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8篇

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8篇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丰城市荣塘镇喻家村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20100825 关键词:农村污染水 【内容摘要】 【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8篇

篇一: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农村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丰城市荣塘镇喻家村 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2010 08 25

 关键词:农村 污染 水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利用假期,我在喻家村农村调查了解农村污染的现状、主要表现形式、造成的主要原因,并探析了解决污染的途径 1 1、调查背景:近年来喻家村患病死亡率越来越高,经有关部门检测是水质有问题,村里人长年都是饮用村里的井水(地下水)

 2 2、调查目的:

 (1)、了解目前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

 (2)、具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污染的合理建议。

 3、调查方法::

 (1)、实地考察 4、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 、农村污染的现状 据江西省环境容量分析报告显示,农村环境保护明显滞后于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污染负荷占整个污染负荷比重已达 30%-40%,部分地区甚至达到 70%。农村的水污染现象仍比较突出,河道的管理仍不理想,各乡镇、村委会对水污染的治理并不均衡,一些河道水质浑浊,呈暗黑色,水草几乎覆盖水面。河水发出刺激性气味,水中无鱼虾,繁衍多种幼虫(如孑子等)。河岸堆积大量垃圾,无草坪,杂草丛生。污染严重的河道滋生大量蚊虫,河水散发刺激性气味,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农村的点源污染及面源污染日益严重。这些直接导致农村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严重退化;农产品品质下降并且间接造成农民健康受损,环境污染成为农民疾病发生率上升的重要因素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农村的发展与稳定

 二、农村污染产生的原因

 二、农村污染产生的原因

 1 、农业生产导致水污染

 目前,农民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往昔的农家肥等有机肥料被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所取代。附在植物体上的除外,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并且,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这不仅带来了土壤的板结、酸化、土质和肥力的恶化,更重要的是化肥、农药等污染物通过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地表水体,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此同时,又渗入到地下水中,严重影响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

 2 、农村畜禽养殖业等也带来水环境的污染。

 养猪、养家禽大户,由于管理不当,污物处理技术落后,导致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其产生的生活废水、牲畜的粪便将附近的水体污染,导致大量的 N、P 流失和河道的水体变黑,富营养化严重。死的家禽,任意地丢弃在河水中,希望河水将它们冲走,这些牲畜尸体在河水中浸泡后,没几天便开始腐烂,散发阵阵恶臭,导致蚊蝇孳生。而那些病死的牲畜尸体,更是将病毒一起带进了河流中。

 3 、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村水处理设施欠缺。

 目前,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方式并没有随之发生变化,还是按照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如: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虽家家有自己的厕所,没有集中的化粪池,而是直接排到河道中,村们又直接在河水中大量使用肥皂和洗衣粉洗衣服等等,由此造成了水体磷指数超标,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

 4、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

 农民的环保意识仍很薄弱。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和素质总体较低,对环境危害的源头和危害程度往往认识不清,比较看重是有形的经济利益,而对潜在的环境危害往往忽略掉。

 三、解决方法与建议 三、解决方法与建议 由于村们发现了水质已被严重污染,所以村们自己凑钱修了自来水管道,找了好的水源,作为水源输出端,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这也说明了,大家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但对环境的保护的力度做的却不到位。我认为其中主要原因是农村基础设施不到位,乡镇府对乡村的建设投入太少,通往村庄的道路还得村庄自己凑钱修路,农民收入每年本来就不高,谁愿意出钱来修这些环保的措施 ,虽有人提出,但思想工作还是很难做的,资金不到位一切都是空谈。所以 1、加环境立法,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明确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 2、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农村水污染处理的经费投入,专款专用,加快废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指导作用,加大河道管理的力度,上级检查,不能“手下留情”,下级被查,不能以“钱”了事。必须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奖罚分明。择优任用工作踏实的专门人才担任该项工作的主管领导,应把环保工作作为评价政府工作和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罢免只做“官”,不做“事”的庸官,使农村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创新局面。

 3 探索科学的治理模式,提高农村污染治理效率。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不同于城市、工业企业的污染,不能简单的套用其污染治理模式,要在其治理模式上加以改革创新,以适应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进而提高污染治理的成功率。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种植,应加快研制出高产、高抵抗力作物,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农药和化肥的利用率,鼓励施用天然肥料和实施秸杆还田技术。努力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要求政府将投资重点放在生态工程的研究和利用上。

 4、环保教育,加强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基于农民和乡镇企业主及地方政府领导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的淡漠和对水污染防治知识的欠缺,应对他们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并根据广大农民文化水平底、观念落后的特点,采用发放宣传资料、开设讲座,组织观看相关科教片,进行有趣的文娱表演和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

 1、东山环境科学研究所. 群众反映多年的污染问题为何难解决.冯杰.山东.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杜鹃.农村污染防治.北京.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

篇二: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

 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上下联动对政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专项评议的工作部署,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区镇人大上下联动,并将评议范围延伸到农村面源污染(以下统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带领 X 个调研组,通过察看现场、座谈讨论、听取汇报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今年 4 月初以来,调研组在听取区农业农村委、区生态环境局等 X 个部门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全覆盖走访调研全区 X 个镇街,深入 X 个村、X 个社,察看了 X 个种植基地、X 个畜禽养殖场、X 个水产养殖场、X 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其他相关项目现场,召开座谈会 X 场次,走访基层人大代表、农业业主及群众 X 余人次,查阅了大量资料,详细了解我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收集相关工作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近年来,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工作要求,以钉钉子精神不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全区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连续五年递减,相关重点指标完成情况均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全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推动了我区农业农村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一)强化组织领导,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成立以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为双组长,相关区领导为副组长,区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一体谋划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区委系统总结提出“五个一律”、“三下降”、“一化两改三不见”等 XX 特色工作思路,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生态环保考核重要内容。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研究、部署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坚持高位推动、统筹推进。制定出台《XX区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促进农业绿色生态发展实施方案》《XX 区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工作实施方案》《XX 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XX 区绿

 色生态养殖发展实施方案》《XX 区种养循环发展规划》等,区政府与 28 个镇街分别签订《粮食蔬菜生产和化肥农药减量目标责任书》《生态农业发展责任书》《XX 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等,全面压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责任,推动防治工作走深做实。区农业农村委、区生态环境局、区供销联社、区畜牧业发展中心等相关区级部门和各镇街切实履职尽责,全区基本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协同推进、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坚持问题导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得到较好落实。一是推进化肥农药抗生素减量增效。聚焦化肥、农药、抗生素使用量“三下降”,取得较好成效。在化肥减量上,推进新型肥料替代传统肥料,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土壤调酸、深施技术,引导农户改化肥表施、撒施为深施和叶面喷施,逐步提升农民科学施肥水平。XX 年我区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为 X 公斤/亩,同比减少 X%。在农药减量上,通过病虫害监测预警、加大统防统治服务力度、推广生物防控技术,以及加强对农药销售业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的技术培训等方式,提升科学安全用药水平。XX 年我区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到 X%,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为 X 公斤/亩,同比减少 X%。在抗生素减量上,全区 X 家兽药生产企业、X 家兽药经营企业和 X 家畜禽养殖

