乡并村移交工作滞后,导致原始资料严重散失,农户 一旦起纠纷,往往查无根据,增加了矛盾的调处难度。

  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主要有:

  一是基层对稳定土地承包制度的重要 性认识不到位。不懂得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关系到农村长期稳定的基础制度;不懂 得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 随意调整承包地是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

  不懂得收回出嫁女的 承包地,是侵犯了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不利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不懂得现阶段 土地承担着双重功能,而且保障功能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生产功能,片面看重其生产性作用。

  二是村组干部将调整承包地作为管理农民的手段。

  被干部认为不服管理的农民, 往往以调减、 调换其承包地为要挟或制约。而且,每调整一次土地就能显示一次村组干部的权威,是村组 干部主动挑起调地的动因。

  三是乡村经济发展压力大。

  一方面平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农村土 地承包和流转的管理上, 无暇顾及承包经营权证变更和土地承包、 流转档案管理。

  另一方面, 为了招商引资,在需要占用农民承包地或集中流转农民承包地时,不依法办事,不顾政策规 定,往往动用行政力量调整农民承包地。四是现行国家征占用土地政策不完善。没有真正体 现“谁征谁补、征谁补谁”的原则,不仅征地补偿标准低,而且补偿款往往是全体集体组织 成员平分,然后将全村土地打乱重分。五是土地流转市场建设滞后。土地流转中心、托管中 心、土地银行等各类中介组织发育不良,外来客租地只能找当地乡村组织,为其从中渔利带 来了便利,同时也挫伤了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前不久闭幕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 ,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发展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再次强调农业、农 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并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可以预见,今后,中央和省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将不 断加大。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我省农村改革发展步伐,全面推进我省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一)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增强贯彻党的农村政策的自觉性。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 和引导,采取多种形式,把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广泛宣传到基层、宣传到农户,让广大农民群 众了解、 熟悉有关政策, 成为落实政策的明白人, 并能对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实行有效的监督;

  要加强对广大干部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政策培训, 把党的农村政策列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 院的干部培训课程, 使广大基层干部都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政策, 不断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 和操作力;要加大对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的宣传力度,扩大示范效应;

  要对查处的案件进行深入剖析, 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在媒体上刊登或录制警示教育片, 充分发 挥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做到查处一批典型案件,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教育警醒一批

   干部。

  (二) 创新工作机制, 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要建立强农惠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要按照今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的“三个明显高于”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个大幅 度增加”的要求,不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要充分考虑我省各级财政比较困难 的实际,尽可能减轻市、县项目配套资金的压力。二是要创新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工作机制。

  建立强有力农村工作综合协调机构,加强涉农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明确项目审核、资金拨 付、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 覆盖全面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

  三是要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力度。

  针对涉农资金 “散、 慢、 弱、低”现象,集中性质相似、功能相近的支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集中财力为群众办实 事办好事,降低资金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监管机制。

  要结合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增加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的透明度。在充分发挥现有网络系统作 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财政支农监控网络,实现资金运行的全程动态监控。

  (三)采取积极措施,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要继续落实二轮承包政策,进一步明 确承包关系。全面完成省政府部署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换发工作,确保土地承包合 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两个 100%”落实到农户。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杜绝随意调整 农民承包地的错误做法。

  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激励机制, 促进农村土地多形式流 转。要加大农民征地补偿款的监管力度,坚决防止抵扣、挪用、截留等现象的发生,保证农 民征地补偿款及时、足额到户。对集体土地补偿款,要充分尊重被征地农民的意愿,实行透 明公开的管理,确保其用于发展生产、增加积累、集体福利、公益事业。要发挥舆论监督、 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作用,坚决制止乱占乱用基本农田的违规行为。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强化对党的农村政策落实 情况的监督检查,把保证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政令畅通提到突出重要位置,切实维护政策的 执行力和公信力,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要充分利用监督检查工作成果,针 对我省在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对各地各部门后期的问题整改和 制度建设进行重点检查、重点督办。今后,要在 20 项强农惠农资金中有针对性的选择几项 资金,会同有关部门对重点地区、重点单位进行一次“回头看” ,切实巩固监督检查工作成 果, 确保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要认真贯彻落实 《江西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 , 进一步加大对农民负担的监管力度,着力纠正并解决好一批损害农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切实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篇二: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 2019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2019 年 1 月)

  近期,单位党委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学习会议,集中学 习和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2018 年 12 月 28 日至 29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 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 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精神,总结交流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验,研究落实明后 两年“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部署 2019 年农业农村工 作。

  通过认真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对 2019 年做好 “三农”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知道在中央农村工作会

   议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在 2018 年农业农村发展取 得了新成绩,粮食再获好收成,乡村振兴开局良好。2019 年是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 “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 导,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 展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 完成的硬任务,适应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提出 的新要求,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 村好形势。要毫不放松粮食生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新一 轮农村改革,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扎实做 好乡村规划建设和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

   兴,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发挥好 农民主体作用,提高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实 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上迈出新的步伐。

  会议召开前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做好明年“三农”工作, 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署,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 面深化农村改革,切实落实强农惠农富农各项政策,着力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护和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创造 性,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 困群体,落实脱贫攻坚重大举措,提高脱贫质量,巩固和扩大 脱贫成果。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粮食生产能力 和农业基础,突出优质、特色、绿色等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

   动农村各产业融合发展。要加快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支持各 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拓展农村就业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

  巩固发展“三农”持续向好形势,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 供有力支撑。

  在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2018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 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农业发展稳中有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 行动开局良好,乡村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农村改革深入推进, 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三农”持续向好形势进一步巩固。

  明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 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 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做好当前“三 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

   向,切实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突出抓好“三农”工作各 项硬任务的落实,确保顺利完成到 2020 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 目标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要切实 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 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增强 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和防止贫 困人口返贫。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从农村实际 出发,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要 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深入推进“大棚 房”问题清理整治。毫不松懈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要大力

   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要全面深化农村 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完 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要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实施村庄基础设 施建设工程,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要全面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切实发 挥其战斗堡垒作用。要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治理不良社会 风气。要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 村治理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落到实处,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制度保障,选优配强“三 农”干部队伍,切实加大“三农”资金投入力度,把“三农” 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和金融优先服务领域。要坚持从实际出

   发做好“三农”工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量力 而行,稳扎稳打、久久为功。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发挥 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

  

篇三: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 2018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心得体会

  近日,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继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要求坚持农业农村 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切实做好“三农” 工作。对此,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坚定 信心、狠抓落实,确保顺利完成农业农村发展各项任务。

  一、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 (一)农业发展是做好各项工作前提。“重农固本,国 之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 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面 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 变革。“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今年以来,农业农村发展 取得来之不易的好成绩。乡村振兴良好开局,农业发展稳中 有进,脱贫攻坚有力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各类资源要 素活力充分释放,拉开了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幕;农业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得到初步遏制, “三农”发展持续好形势,稳住了基本盘,对做好全局工作 起到了压舱石作用,开启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二)农业发展成果显著但依旧薄弱。历史证明,国家

   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大步向前,是因为始终有农业农村这个稳 固的基础,能够不断从中汲取力量。农业连年丰产,农民连 年增收,农村和谐稳定,数亿农民工有效有序转移,已经成 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现实不断提醒,我国发展最 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 充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还比较突出。在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征程上,作为最基础的产业、最广阔的区域、最多数 的群体,农业不能拖后腿、农村不能掉队、农民不能缺席。

  (三)积极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经济形势越 复杂,越要稳住“三农”。明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关键之年,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 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做好“三农”工作,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 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突出抓好“三农”工作硬任务,抓重点、 补短板、强基础、促改革,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中迈 出新步伐。

  二、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重点 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村振兴。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也在农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当前 面临最紧急的任务,必须完成,没有任何退路。要聚力精准

   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攻深度贫困地区,重点解决好 突出问题,一鼓作气,尽锐出战,不折不扣完成好脱贫任务。

  要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抓好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做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 村容村貌提升。要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扎实 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和社会治理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农民 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抓好粮食生产。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我们这样一个有近 14 亿人口的大国,任何时候饭 碗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主要装中国粮。要毫不放松 抓好粮食生产,切实稳定粮食产量,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 技落实落地。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 结构,突出优质、特色、绿色,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 发展,根本靠深化改革。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 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要坚守底线,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 定并长久不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深化农村 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 支持保护制度,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活力,为乡村振兴和农业 农村现代化增添动力。

  四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 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

   务上优先安排。“四个优先”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 到“三农”这个战略后院能否稳住,关系到农村工作硬任务 能否如期完成,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必须 把优先理念牢固树立起来,作为做好“三农”工作最重要的 原则。以此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实效,为稳定经济社会发 展大局赢得主动。

  五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破解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的制度藩 篱,重塑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要扭 转“重城轻乡”的思维定势,让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 源均衡配置。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公共 服务向农村延伸、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强化乡村规划引领, 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六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全面加快农村改革步伐。

  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政策,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激活农 村“沉睡”的资产资源。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把小农户发展 为家庭农场,把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共同闯市场。完 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 的原则,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七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强化党的领导。办好农 村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机制保障。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 组织建设,发挥好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三农”工作 是“一把手工程”,要把五级书记抓“三农”的要求落到实 处,各级党组织书记都要谋划出台重要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案;

  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 和工作机制;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实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 其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