 场实现兽药使用追溯管理,各养殖场建立兽药出入库、使用管理等制度,均做到严格按规定使用兽用抗菌药。二是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聚焦“禁养区畜禽养殖场、限养区不达标畜禽养殖场一律取缔”及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近年关闭禁养区和非禁养区无法治理的养殖场 X 家,对全区 X头生猪当量及以上的 X 家畜禽养殖场全覆盖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XX 年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 X 万吨,综合利用率 X%,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X 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 X%,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工作受到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三是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聚焦“肥水养殖一律取缔”,全面收回 X 座水库和 X 口山坪塘承包权,完成水产养殖尾水治理 X 亩,X 户高密度精养模式养殖场全部落实监管责任。大力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鱼菜共生综合种养、底排污和“一改五化”等技术,新增生态养殖 X 亩。四是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推广力度。积极推广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菌类基料)综合利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连续三年达到 90%以上,均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区、镇(街)、村(社区)、组四级露天禁烧巡查制度,加强露天焚烧秸秆管理,严厉打击露天焚烧秸秆违法行为。五是开展农膜、农药包装回收。建成区级废弃农膜储运中心 X 个、镇街回收网点 X个、村级代收点 X 个,每村设 1 名回收督导员,在全市率先

 实现所有镇街和村(涉农社区)全覆盖。XX 年回收农膜 X吨、回收率 X%,回收各类农药包装废弃物 X 吨。XX 年 4月 6 日《人民日报》对 XX 农膜回收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报道。六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城镇生活污水一律达标排放”及“一化(美化)两改(规范改造圈舍和柴棚)三不见(不见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白色垃圾)”,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等,全面深化“积分制”,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镇街垃圾压缩中转站、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村庄清洁行动覆盖率、千人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均达 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X%,创建市级美丽宜居乡村 X 个,建成绿色示范村庄 X 个。XX 年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

 (三)完善政 策措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长效机制逐步建立。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完善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所需资金按规定纳入预算,在积极争取上级配套资金的基础上,加大本级财政投入,为相关项目实施提供资金保障。XX 年以来,全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共投入各级财政资金 X 元,其中,生态环保相关投入 X 亿元,场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投入 X 亿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投入资金 X 万元,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等投入 X 万元,农村卫生厕所改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项目投入 X 亿元。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农

 业环保工作、秸秆综合利用、化肥农药减量突出问题整改专项工作小组,建立和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联席调度、目标任务台账及情况报送、重要事项即时调度等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三是激发内生动力。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采取开设专栏报道、印发工作动态刊物、发放宣传手册和倡仪书、召开院坝会、入户宣讲等多种方式,增强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提升群众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全面推行“积分制”,深入开展“新乡贤、好乡亲”和“最美家庭”、“最美阳台”、“最美院落”等评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群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民共治的良好氛围。

 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我区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层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视程度不高。部分镇村干部依然存在“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深度及重视程度不够,对辖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等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举措乏力,工作力度呈现层层递减的现象。不少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绿色发展意

 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在农业生产中为追求产量和利益最大化,加大化肥、农药使用量或随意排放污染物等,加重农业环境污染。农村留守群众普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生态环保种养技术推广难度大,加之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随意丢弃病死畜禽尸体、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废旧农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

 (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障机制不完备。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隐蔽、多源的特殊性,在农户分散生产与规模经营并重的情况下,“谁污染、谁治理”环保要求农民个体和企业主体的防治投入难以有效落实。政府财政投入总量有限,多元化投入机制还未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面临资金难题,特别是在畜禽养殖粪污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以及养殖废水深度处理、有机肥替代、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推广等方面需要较高费用,资金缺口较大。同时,还存在基层农技人员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专业人才缺乏,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防治力量薄弱,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约束及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对规模农业企业的监管不够彻底等问题,均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三)落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任务仍有差距。一是化肥农药减量工作落地落实不够。测土配方施肥在镇村层面

 落实较差,工作大多停留在宣传上,有以宣传资料发放范围替代测土配方施肥面的现象,不少镇村干部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说不清道不明,事实上无法有效宣传指导群众,导致群众普遍反映不知道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也不清楚去何处购买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际应用率低。绿色防控生物药剂、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推广使用力度不够、防控面不宽,农药减量工作尚未全面推开。二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全区畜禽养殖场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环保设施设备不断完善,但在畜禽粪污处理利用上,以厌氧好氧发酵处理产生沼气、沼液的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为主,通过发酵床、有机肥加工车间等对畜禽养殖粪污进行深度处理,实现零排放的比例低。三是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力度不够。水产养殖污染防治仅停留在禁止肥水养殖层面,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建设滞后,有尾水直排现象,有的业主为追求经济效益滥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对水体造成污染。四是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虽然明令禁止焚烧秸秆,但群众看法不一,执法难度大,露天焚烧秸秆现象仍不在少数。秸秆利用技术不足,以直接或深耕还田为主,通过生产加工进行资源化、循环化利用的不多。五是废弃农膜特别是农药包装物回收难度较大。部分群众使用强度低易破碎的非标准地膜,用后难以捡拾,加之农膜特别是农药包装物回收补贴低,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很难实现“应收尽收”。

 三、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既要及时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突出问题,又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久战。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要树立久久为功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的认识,将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部署,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统一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务实可用、便于操作的考核体系。各镇街党政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明确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加强对农业企业、业主的指导服务,与种养企业和个人签订监管承诺书,切实强化日常监管举措并狠抓落地落实,有效督促农业企业、业主全面担负起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主体责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落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积极整改因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突出工作重点,推进科学防治。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面临着刚性排放及旧账偿还的双重压力,要以解决农业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聚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坚决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认真执行禁用、限用农药的规定,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采用先进施药机械,提高农药的有效性。大力推行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要着力扩大覆盖面。进一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并确保落到实处,加大有机肥生产及替代化肥力度,加快实现化肥减量目标。推广适用施肥技术,减少不合理使用化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二是强化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合理调整畜禽养殖业布局,建立持续、高效、生态平衡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体系。压实规模养殖企业的主体责任,严格管控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加大对已完成循环化改造养殖场的监管,鼓励和支持新建养殖场在建场的同时配套建设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三是推进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及大水面网箱养殖底排污等水产养殖技术。加强对水产养殖尾水监督性监测和检测,严厉查处养殖尾水超标排放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加大秸秆禁焚监管力度,积极...