  明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相信吮吸着 40 年农村改革 的精神养分,承载着近年来逢山开路的创新智慧,依靠着推 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攻坚克 难、扎实工作,不断巩固发展农业农村持续向好形势,我们 必能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

  

篇四: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 20XX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 会

  篇一:学习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心得体会 — 学习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一点体会 — xx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西藏自治区成立 50 周年之际召开 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西藏工作一以贯 之的重视和关怀。会议科学分析了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 刻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判 断和重要观点,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 目标要求和重大举措。对于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长治久安、 保证西藏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 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次会议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中央第五 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西藏工作,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 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重大举措,对进一步 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作了战略部署。

  这次会上, 习近平提出了 20 字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 “依 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还 提出了党的治藏方略“六个必须”,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

   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 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坚持依法治藏、 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 须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把改善民生、 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对 达赖集团斗争的方针政策不动摇;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 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 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认同;必须把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同西藏各族干部群 众艰苦奋斗紧密结合起来,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做好 西藏工作;必须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巩固 党在西藏的执政基础。

  这也是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首次提出“治藏方略”的 概念,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在 60 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党的治藏方略。随着“治藏方略”的逐步实施,在全国人民 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团结、民主、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新西藏将巍然屹立在世界屋脊。

  本人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 神,充分认识西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牢把握中央关 于西藏工作的重要原则,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上进一步统一思 想、深化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 来。

   篇二:20XX 年中会议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中信 20XX 年中会议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7 月 12 日下午 14:30,中信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在蓝山南 海酒店三楼多功能会议厅隆重召开 20XX 年上半年各部门主 管会议。

  会议开始前播放了中信金融服务公司一路走来的各项 活动历程和对社会贡献的公记录片段。清晰的画面,一张张 动人的笑脸以及共同成长的经历,让每个成员都倍感温馨而 赋有集体荣誉感,尽情的享受着来自中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与感动? 总结会前,陈总经理做开幕致词 接下来会议正式开始由陈裕辉总经理发表开幕致词,他 表示 20XX 年又是考验中信金融精英们智慧的一个不平凡年 度,公司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归根于追随公司的所有成员,并 表示感谢和公司一路走 来的每一位员工,感谢大家对公司的贡献以及对中信这 个大家庭的认可和一如既往的追随? 中信 20XX 年上半年总结会议开幕前的留影 正如会议中所提倡“分享经验、表彰优秀、相互激励、 团结进取、喜迎崭新未来”的主题。会议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每个部门都很积极、认真地对待这次总结,并且根据各部门 实际发展历程做了很细致、客观和全面的分析与归结。会议

   远远超出了预期的效果,在座人员都纷纷表示要从本部门开 始,具体落实各项工作,并不断从实践中 吸取经验,提升自我,与中信金融共同成长。

  各部门负责人代表在会议上的总结发言 中信金融营运管理中心陈组长会议上的总结发言 这是 中信金融更名后第一次最精彩、 客观、 全面的工作总结会议, 具有里程碑之意义;

  紧接下来,最为紧张、激动人心的时刻--那就是公司表 彰优秀成员的精彩环节,陈总经理亲自为上半年优秀的成员 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让所有在场的人员无不羡慕、赞叹、 动容,更多的是令人钦佩不矣,没受表彰的人在心中暗自表 决争取下年度上台享受荣誉的是自己,而受奖人员则是自信 满怀的表态下次年会将会荣获更多的奖励 ?? 这赋于的不仅 仅只是他们的荣耀,承载着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全体成员 共同学习的榜样! 颁奖盛典前陈总发言 篇三: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1. 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 系 2.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3.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4. 真确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统一思

   想。

  5.把握两岸关系的新机遇 6 认识世界经济和欧美债务危 7.认识治本主义发展的弊端 8.认识西亚北非乱局 9.认识亚太地区形势变化 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农 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创造新辉煌的重要机遇期。按照中 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扎扎实实地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 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对“十二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 具 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稳增长、控通胀、调结构,首先要稳住农业,确保农业 不出问题。越是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越是国内通货膨 胀压力增大,越要把加强农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越要在 “三农”工作上狠下功夫。只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农产 品供给有了充分保障,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农村消费需求潜力 得到有效激活,才能为扩大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注入强 大动力;只有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发展,才能赢得经济

   工作的主动权,才有底气去应对和战胜各种风险挑战。

  今年的农业农村发展,要在连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上继 续前行,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的高风险下稳中求进,在 外部环境很不确定的高变数中迎难而上,压力可想而知,挑 战前所未有,任务十分繁重。必须看到,粮食生产连续 7 年 稳定增产、农民收入持续 7 年较快增长,确实令人欣喜,但 这也意味着现有产能已经得到有效释放,各种支撑力量已经 绷得很紧,出现波动徘徊的几率正在加大,要稳住就很难, 要实现新的增长更难。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断加剧, 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我国自然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重发的 趋势,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将艰难曲折,都使“三农”工作 面临更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尤其值得警惕的是,农业农 村形势持续向好,容易滋生盲目乐观、麻痹松懈的情绪,产 生忽视农业、放松“三农”的倾向。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增 强危机感、 紧迫感, 切实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农业农 村长远发展,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指 导思想。学习贯彻会议精神, 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中着 力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着力 促进农民增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着力强化农村基础设施 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深入推进农村改 革创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五: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第1页,共2页

   第2页,共2页

  

篇六: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在各界人士新春座谈会上讲话

  在各界人士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各界人士新春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指导、同志们、朋友们:

  值此新春佳节降临之际,在这欢聚一堂、共迎新春的美妙 时刻,我首先代表____西湖区委、西湖区人民政府向在座的各 位指导和同志们拜个早年,祝愿大家合家幸福、身体安康、工 作顺利,万事如意,并借此时机,对大家过去一年来对政府工 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首 过去的一年,我们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一年来,面对突 如其来的非典疫情、50 年难遇的高温炎热、100 年不遇的暴雨 内涝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全区人民万众一心、迎难而上,在奋 斗中跋涉,在压力下奋起,创造了新的业绩,书写了新的辉 煌。

  一年来,区域经济快速开展。完成国内消费总值 6 亿元, 同比增长 2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6 亿元,同比增长 188%;实际利用外资 2211 万美元,同比增长 120%;实际利用 内资 2.6 亿元,同比增长 13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1.6 亿 元,同比增长 20.3%,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奋斗目的。

  第1页共4页

   一年来,城市相貌日益改观。立足于改造城市与开展经济 相结合,优化环境与为民造福相结合,社区建立、小街巷改 造、美化亮化绿化、低洼地危旧房改造等一系列工程顺利施 行,西湖的社区更美了、街巷更宽了、建筑更靓了、环境更好 了,真正呈现出“一派活力、一片活力、一方热土”的喜人景 象。

  一年来,两个文明协调开展。面对“非典”挑战,我们勇 于奉献、顽强拼搏,夺取了抗非斗争的阶段性重大成功;坚持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办实事卓有成效;坚持“打防结合,以 防为主”,社会稳定场面不断稳固;坚持“争第一、创唯 一”,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并进,精神文明建立蓬勃开展。

  综观过去的一年,各项工作都获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 “四个前所未有”,为西湖的跨越式开展打下了更为坚实的根 底。

  一是财政收入在克制“非典”创伤的情况下,仍然近增 3000 万元,增长比例超过 20%,增量之大、增幅之高前所未 有,为西湖跨越式开展奠定了财力根底。

  二是招商引资总量翻番,开工开业工程不断,根底设施建 立工程全面施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西湖跨 越式开展奠定了物质根底。

  第2页共4页

   三是人往社区走、钱往社区投、劲往社区使、政策往社区 倾斜,社区建立投入之大、成效之明显前所未有,为西湖跨越 式开展奠定了基层根底。

  四是率先成立区级个私担保公司、城建投资公司,建立健 全协税护税工作网络,制订施行街道协税护税工作奖励方法, 这一系列措施方法对西湖区开展机制的创新前所未有,为西湖 跨越式开展奠定了新的开展根底。

  今天的西湖,经济提速、城市变样、文明提升,正勾勒出 实现“富民强区”的美妙前景。

  今天的西湖,人心思进、人心思上、人气兴隆,正向着全 面建立小康社会的目的奋进。

  前进的道路伴随艰辛,将来的事业充满希望。展望新的一 年,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面对新的开展形势和要求,我 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精神,以落实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为动力,认真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抓好“123520”工程。“1”就是紧 紧围绕“富民强区”的这一宏伟目的;“2”就是重点抓好整 体购置高专,建立新的西湖区行政中心和万寿宫历史街区保护 打造两件大事;“3”就是坚持“加快经济开展、推进城市现 代化、确保社会稳定”三项重点工作格局;“5”就是全力打 造“实力西湖、活力西湖、魅力西湖、文明西湖、效率西

  第3页共4页

   湖”,“20”就是继续集中精力,抓好城市建立十大工程、为 民办好十件实事,扎实推进经济开展再提速,改革开放再深 化,城区相貌再改观,社会事业再进步,精神文明再开展,政 府形象再提升,为创始西湖经济社会开展新场面而不懈奋斗。

  为此,我们将坚决不移地坚持“三产兴区”,繁荣商贸、 促进商务,努力把西湖打造成全省最大的现代城区商贸中心。

  坚决不移地贯彻大开放主战略,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 开展,不断提升、壮大西湖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坚决不移地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更好地把 改革的力度、开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

  坚决不移地按照统筹协调开展的要求,努力推动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步推进,协调开展。

  各位指导、同志们、朋友们,建立西湖,是我们共同的事 业;开展西湖,是我们共同的目的。我们殷切希望,在建立西 湖、开展西湖的共同事业中,可以得到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支 持和关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努力建立 好西湖欣欣向荣的今天,共同创始西湖更加辉煌灿烂的将来。

  谢谢大家!