篇三: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村垃圾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一、农村基本情况

 市座落在省朝鲜族自治州东南部,辖区总面积 1142.65 平方公里,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 8178 公顷。所辖 4 个乡镇分别为月晴镇、长安镇、石岘镇、凉水镇,共计 49 个村、9294户。全市总人口 13.09 万人,乡村人口为 2.79 万人,占全市人口的 21%,2008 年农业总产值 11,297 万元。

 市地处长白山余脉低山丘陵盆谷区,全市地貌大致可划分为低山地、丘陵地和川地三种,海拔高度均小于 1000m。气候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7.0℃,年降水量 508.4毫米。

 二、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情况

 1、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情况。农村垃圾主要来自农村家庭、商业等,产生的垃圾都统一倒在村里的垃圾箱处,最后统一处理。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农村家庭、学习、商业等,包括厕所冲洗水、洗衣服排水、厨房洗涤水、淋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生活污水含纤维素、淀粉、脂肪、油类、蛋白质等有机类物质,还含有硫、磷等无机盐类,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每人每

  日 50~70 公斤,生活污水量,可按用水量的 60~70%计算。按此计算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 641670 吨,基本上是通过排水沟无序排放。

 三、采取措施

 (一)垃圾无害化处理

 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为契机,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我市申报的省 2013 年第三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于今年 3 月成功获批。项目总投资 1620.65 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拨付 1215.4875 万元,地方配套 405.1625 万元,共涉及四个镇 35 个行政村,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 70%,约 2 万村民受益。主要建设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防护围栏 2520 米、警示牌 21 个;新增垃圾箱 547 个、垃圾收集车 56 辆、垃圾运输车 35 辆、铲车 35 辆、新建垃圾分类站 35 座;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堆肥场 9 座,建设面积达 6300 平方米。

 建设内容及标准:1、垃圾箱(池)。农户的垃圾箱(池)根据需要和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垃圾箱或垃圾池可选;10 户配置一个垃圾箱或 30 户配置一个垃圾池。不设置垃圾箱(池)可每户配置一辆独轮手推车。2、垃圾收运车辆。户分类垃圾至村垃圾分类间的运输,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清运车辆,每个自然屯或每 100 户左右配置一台垃圾收集车或人力清运车。山区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同一投资标准内选配适用的垃圾收集车。村垃圾分类间至垃圾处理场的转运,根据转运距离及垃圾产生量配置相应数量的车辆、装载设备,普通行政村每个村配置一台垃圾运输车、一台铲车。中心村配置一台垃圾转运车、一台铲车。3、每个行政村建设一处垃圾分类间(面积 50 平方米)。全部工程完工后,农村生态环境将得到进一步

  改善和提高,往日垃圾成堆的现象也将得到明显改变,村民们亦将开始告别脏、乱、差的日子,走进清新明亮的环保美丽乡村,实现好日子村民梦。

 (二)污水处理

 由于地方财力不够,上级部门暂时没有专项治理资金,所以农村污水暂时无法处理。

 四、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1、布局不合理,使农业生产与乡镇工业混杂一起,工业优先增长,使农村的产业结构从自然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出现了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却越来越突出的局面。

 2、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不足,缺少相关政策及扶持措施。

 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1、加快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和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健全监测网络,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的保障能力。

 2、全面开展农村环境问题调查各地应结合自己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现状,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3、研究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建立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

 4、增加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强化环境监管能力。

 5、创造千姿百态的田园化农村新风貌,在具体实施中做到政府引导,农民主导,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农民的参与,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强化农村环境保护的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能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调研报告责任编辑:田老师

篇四: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农村污染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 随着经济发展, 该村新房盖高了, 拖拉机、 摩托车增多了, 农民餐桌丰盛了, 衣着打扮光鲜了。

 但是, 那里的环境卫生却不如人意, 甚至越来越遭:

 垃圾乱堆,污水横流, 不仅侵损地表, 污染河流, 而且孳生蚊蝇, 使农民健康受到危胁。

 农民迫切要求治理环境, 根治脏乱差状况。

  一、 该村生活垃圾污染现状

 1 、 数量庞大, 成分日趋复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消费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工业产品在农民的生活中日益增多, 生活垃圾成分和含量也在趋向城市化。

 与此同时, 该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逐年增加。

 据调查, 该村平均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 0.8 千克, 该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 3 亿吨。

 该村生活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农民生活水平、 能源结构以及季节变化的影响。

 2、 随意倾倒, 难以收集处理

 该民村民居住分散, 绝大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收集、 运输、 填埋及处理系统。

 该村生活垃圾几乎都是在田问村头、 道路两旁等随地丢弃。

 长此以往, 道路两旁成了没有覆土的垃圾填埋场, 自然低洼地成了天然垃圾箱。

 该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中, 约 1 亿吨的垃圾被随意堆放。

 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 而且成为苍蝇、 蚊虫等病原体滋生的场所。同时, 垃圾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 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 垃圾爆炸等事故。

  3、 城市垃圾下乡 , 加重该村生态环境压力一些小城市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局限, 常常把城市垃圾向郊区、 农村等地“输送”。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整体的村容村貌, 而且严重污染了地下水、 土壤, 给当地村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影响。

 正是城市垃圾排放进该村而且排放的不合理, 这就造成该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与日俱增。

 使本来就缺乏保护的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无形中影响着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 垃圾的形成

 1、

 是公共环境卫生设施没有, 或严重不足。

 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集聚到新建的中心村和小城镇, 这使昔日分散在广大乡村的垃圾、 污水等随人口集聚而日益集中化。

 而这些地方的垃圾、 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要么根本没有, 要么严重不足, 因此垃圾、 污水处理难题由隐性呈显性, 造成当地环境化。

 2、 是环境卫生设施虽然建了, 但由于重规划建设、 轻运行管理, 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比如三峡工程上马后, 一些新建的移民镇都规划建设了垃圾、 污水处理厂等, 但建成后因为缺少运行费用而开开停停。

 何以如此? 因为这里的政府财政无力支付运行成本, 居民认为自己不应支付费用, 或无力支付费用。

 这种重建轻管的现象, 在许多新建的乡 镇不同程度地存在。

 正是上述两个原因使垃圾污水处理, 成为农村不能承受之重。

 三、 农村生活垃圾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1 、 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马奶口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量化学品、 工业品进入该村家庭成为生活必需品。

 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产生大量废弃物, 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复杂性, 加大了处理难度, 成为破坏农村原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

  2、 农村人口快速增长、 居住分散

 快速增长的人口对该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超过了该村环境的承载能力。

 从经济学分析看, 正是地理上分散的人口、 企业、 居住点等形式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破坏[4]。

  3、 环境意识薄弱

 当前, 该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 缺乏环境意识。

 农民将可分解与不可分解、 可回收与不可回收、 有害与无害生活垃圾混为一体随意丢弃。

  4、 农村工作缺乏支持

 该村地区缺乏来自政府的财政和管理支持, 公共环境卫生设施严重不足。

 有卫生设施的地区也由于重规划、 轻运行, 致使环境卫生设施形同虚设, 流于形式, 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5、 相关管理体制不适应, 法律法规不健全

  缺少专门针对农村这一特殊环境和区域的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

 四、 垃圾的危害 1、 严重污染空气, 垃圾露天堆放, 大量氨、 硫化物等有害气体的释放, 严重污染大气;