  第4页共4页

  

篇七: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同时积极创建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以及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星级服务创建试点项目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与服二xx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的主要做法与经验2013年来xx市面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新形势部省领导的新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新期盼认真总结经验抓住项目机遇以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为着力点围绕稳定队伍规范管理提高保障增强服务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实践进一步加强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市农业公共服务水平整合现有农业公共服务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组建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完善了全市农业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

  xx 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xx 市位于 yy 省的西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全市版图面 积 1357 平方公里。辖 2 乡、7 镇、1 个街道办事处,共有 127 个村、850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39.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8.9 万人。

  2013 年,xx 市率先在全省将乡镇农技推广公益性机构 恢复为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这意味着湖北省乡镇农技推广 机构开启了一个新纪元。本文将从 xx 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 改革的背景与现状、主要做法和经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 问题、建议等方面系统阐述关于“xx 模式”的思考。

  一、xx 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的背景与现状 (一)xx 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的背景 2009 年 6 月,农业部部长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农业 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 见》 ( 【2009】7 号文件) ,该《意见》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和国 务院 30 号文件精神,坚持农技推广的公益性定位,建设“五 有”乡镇站,即有完善的管理体制、规范的运行机制、精干 的人员队伍、稳定的经费保障、必要的工作条件。明确农技 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任务,科学核定编制,全面提升公共服 务能力。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首 先要不断健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一方面要提升公益性农技 推广能力,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技社会化服务, 加快形成 “一 主多元”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 2013 年 7 月,xx 市市委副书记带领市委农办、市委编 办、市综改办、市农业局、红花套镇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农

   业公共服务考察组,赴浙江省桐乡市等地,就农业公共服务 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在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 情况,2013 年 9 月,xx 市委出台了《关于组建乡镇农业公 共服务中心的实施方案》 (都文【2013】35 号) ,在全省率先 将乡镇农技推广公益性机构恢复为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

  (二)xx 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后现状 一是机构设置情况。10 个乡镇农技服务中心,10 个乡 镇畜牧服务中心,4 个乡镇农机服务中心,10 乡镇水利服务 中心,10 个乡镇林业站合并,每个乡镇组建农业公共服务中 心,中心分设农技、农机、畜牧、水利、林业办公室。农业 公共服务中心主任由副科级干部担任。

  二是队伍建设情况。

  全市核编定岗 110 名,其中农业 44 人,农机 18 人,畜牧 10 人、水利 14 人、林业 20 人, 文化 4 人纳入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农业、 农机、 畜牧 72 人中 (退休 2 人) , 按年龄结构划分:

  31-40 岁 13 人, 41-50 岁 42 人,51-60 岁 17 人,分别占总数的 18%、58%、 24%。按文化程度:中专及高中 12 人,大专 52 人,大学 8 人,分别占总数的 17%、72%、11%。按职称:高级 1 人,中 级 52 人,初级 19 人,分别占总数的,1%、72%、26%。2014 年 8 月,全市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招入 3 名乡镇农业公共 服务中心工作人员,3 名工作人员全部为农技人员,进一步 充实了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同时标志着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准 入制度更加规范。

  三是经费投入情况。2005 年,我市实行“以钱养事”机 制以来,乡镇公益性服务人员的岗均服务报酬由改革之初的 2.8 万元, 增加到 2012 年的 4.8 万元, 总投入由最初的 355.47

   万元增长到 2012 年的 891.40 万元, 净增 535.93 万元。

  2013 年组建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后,乡镇农技人员按事业单位 职称拿工资,市中心人员经费及办公业务经费由市财政按核 定的标准预算(人平 5.8 万,较改革之前人平净增 1 万元) 到乡镇,乡镇拨付到农业公共服务中心。除此以外,市财政 还为其办理了“五险一金” ,包括人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四是运行体制情况。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服务恢复 实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运作体制,按照“乡镇管理为主、 部门业务指导”的原则,各乡镇(处)安排农业公共服务中 心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并将职责明确到人,各中心建立了工 作日志、值班日志,去向登记牌,实行上班签到,有事按规 定请假,外出、公休按规定报批,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市直 相关部门指导各个乡镇服务中心建立业务工作制度,建立包 村联户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多元化农技推广制度,明确乡 镇农技人员职责;市委农办建立考核制度,形成中心考核到 人、乡镇(处)考核到中心、市委农办组织农口部门业务考 核到乡镇(处)的考核机制,系统构建了奖优罚劣贯穿全程 的绩效考评机制。

  五是阵地建设情况。依托基层农技推广条件能力建设项 目实施以及本级财政资金投入,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全部实现 了“四室一厅”的规范设臵,即综合服务大厅、办公室、培 训室、资料档案室、检验检测室。配臵桌椅、电脑、打印机、 电话、传真机、照相机、电教设备、GPS 定位、必要的交通 工具仪等,完善中心阵地建设。同时,积极创建全国农技推 广示范县项目以及乡镇农技服务中心星级服务创建试点项

   目,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与服 务。

  二、xx 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2013 年来,xx 市面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新形势、部省领 导的新要求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新期盼,认真总结经验,抓住 项目机遇,以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为着力点,围绕稳定队伍、 规范管理、提高保障、增强服务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实践, 进一步加强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市农业公共 服务水平,整合现有农业公共服务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基 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组建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完善了 全市农业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截止目前,全市各乡、镇 (处)10 个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全面建设完成,且运行顺利,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坚持顶层推动,下定决心抓改革。xx 市积极开展 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以钱养事”的运行现状,客观审视乡 镇农技推广工作中出现的“人员进出难、职称评聘难、管理 约束难、绩效发挥难”的诸多弊端,xx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 视,聚集了顶层推力,下定决心抓改革。一是组建工作机构。

  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领导小组,由 xx 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分管 负责人,市委农办、编办、财政、人社及农口各局主要负责 人为成员。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负责 改革的具体实施。二是考察外地经验。2013年7月,xx 市委 选派了由市委副书记带队,农办、编办、财政、农业及部分 乡镇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考察组,赴浙江省嘉兴、桐乡市等地 就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考察学习,形成专题

   报告,提出了“组建中心、明确性质、理顺关系、强化职能” 的构想。三是出台改革方案。2013年8月,xx 市委书记庄光 明主持召开专题办公会议,听取汇报,会议决定成立乡镇农 业公共服务中心,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中心主要负责人 由副科级干部担任,同时将2003年机构改革的“以钱养事” 人员, 通过考试考核纳入中心统一编制管理, 办理进编手续;

  随后,xx 市委出台了《关于组建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实 施方案》 ,xx 市编委印发了《关于组建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 中心的通知》 。

  (二)协调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促规范。xx市把深化基 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作为服务“三农”的基础工作来抓,加 强部门之间协同联动,为规范中心管理、推动改革创新形成 了强大合力。一是组建中心,核编定岗。根据市编委文件要 求,在全市10个乡镇已组建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内设农技、 农机、畜牧、水利、林业等办公室。由市委编办将人员编制 确定到乡镇;市委组织部、人社局、农业局分别制定考试、 考核方案;同时按照定编前先定岗的原则,因地制宜制定人 员科学搭配方案。全市110 名乡镇公益性服务人员纳入乡镇 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统一编制管理,办理进编手续。

  (依据:

  新修改的《农技推广法》第11、13、29条) 。二是明确性质, 理顺职能。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为隶属各乡镇处管理的全 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建议按副科级干部配备,核编 110名(每乡镇平均按10名配备) 。中心职能主要为:负责对 上业务对接和对下服务指导;承担辖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组织农业技术培训;防汛抗旱、政策法规宣传、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动植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指导和

   处臵;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和新器械的引进、试验、 示范和推广等职能。三是建章立制,科学管理。xx市委农办、 市综改办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公益性服务管理的通知,提出了 加强资金监督、强化资产管理、严禁新增债务的要求;乡镇 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作为乡、镇(处)所属事业单位以乡镇管 理为主,按照改革要求,制定中心学习、工作、财务管理、 服务联系群众等各项管理制度,对中心所有人员进行了工作 分工,制定了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各职 能部门分别出台了行业管理制度负责业务指导,年终由市农 办牵头,组织农、林、水、畜牧等部门进行综合性考核,将 乡镇农技推广工作纳入绩效管理,系统构建了奖优罚劣贯穿 全程、考核评价多元互动的绩效考评新办法。

  (三) 依靠政策驱动, 创优机制强服务。

  坚持加大资金、 政策扶持,基本形成了“设立一个中心、统一加强管理、人 员相对固定、工作相对独立、开展综合服务”的良好格局。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强化个人收入保障。将农技人员 纳入编内管理,由市财政局按核定的编制数,将人员经费和 办公经费按人平 5.8 万元的标准预算到乡镇,实行财政全额 拨款,保证了农技人员工资、福利及办公设施、技术培训、 示范基地等各项经费足额到位,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技人员的 后顾之忧。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多途径、多渠 道推进基层农技队伍建设,通过定向培养、招考等措施,把 农业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农业生产领域就业创业大学生 或择优选拔的大学生 “村官” 充实到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充实和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力量。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基 础设施及设备等硬件投入,落实政策资金保障,为基层农业