 2、 严重污染水源, 垃圾堆放腐败过程中将产生病原微生物、 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 雨水淋入和生物水解产生的渗滤液必然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3、 生物性污染, 垃圾中有许多致病微生物, 同时垃圾场往往是蚊、 蝇、 蟑螂和老鼠的

 孽生地, 这必然严重危害着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

 4、 侵占大量土地, 据初步调查, 1998 年全国 668 座城市中已有 2/3 被垃圾环带包围。

 5、 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 随着城市垃圾中有机物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 只采用简单覆盖易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 易燃易爆。

 据调查统计,全国至少有 20 座城市出现过垃圾爆炸伤亡事故。

 五、 垃圾处理 技术方面

  农村生活垃圾与城市生活垃圾有许多共同点, 同时又有其特殊性。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广泛运用的填埋法、 焚烧法、 堆肥法等均可运用于该村生活垃圾的处理。

 1、 填埋法

  填埋法是该村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法。

 经过焚烧或其他方法处理后的残余物被送到填埋场进行填埋。

 其原理是将垃圾埋入地下, 通过微生物长期的分解作用, 使之分解为无害的化合物。

  在该村, 一般有很多天然的或废弃的低洼地、 水坑、 干涸的河流等, 很多农民就将生活垃圾直接倾倒其中。

 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水、 土壤和大气的污染。

 农村地域广大, 选择垃圾填埋场应避开易渗透以及靠近河流、 湖泊、 洪灾区和储水补给区的地理位置, 要在填埋场底部加防渗层。

 在自然村建立垃圾中转站, 建立完善的卫生责任制度。

 及时清运农户生活垃圾, 将垃圾填入选好的填埋场盖上黄土压实, 使其发生生物、 物理、 化学变化,分解有机物, 达到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2、 焚烧法

  该村生活垃圾在组分和性质上与城市生活垃圾相似, 只是在组成的比例上有一定的区别。

 农村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多, 水分大, 同时参杂化肥、 农药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废弃物。

 但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该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正趋近于城市生活垃圾。

 农村生活垃圾中, 废塑料等可燃成分较多, 具有很高的热值, 采用科学合理的焚烧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焚烧处理是一种深度氧化的化学过程, 在高温火焰的作用下, 生活垃圾经过烘干、 引燃、 焚烧被转化为残渣和 CO2、 SO2 等气体, 可以经济有效地实现垃圾减量化和无害化。

 焚烧后的灰渣可以作为农家肥使用, 同时可以将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和供暖。焚烧技术适用于可燃组分较高的农村生活垃圾(可燃组分较低时也可采用焚烧技术,但需添加助燃剂) , 焚烧时要求焚烧炉内有较高且稳定的炉温、 良好的 O2 混合工况、 足够的气体停留时间等条件。

 对该村垃圾和污水的有序治理, 涉及一系列的经济、 文化、 传统习惯等问题和矛盾,知易行难, 将是一项长期、 艰巨的工作。

 现在刚刚破题, 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对该村公共环境卫生设施如何合理布点, 科学规划? 对一些小规模的乡 镇或中心村垃的圾污水治理有没有成熟专业技术? 已建成的设施的运营成本如何补偿? 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各级政府资金的支持、 有着关部门的统筹规划以及广大农村居民的共同参与,希望各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真正重视起来, 尽快行动起来。

  为切实改变农村环境“脏、 乱、 差”状况, 提高该村环境卫生质量和该村居民生活水平, 加快城乡 一体化步伐, 村级:

 负责专业保洁员队伍的建立; 负责本村范围内农户、企事业单位的垃圾收集清运和公共区域保洁。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生活污水、 垃圾、 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增大, 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 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村环境状况令人担忧。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

 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 卫生填埋、 焚烧和堆肥。

 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 金属、 塑料、玻璃等,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 可以减少污染, 节省资源。

 1 、 村域多样化保洁。

 借鉴城市社区垃圾管理办法, 根据不同村镇经济实力, 选择自觉收集、 义务清扫、 有偿包干和物业管理相结合的农村多样化保沽, 是目前农村垃圾收集阶段的有效办法。

 自觉收集 2、 就地减量化分类。

 3、 梯次网络化运送。

 农村垃圾运送关键是深化完善“户集、 村收、 镇(乡 )运、 县(市)区处理”梯次网络。

 县处理这一环节的发展重点是走垃圾处理产业化道路。

 以鄞州区为例,现建有 41 个垃圾中转站, 配备垃圾运送车 80 多辆, 共有城乡 专业垃圾处理工作人员3000 余人, 每日经中转压缩后实际进入综合垃圾处理场约为 800 吨。

 4、 集中无害化处置。

 经过分类压缩的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是农村垃圾处置的后道程序。除生态堆肥外, 当前主要采用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两种。

 现在农村垃圾可燃物含量明显增加, 一般经过分类处理后的垃圾热值能满足垃圾焚烧的要求, 垃圾集中焚烧发电虽然建设成本较高, 但将是处置的重点发展方向.

 大家还在等什么? 保护环境, 从小事做起!

 为了我们农村地区的未来环境, 我们要好好的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

篇五: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报告:农村污水处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污水治理,避免因污水直接排放而引起的农村水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安全和农民身心健康,是改善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笔者在审计中发现,部分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设计存在缺陷 农村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未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衔接,存在脱节、不协调的现象。部分项目调研勘察不详实、可研深度不够,导致项目建设完成后因用地、排污口设置不符合规定而迁置甚至因整村拆迁而拆除,造成损失浪费;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布局、规模不合理,导致污水收集率低、运行效率低,甚至造成设备闲置的问题;部分项目未结合当地河流自净能力、一味要求出水水质到达一级 A 标准,导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维护成本增加。

 (二)污水处理设施缺乏有效监管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涉及管理部门众多,从投资建设到设施运营再到后期维护管理,涉及住建、水利、环保、财政等相关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各部门单位之间存在协调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同时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也缺乏监管,设施的运营维护主要由乡镇派人兼职管理,技术力量薄弱,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部分设施长时间损坏不能正常运行,未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向水体,存在环境污染隐患;出水水质监测频率低,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长年未监测,无法判断设施运行正常运行,增大不合格水排向水体的风险。

 (三)农村环保意识淡薄 我国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由于农民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对环境的危害认识不足,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更看重发展经济,忽略了环境带来的危害。因此,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和是导致农村污染的主要原因,且相关部门也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没有起到带头作用。

 二、对策及建议

 (一)合理确定规划布局 按照统筹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统筹改水改厕的原则,科学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与乡村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衔接,合理确定各乡镇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布局、规模、标准。

 (二)强化部门监管,创新运营管护模式 建议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各自分工严格履行监管职责,逐步建立起部门间信息互通机制。污水处理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对污水处理设施实行制度化约束管理,完善考核机制和惩戒措施,确保污水处理安全高效。探索市场化的专业运营模式,

 由专门从事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环保型企业充当第三方,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专业运营,以政府补贴为辅助,建立运营费用的长效保障机制。