   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提供组织支撑。从改善中心服务用房和装 备入手,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改善服务条件。依托国家农技 推广条件能力建设项目,配套本级财政资金 300 多万元。帮 助 10 个中心新建和改扩建办公用房,集中配臵电脑、投影 仪、打印机、数码相机、交通车等设备。实现了一人一台电 脑、 一中心一个办公场所、 一套多媒体和一套专用检测设备, 一个乡镇一辆农业服务车。通过齐抓硬件与软件建设,加大 投入力度,确保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正常有效运作。三是拓展 公共服务能力。xx 市坚持把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综合素质、转 变服务方式作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抓手,坚持每年 按人平 500 元标准预算安排知识更新培训费用,全力打造农 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配套启动村级农技推广员与新型职业 农民培育工程,使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向村、组、户延伸, 形成了市、乡、村、户四级服务网络。

  三、xx 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理顺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机制。乡镇农技推广机 构的职能是农技推广服务,带有浓重的公益性色彩,但实行 “以钱养事“的机制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既要承担公益性 职能,又从事经营性服务,呈现职能混乱、机制不顺的局面。

  在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过去绝大部分乡镇农技中心从事种 子、农药、话费等农资经营活动,带有盈利性质的农技推广 机构已经从”为民服务“慢慢演变为”为钱服务“,极大的 削弱了农技推广的公平性,同时也一定程度地损害了政府形 象。而改革后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则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 位,所提供的服务也属于公益性服务,摒弃了过去为私为己 的机制,使农技推广服务”一心为公“,机构运行机制也更

   加单一、纯粹。

  (二)推进了基层农技推广的力度。在实行“以钱养事 “过程中,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势必将其主要精力放在从事盈 利性的经营服务上,而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难免会受到 冷落, 最终导致公益性服务不及时、 不到位的现象经常发生, 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日趋下降。当发生病虫害、畜禽疫情等 紧急情况时,如果没有及时、准确地预防和治理,将对本区 域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而改革后的乡镇 农技推广机构因为工作性质单一,从而服务也更加彻底、及 时、规范。例如 xx 市王家畈镇是茶叶大镇,茶农们对茶叶 专业知识的需求量极大,而镇农技中心过去的工作主要以经 营农资为主,在茶叶技术推广上有所忽略,但改革后镇农技 中心则提高了对茶叶技术推广的重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 下,也在中心的不懈努力下,王家畈镇建立了”百里生态茶 廊“,全镇茶叶收入达 2 亿元。

  (三)调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在“以钱养 事“的体制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变为“合同工” ,和在企 业打工没有什么差别,都是拿多少钱做多少事,往往都是以 履行完合同为目的,没能真正调动起农技人员的创造性和责 任心。另外,由于农技服务包干经费十分有限,农技人员难 以凭借微薄的收入生存,于是很多基层农技人员另谋出路, 导致农技服务短期化。而改革后,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待遇得 到了极大的提升, 人平年纯收入由过去的 2.5 万提升到了 4.5 万,同时还为其办理了“五险一金“,为农技人员解决了后 顾之忧,调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 发了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热情。调研中,五眼泉镇农技

   中心主任孙大明跟笔者谈到,过去他们是“社会人” ,现在 的身份转变为“公家人” ,他觉得原先的心理落差消失了, 得到了平衡,现在他工作更起劲了。

  (四)加强了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约束力。实行“以 钱养事” ,把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推向市场,属于社会化机构, 不直接接受乡镇政府领导,对口业务主管部门也只是对其存 在业务上的指导,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对其缺乏强有力的约 束力,影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而改革后农技推广机构 以乡镇管理为主,部门业务指导统一的管理格局,规范了机 构运行流程,使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对上有汇报,对下有指 导” ,便于上级部门全面系统的了解农技推广工作。例如潘 家湾乡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由分管农业的副乡长罗绍云担任 中心主任,一般情况下,农技、农机、畜牧等业务部门各自 完成本领域的工作,但遇到突发、特殊情况,罗绍云可以整 合资源,调动业务部门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有效的加 强了对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的领导。

  (五)转变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作风。由于实行 “以钱养事”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长 期以往导致农技推广机构作风涣散、纪律松散,甚至出现农 技人员“在岗不在位” 、 “有位不干事“、 ”领钱不干活”的 局面。但经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明确了管理制 度和工作职责,纳入了绩效考核机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 作作风得到了极大的转变。

  xx 市十个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 中心人员岗位职责、 工作人员签到表、 形象图在中心大厅上公示。中心工作人员能够自觉遵守中央 八项规定和相关制度,精神面貌较好,积极主动搞好服务,