 (三)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六五环境日、法制宣传进社区等活动,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宣传教育知识普及活动,增强全面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生态环保的良好风气。

 (四)加强再生水的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能够被重新利用的水。再生水的合理回收利用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城区基本建成了再生水的循环回收利用系统,但农村再生水的利用因资金、设施等方面的制约,虽然建设了污水处理系统,但尚未建立再生水循环回收系统,再生水的利用率较低,应加强对再生水的研究与应用。

篇六: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二届长三角法学论坛论文集海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实行分类建设试点先行情况的调研报告徐辉‘根据《海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我市于2013年11月启动试点工作,计划于今年5月底前完成第一批试点建设并投入运行。为全面、真实了解试点情况,给下一步实现“全覆盖”目标提供及时、有效的参考,3月初开始至4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徐辉主任牵头,孙浩彬、严海城、钱培伦三位副主任协助,带着课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走访座谈,到村、农户家查看施工现场,重点走访了许村永福、盐官桃园、斜桥三联、黄湾尖山等16个村,根据试点的实际共同探讨、比对技术和材料的适用性,通过镇、街道人大协助分别向镇、街道(发出11份,回收11份)和村(发出144份,回收114份)开展问卷调查,还就管理体制、生化处理技术等赴上海浦东新区祝桥镇学习考察。现就情况综合如下:一、试点的推进情况《实施意见》下发后,镇、街道立即行动,首批试点村立即组织执行和落实,主要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各镇、街道通过会议、培训等及时传达精神、统一思想,按照目标任务,针对各自辖区的实际,认真筹划,分解任务,积极组织实施。二是及时选点定址。按照“一村一点”的试点原则,在统筹考虑生态家园、村庄整治的基础上确定试点,按照雨污分离,生活污水应收尽收的要求,做好项目设计。三是积极组织施工。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各村着力把握用料质量、招标投标、施工监管等关El,重点在如何保障“前一管一池”应收尽收上边探索边实践,千方百计要把实事办实。四是获得初步经验。通过先行先试.在化粪池改造、“中一管一池”建设、生化处理技术运用等方面积累了初步经验。截至4月18日,全市126个试点村,完成定点选址126个,完成规划设计126个,完成招标87个,进入或完成工程实施61个;18个整村整治项目,完成定点选址213个,完成规划设计98个,完成招标56个。进入或完成工程实施42个。二、试点发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试点,全市上下进一步认清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了做好工作的决心信心。同时也对工作的艰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下一步如何推进工作有了更具针对性的把握。具体是:(一)管理体剞、机制需要强化细化1.管理体制不顺。根据相关文件,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农村治水办”)由政府分管副市长兼任主任,副主任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兼任,具体工作则由“市五水共治办”下设三个科室的相关工作人员承担。理论上,“市五水共治办”建立后,负责统筹协调“五·作者简介:徐辉。浙江省海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418-

 第十二届长三角法学论坛论文集水共治”工作,其中也包括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但从实际情况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面广量大,就其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来说,必须有一支稳定的、专门的队伍能够长期负责,而目前“市农村治水办”与“市五水共治办”在职能、人员方面有交叉、也有重叠,不仅主任、副主任要兼顾两头,连具体的工作人员也身兼了两个办公室的工作职责,难以达到指挥、调配和运行的有序统一(详见附件l、2)。2.人员力量不足。除兼职的相关市领导和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外,“市农村治水办”目前由环保局负责,现有专职7人,其中,环保2人负责日常办公室事务,水务集团3人负责技术,外聘2人负责监理,这些人员的配备可以基本保证对各镇、街道的技术指导、监督和日常办公室正常运行,但很难对最需要技术支撑的村、组同步进行指导、跟踪、监管,这与之前“市治水办”16名工作人员相比,人员力量明显偏弱,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所承担的工作量和工作任务不匹配。3.镇、街道和村都缺少专职队伍。镇、街道虽然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但兼职居多。问卷结果显示,11个镇、街道中,长安专职3人兼职5人,盐官专职1人兼职3人,丁桥专职2人兼职1人,斜桥专职1人兼职2人,袁花专职1人兼职8人,黄湾专职5人兼职3人,硖石专职1人兼职2人,马桥专职4人兼职1人,许村、周王庙和海昌没有专职工作人员。而问卷反馈的114个村中,没有一名专职人员。专职人员的短缺,使各镇、街道和村虽然一直在努力地贯彻执行《实施意见》,但成效有限。(二)工程技术需要抓紧调整完善1.“前一管一池”达不到应收尽收目标。一是有渗漏“收不到’:。市统一推荐砖砌和玻璃钢化粪池.经实践证明,砖砌化粪池渗漏严重(许村永福村去年底新建300个砖砌化粪池全部渗漏);而对于玻璃钢化粪池试点中也是怀疑和肯定各半。先行试点村还寻找了新的材料,盐官桃园村尝试覆土工膜,对原有老式化粪池可以再利用,目前防渗漏效果尚可,但土工膜的防腐蚀性能和使用年限还不清楚:许村永福村对之前的300个新建砖砌渗漏的化粪池再选30个尝试加覆玻璃钢膜,以减少损失,但依然渗漏。二是技术标准执行不到位。农户自建房雨污分离不彻底。将导致大量雨水混入污水管网影响“后一生态池”处理效果;对“厨房污水接人管网前应设置窨井和格栅滤网”的要求,斜桥华丰村实践证明,格栅滤网隔油效果有限,会导致冬季油污冻结、管道堵塞;对洗衣板污水的收集,由于露天设置,无法避免雨水大量混入,直接影响“后一生态池”处理。三是特殊情况缺少经验。调研发现,饮食店、小微企业和外来人口出租房三类在整体推进中情况相对复杂,治理任务也相对较重,像小微企业,不同性质、不同产业,其污水治理要求不尽相同;像外来人VI出租房,《海宁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技术方案和要求(试行)》设计的化粪池规格上限是15人,但不少农户出租房的总居住人口远超过15人。问卷结果显示,村户籍人口与外来人121比例最高为1:434。在长安红色村,该村单户总居住人口在15人以上的有450户,而全市单户总居住人口最多的一户在许村孙桥村,共83人,其中外来人口78人。其他镇、街道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类似情况存在。对于这三类特例,在试点中很少涉及,可供参考的经验有限。此外,《实施意见》明确“前一管一池”由农户自行建设或改造,使整个工程增加了质量不可控制的风险。2.“中一管一池”管道坡比隐患大。一直以来农户自建房没有水平标高限定,调研发现,同一村、组,房屋地势落差最大有5米,问卷结果显示,68.4%的试点村存在这一问题。按照3%。~5%。的坡比要求,终端至少需要深埋4米,施工难度较大。因此,施工中实际调低坡比为1.5%。,将造成管网接通后因坡度不够,导致管中污水流速减慢,沉淀淤积风险加大,甚至在雨季出现倒灌。尤其是管道过河、过道.419·

 第十二届长三角法学论坛论文集路等问题如何解决需要再作深入研究。此外,对“中一池”的选址大多数农户希望离自家房屋远一点.所以已定址的普遍离集聚中心较远,管道铺设相应加长,不仅成本提高,施工难度增加,隐患也进一步加人。3.检查并渗漏问题不可忽视。根据技术设计要求,污水公共管网在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段间隔30M一50M时应设置检查井,而试点的检查井仍为砖砌式施工,同样会带来渗漏问题。4.“后一管”靠重力自流输送较难。从“中一池”向“后一生态”的污水输送方式,目前主要设计有两种:重力自流式输送和动力提升压力输送。其中,重力自流式输送最大的缺点是受制于“中一池”末梢外排水位标高,就试点看,地势落差大的问题导致“中一池”大多已处于很低位置,仅靠重力难以实现正常输送。5.生化处理技术选择偏单一。目前,“后一生态”的生化处理技术为“厌氧微生物”处理。微生物生长与污水的浓度、温度息息相关,在“前一管一池”雨污分离不彻底的情况下,遇雨季管内雨水混入,降低污水浓度,无法满足微生物生长,直接影响处理效果,而且这一处理方式需要后期专业人员的管理,否则效果打折。以黄湾尖山村“生活污水处理站”为例,去年2月投运以来,初期出水效果较好,但后期运维未跟上,处理效果逐渐下降,现场调研看到水体混浊,且有臭味。该处理站建设方只负责一年的机械维护,建成后管理由没有技术能力的村负责,难以保证处理效果。而且,起初设计太阳能供电实际效果欠佳,大部分时间仍用电力驱动,增加能耗,运维成本上升。所以,对于生化处理技术还需要再作探索和比对。一(三)规划、工程管理争责金等配套保障需要加强1.规划、技术标准出台滞后于执行。一是《实掩意见》在“完善专项规划”中要求:“⋯⋯以镇(街道)为单位加快推进和完成镇级污水专项规划编制,确保2013年底前审批出台执行⋯⋯”。问卷结果显示,有的镇对规划编制等一系列工作有详细的进度安排,有的未提供相应信息。据了解,目前,部分镇、街道污水专项规划由市水务集团代为编制.个别镇、街道具体负责人员对本辖区规划的具体内容心中无数。各镇、街道污水规划近期还在抓紧准备出台中,先规划后执行的程序已被打乱,而实际能否按规划执行到位也不能保证,比如:城郊结合地区既怕完不成任务,又怕做了自做,因为村干部担心由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需要,村庄要拆迁而造成浪费。二是由市级单位负责的“后一管一生态”尚未开始启动相关工作,照此进度,基层普遍担心前道污水收集完成而后道来不及对接的问题。三是新的技术标准和办法出台在后,招投标工作在前,前期踏勘因缺少标准难以到位,造成施工过程中变更多,不利于项目的施工管理与整体投资控制。2.专业管理欠缺的问题突出。首先是施工方无法保证质量。本次项目由于点多面广规模小,对优秀施工单位的吸引力不大,最终的中标施工单位基本素质与能力总体偏低。部份试点项目未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大部份试点项目未实行工程监理制,既缺少必要的责任主体来实施工程的综合管理,程序上也使今后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留下瑕疵。其次是监管乏人乏力,整个工程面广、量大、质量要求高、时间要求紧,从整体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建设管理、竣工验收,都需要有同步严格、专业的监管,但“市农村治水办”有技术缺人员;镇、街道有部分技术但总体也不能保证专业、专人、专注;试点村缺技术缺人员,专业管理欠缺成为工程推进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何况,现在还是建设中,一旦建成马上带来后期运维管理问题。问卷结果显示,95%以上的试点村都认为自身难以承担后期专业的管理,要求有统一的后期运维管理队伍、管理制度和考核约束机制。再有是市统一推荐的设备、材料生产商生产能力有限。.420·

 第十二届长三角法学论坛论文集对于集中时间内的集中订货供不应求,甚至出现了质量打折、坐地起价现象,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3.资金与时间压力大。问卷结果显示。在“试点遇到困难”和“下一步全面推进预计会出现困难”两项调查中,按困难从难到易排序,列前三位的是:资金压力、工程质量难以确保、时间太紧。而且,有的试点村因时间紧,对于这笔大额资金的投入来不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得村民同意,一旦工作开展后效果不佳、运行不畅,引发村民不满,使用该笔资金的合法性必然会受到质疑和追究。问卷中.分别有5个调查项目的设计需要对本村和本镇、街道的污水治理有“一盘棋”统筹思考后才能答得上,但从结果看,一半以上的试点村实际上对本村如何推进这项工作还是心中无数,属“被推进”状态,镇、街道同样如此。据此,如果按照时间节点要完成任务不是做不到,但质量和结果显然不能保证。(四)农户主体认识需要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的变化,村民需要一个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过程,再加上,之前生态家园和村庄整治时,自家化粪池刚改造,却因为不符合现在的治理要求还要改,对重复施工农户不理解,对新的治理方式、效果有疑虑。问卷结果显示,对镇、街道和村在试点中遇到困难和预计全面推进会出现困难的调查中,担心农户不支持、不配合的排名列第四位。三、几方面工作建议(一)加强针对性宣传,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大力推进以治污水为主线的“五水共治”是得到全市上下高度统一的,工作氛围总体上是好的。问卷结果显示,除2个村未就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征求村民意见外,其他都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小组长会议、党员会议、登门走访、印发通知等形式。做到了事前公开,并得到大多数农户的理解。实际上,农户主观上也知道是好事,只是因为时间、资金,特别是建成后的实际效果等原因,产生顾虑。所以,要通过试点总结成功经验,特别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扎实的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效果消除他们的顾虑。调动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力量。调研组在对上海浦东新区的考察中了解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由新区环保局负责,具体工作由下属事业单位“新区排水管理所”和“新区水务质监站”分别承担。其中,“新区水务质监站”负责对工程相关资料进行全面审查;“新区排水管理所”负责对工程建设从申报、设计,到施工、验收进行全方位跟踪管理和行业指导。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工作巡查组”,由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主要为责任心强,懂技术和施工操作,目前退二线但未退休的)组成,专门负责到各村、各组进行现场培训、指导监督。根据我市的实际,建议由“市农村治水办”总负责,具体负责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建设规划编制的指导、技术标准的制定、分类治理类型和建设模式的确定、项目建设计划和工程平面分布图的审定,以及施工指导、监管和工程验收等,并建立一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巡查大队”(以下简称巡查大队),人员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中抽调,不少于16人,管理上归“市农村治水办”指挥(详见附件3),专职负责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推进开展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专项的全过程巡查...