   无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现象。

  四、xx 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配套改革意见不明,乡、镇(处)工作难于 深入推进。财政部门未出台乡、镇(处)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部门预算内容、预算范围、中心自筹内容、自筹范围规定不 明确,没有出台相关文件。对于如何进行财务、资产移交、 债权、债务如何锁定也未具体的规定。人社部门对于保留的 原“以钱养事”的服务中心是否需要年检、是否需要继续保 留、转为事业编制的人员是否需要继续缴纳社保等问题,如 需缴纳,怎样缴纳等问题,也没有相关部门出台具体指导意 见。

  (二)合并不统一,不利乡、镇(处)管理。按照改革 的要求,组建公共服务中心后,人、财、物应当集中统一。

  从目前情况看,各乡、镇(处)都没有达到这一要求,都不 同程度的有变通。人、财、物不统一,既不利于管理,也不 利于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能出现“貌合神离”的情况。

  同时,林业、水利部门对乡、镇(处)的人、财、物未下放 或移交,虽然人员似乎集中了,但管理上未集中,这两个部 门的人、财、物管理权限都在上级部门。这种情况如长期下 去,不利乡、镇(处)管理。

  (三)合并后工作量增加,但工作人员不足。合并后的 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是一个全新的机构,在岗位设臵上需 要重新设臵,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增加,这导致了 “一人多岗”的局面,给农技人员增加了工作量,不利于农 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相关建议

   (一)加强工作指导。领导小组相关成员部门要到乡、 镇(处)加强工作指导,了解改革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就 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给予具体的指导。

  (二)整合中心资源。林业、水利部门要尽快把人、财、 物管理权下放到乡、镇(处)。乡、镇(处)农业公共服务 中心以乡、镇(处)管理为主体,市直部门业务指导到乡、 镇(处)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而不能越过中心直接对个人。

  乡、镇(处)必须取消原来各站所、中心的账户、进行资产、 财务移交,纳入中心统一管理,设立公共服务中心账户,财 务集中,统一调配使用、统一核算,中心人员在中心主任的 领导下各负其责,而不能各行其是。

  (三)精简行政事项,适量招聘工作人员。对于有些行 政事项,要减少多余的环节,从而工作效率。同时根据中心 编制情况,适量招聘工作人员,减轻农技人员的负担。

  (四)强化检查考核。领导小组要组建检查督办组要不 定期开展检查督办工作,查各乡、镇(处)是否按照市委的 要求改革到位。领导小组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农业公共服务中 心考核办法,促使中心改革纵深推进,提升工作绩效。

  

篇八: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20__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20__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中央农村工 作会议 12 月 20 日至 21 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三 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 贫攻坚战,研究部署 20__年“三农”工作。

  到 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 作出的庄严承诺,而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 中之重。距离 20__年底只剩下 1 年时间,脱贫攻坚已没有任 何退路和弹性。笔者认为,虽然我国农村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 中的比重在变小,农民也在减少,但农村还有约六亿人,农业 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农民是最值得关怀的最大群 体的现实没有变、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现状没有 变,因此,确保“三农”工作成效,才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农村是脱贫攻坚的“战场”。脱贫攻坚要持续增收,实现 真脱贫、脱真贫,不能只盯着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要着眼于实 现乡村振兴。要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集中资源、强化保障、 精准施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 治理现代化。通过细化、实化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不断解决

  第1页共3页

   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社会保障供给 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农民共享现代社会发展成果不充分 等方面的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

  农业是脱贫攻坚的“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 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发展也到了这个阶段。当下, 不少贫困地区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传统产业来 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短期来看,发展就业门槛低、增收见效快的传统产业,能够 较快地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目标。但从长远来看,要想在脱贫 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 发展。因此,要大力培育农业经济发展新业态,通过优化产业 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巩固发展成果,确保高质量脱贫。

  农民是脱贫攻坚的“动能”。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强大的 人才力量,要把能工巧匠用起来,把乡村干部强起来,把新乡 贤们招回来,把城市精英请进来,把专家教授借过来,用他们 的热情和智慧助力脱贫攻坚。在此基础上,我们也要清醒的意 识到,仅仅依靠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外来人才是 远远不够的。本地农民的致富意愿是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要 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把职业农民育起来,让广大农民切实感受 到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更高要求,激发农民群众自我培养、 自我奋进的内生动力,踊跃投身到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来。

  第2页共3页

   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既要全面完成脱贫目标,又要巩固脱 贫成果,还要研究谋划 20__年后的减贫工作,时间紧迫、任 务艰巨。“三农”是脱贫攻坚的“内核”,要加快补上“三 农”领域短板,方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贡献力量。

  第3页共3页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中央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