篇七: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X 月至 X 月,区人大农村办公室在主管主任的带领下组织专委会委员和部分区人大代表分别到XX山区、XX山区、XX 地区等多个镇乡进行了深入调研。X 月 X 上午,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农村委员会委员对 XX 河水质提升工程、XX污水管网建设工程、XX 镇污水处理厂、XX 村污水处理站、以及 XX 水库一级圈污水泵站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区水务局关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工作情况的汇报,深入了解了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工作的现状、重点及成效,并对今后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下面结合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的工作,从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出发,结合我区实际认真制定了《XX 区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

 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XX 区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多次召集水务、环保、国资委以及乡镇政府等单位负责人会议,就有关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同时,将三年行动方案中的工作按年度进行分解,列入区政府的重点工程、折子工程,落实到具体单位,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使我区治污管网建设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村庄及河道生态环境都得到有效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四级治污网络初步形成,农村污水处理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区人民政府在不断完善城区、镇乡、重点村三级治污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民俗户、旅游餐饮点等点源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四级治污网络。以邻近河道的旅游景点、民俗餐饮点、鱼池等作为重点,根据每户规模和大小,安装了小型智能污水处理设施,使民俗户产生的污水得到了初步处理。目前,我区共完成 XX 水库上游及 XX 水库一二级圈 X 个村的 104 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改造工作。XX 不夜谷内 X家营业的餐饮企业全部自行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通过以上措施,提升了 XX 湖的水质,改善了水库上游的生态环境。全区建成村级污水处理设施 X 座,全区污水处理率达到了 X%。

 (二)运营与监测模式不断创新,有效提升了监督管理水平 一是区人民政府创新污水处理管护体制,在污水处理运营上,继续和北排集团京 XX 水务公司合作,总结经验,完善管理、监督、资金使用的细节,使城区、镇村级治污管理更加高效和专业化,形成了长效治理机制。二是为了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完善设施运营考核补偿机制,保证设施稳定运行,区人民政府为 X 个污水处理站安装远程在线实时监控系统。将各污水处理站的数据同时上传到市、区两级水务部门的监测平台,实现了“一点双发”,不出门就能对各污水处理站点水质、设备运行、实际处理量等情况的实时监测统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行业监管力度,为我区污水治理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从源头减少了污水排放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经过充分调研,区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XX 区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XX 区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办法》、《XX 区生态清洁小流域管护办法》等多项污水治理的相关管理办法,实现了“建管并重”。二是加强督查。对全区排入河道的排水口进行了全面排查。根据调查,全区排入河道的排水口共有 X 处。对于水质不达

 标的排污口建立台账,通过下发整改通知等方式督促属地政府及时整改,实现排水口排放水质达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区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难点、焦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污水处理率和覆盖率与生态涵养区发展要求和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虽然我区污水处理能力近年来不断 提升,治污网络不断完善,但是与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求相比,水污染处理、水环境治理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山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市级旅游村以及多数搬迁村没有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城中村污水还未接入市政管网,没有实现雨污分流。尤其是 XX作为生态涵养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污水治理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所以离目标实现还存在很大差距,任重道远。

 (二)建设 初期,污水处理工程所遗留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我区农村污水处理站多为 XX 年左右,利用农村五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由于当时全市的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健全,缺少运行和维护资金,致使遗留下了很多问题:一是部分村庄三格化粪池无防渗。经统计我区村庄三格化粪池覆盖率仅为 X%,已建的三格有防渗的仅占 X%,渗漏现象严重,不能有效收集污水,且有限进入管网的污水因未经滤清、存在杂物,易造成管网淤堵。还有部分村庄没有建设三格化粪池,直接接入污水管网,所谓的“三格式”实为“直排式”。二是管理粗放、维护不规范。建设初期,建设主体多、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加之镇、村没有专业性维护队伍,没有专项维护资金,没有定期清淤维护,有些村庄建成后没钱运行,造成泵站损毁、废弃,以至于污水由“明排”变为“暗排”。三是设计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当初的设计规范按人均用水定额是60L/人·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定额采用135L/人·日,基本已翻倍,原设计规模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导致污水产生量超出站点处理规模造成溢流。目前溢流站点有 X座。

 (三)百姓对于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整体认识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宣传 在百姓生活过程中受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固有的观念影响,对于生活污水原有的处理方式习以为常,大多数百姓对

 吃水关注度较高,对于污水治理工作目前还只是关注于自家居住的外部环境,至于污水从自家流出排到哪里、怎么处理就不再关注,致使一些家庭没有建设三格化粪池,污水直接接入管网,造成堵塞。更为普遍的问题是由于我区农村生活用水大部分未收取水费,村民节水意识不强,自来水“长流水”现象严重。尤其一到冬天,一些家庭为了省事、省钱,卫生间长期直流,大大增加了污水的排放量,给污水处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长远规划还有待进一步认真研究 目前,区人民政府对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开展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计划至 X 年完成。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第二个三年计划只是完成了重点河道、水源保护区、民俗旅游村的污水治理任务,山区和平原部分地区还未实现污水治理全覆盖,两个三年的行动计划还不能够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尤其是 XX 作为生态涵养区,建设美丽乡村,农村治污更要进行认真研究,做好长远规划,坚持不懈的抓下去。

 三、几点建议 (一)充分利用政策,多方筹措资金,继续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力度

 区人民政府要在治污三年行动方案的基础上,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充分结合,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与资金的支持,积极争取市级资金。同时要加大区级资金的统筹力度,确保资金到位,按时完成三年行动计划。还要深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化运营管护为基础的运行模式,加快污水治理速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二)深入调研,制定方案,尽早解决污水处理工程所遗留的问题 针对已实现治污的村庄收集管网不完善、损坏、渗漏、淤堵等现象,以及三格化粪池没有防渗等工程问题,区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下大力气在全区进行深入摸排,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尽快研究出一套解决遗留问题的方案,争取使历史遗留的问题早日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还要认真研究城中村、农村地区的雨污合流问题,拿出可行的工程措施,尽快解决雨污合流的问题。

 ( 三)加强宣传,完善措施,规范村民减少污水排放,形成良好的节水意识 一是区人民政府要充分调动相关委办局、镇乡、村干部治污工作的积极性,明确职责,完善水污染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好“河长制”的作用。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

 污水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规范村民养成节约用水意识,减少污水排放。同时要尽早启动农村用水计量收费制度,从根本上解决“长流水”现象。

 (四)科学规划,健全机制,把污水治理工作作为重点常抓不懈 农村的生活污水治理,从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到运营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区人民政府要结合目前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现状,科学制定短、中、长期的规划目标,明确各个阶段的考核指标,努力实现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环环紧扣,常抓不懈。同时区人民政府在推进第二个三年行动方案的时候要发挥监督管理职能,同步建立各级管理机构,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还要进一步挖掘政府购买服务的机制,提高污水厂站的运行技术水平,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发挥其最大的治污作用。

 XX 区“1+3”模式的发展战略已经明确,生态优先是我区的发展主题,水环境的质量是生态环境的最大标尺,是最大的民心工程。今天,常委会听取并审议区人民政府对此项议案的办理情况,充分体现了区人大代表对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关心、关注。区人民政府要引起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制定更加有效的工作措施,坚持不懈加

 大治理力度,全面提升我区水生态环境质量,使我区农村地区真正实现水清岸绿。

篇八: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县农村污水治理调研报告 —— 以前吴乡为例

  【 摘要】2013 年 5 月 6 日,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浦江在全省率先打响了“五水共治”发令枪,成为中国社科院、省委党校等专家眼里基层治理的“浦江样本”。2016 年 7月我们来到浦江县前吴乡,对前吴的污水治理模式、成效进行了调查,总结其成功经验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将这些污水治理模范村庄的污水治理工作经验分享给那些在污水治理还不完善的村镇,加快广大农村污水治理进度,并在污水治理方面不断完善,提高污水治理效果。

 【 关键词】污水治理

 农村

 五水共治

 【 引言】

 金华市浦江县是浙江省第一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试点县,在“五水共治”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近些年,前吴乡大力开展“五水共治”、“四边三化”、清三河、“两路两侧”、垃圾分类等诸多行动,以高标准打造了绿水青山的生态“水墨前吴”。

 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调研浦江县前吴乡的污水治理模式以及其成效、村民满意度,帮助政府了解污水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治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根据调研结果,有利于政府或村镇提出更合理的污水治理政策,制定并完善各层次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分类明确各区域各村的治理模式和排放标准,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落到实处,使村镇污水治理工作得到较大的改进。

 通过我们本次的调研分析,可以选取典型的村镇污水治理模范,将其较好的污水治理工作经验分享给那些在污水治理还不完善的村镇,加快各个村镇污水治理进度,完善污水治理工作,提高污水治理效果。

  一、

 调查实施情况

 金华市浦江县是浙江省第一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试点县,基层党建工作成绩显著,特别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2008 年,修建自来水,铺建水泥路,实现污水外排。2010 年起,污水治理二次改建,不断改进,着重注意垃圾分类,保护绿化。

 本次污水治理调查实施过程如下:

 (一)治水信息汇总

 治水工作开展以来,金华浦江前吴乡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矛盾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污染源头治理抓起,打响以治水为突破口的环境整治攻坚战,开展集中整治。

 消灭垃圾河,进行统一清扫;对通济湖进行清淤;拆除两岸两违建筑。进行了一系列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重拳打击河道非法采砂,加快城乡污水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水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有效减少了水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街道妇联、团委等均积极投身水环境的保护和宣传,专门成立志愿宣传队,开展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针对村级河道保洁存在工作进度不平衡的情况,街道按照属地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引入政府采购、招投标等竞争机制和企业认建认养等社会参与机制等,现招标单位已进入公示阶段。

 行政村、社区也相应成立了村级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完善了卫生保洁队伍。明确并调整了“河段长”名单,在各村公告栏张贴公布,在河岸显要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接受全社会监督,并建立了村(社区)护河队,做到每一条都有“名字”,每一个村的工作都有可追溯的责任人,形成强有力的工作保障体系。在机关干部层面,建立了联村干部周三巡查制度,要求干部们利用周三服务日的时间,走村串巷,对村里水域状况进行调查、巡视,发现问题立刻会同村干部解决处理。通过抓细节、抓点的方式来充实和完善整个面的上的治污工作。

 (二)实地调查

 1. 问卷调查 我们在问卷调查当中使用了典型抽样的方法,典型抽样即我们在抽样过程中选择了其村镇污水治理模式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村镇进行调查。我们在前吴乡 10 个村镇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在每个村镇对居民以户为单位进行了简单随机抽样。以下为调查村庄和调查对象表。共发放问卷 200 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 188 份。

 村庄名称 户数 问卷数量 调研对象 样本要求 塘岭金村 565 户 60 村庄居民 调查范围内的每地区必须要有样本,且调查样本上赵村 156 户 15 通济村 375 户 30

 罗塘村 257 户 25 尽量具有代表性 罗源村 313 户 30 民生村 110 户 10 前吴村 105 户 10 马桥村 226 户 20 郭山村 171 户 15 市目村 150 户 15 表 1

 调查村庄和调查对象表 2. 访问调查 为了得到更加确切的数据和信息,我们在各村对乡村涉及污水治理管理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村镇的村干部进行面对面访问和信息了解。

 3. 实地考察 农村生活污水一般从住户、公共设施和工厂的厨房、卫生间、浴室及洗衣房和酒楼等生活设施中排出。我们实地了解了各村镇污水的产生、排放特征、污水排放量以及村镇污水治理模式和治理工艺。对一些湖水进行实地考察,主要在通济湖,观察水质情况。

 所研究的季节和居民生活习惯是影响道路生活污水产量的主要因素,道路生活污水的排放方式则是对水环境污水的主要因素。因此从道路生活污水来源、居民生活习惯为主要因素进行研究。

  首先,根据地形条件,对位于低洼地带周围的 200 户居民,总人口为 1000 人,调查居民产生的污水通过自建下水道能否汇集到低洼处及夏季农户用水量的变化。时间为夏季 6 月 25日至 8 月 20 号。

 其次,由于夏季是用水高峰,居民的各种用水习惯在夏季均能体现出来,因此在夏季从道路生活污水来源上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得到了该居民生活污水产生的基本情况,并分析居民生活习惯对产污量的影响。

 调查统一采用调查表询问方式,调查表如表 2。

 居民类型 常住人口 住房面积 道路生活用水(L/d) 洗菜 (碗锅) 煮饭 冲厕 洗澡 饮用 浇菜、浇花 洗衣 其他

  表 2 道路生活污水现状调查表

 (三)调查内容

 1.污水处理系统模式 污水处理系统从投资建造初开始就需要有系统的规划。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建造、运作主要涉及到资金、建造、运营、监管四个环节。出资方、建造方、运营方和监管方的不同往往会对污水处理的成效造成不同的影响。我们从这四个环节的负责方及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比较。

 2.污水治理系统运行情况 污水治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包含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建造、运行、维护、监管,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我们通过访问污水处理工程的单位和有关工作人员了解了各村镇污水处理的体系和流程,采访村民在管网故障是如何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秀以及管网平时的维护状况,了解污水治理系统的运行情况。

 3.污水治理成效及村民满意度 村民的满意度是对污水治理的成效最直接的反映。小组成员走访了村民、访问了干部,通过了解前吴乡水质的各类指标和村民对水质的满意情况,观察通济湖和附近溪流、池塘的水质情况来总结得出前吴乡污水治理的成效。

 二、

 前吴乡农村污 水治理现况

 这次走访金华市浦江县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村民的反映以及咨询政府相关方面,全面了解了前吴乡污水处理方式及效果。前吴乡的这一治污模式活人考核机制为其他乡镇解决类似污水治理环节 资金 出资方 出资比例 建造 人工情况 运营 收费情况 监管 监管方 奖惩措施 图 1

 污水治理环节调查项目结构图

 问题提供了经验。

 (一)污水治理体系

 1.污水治理方式 首先据村干部介绍,前吴乡的污水处理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主要依靠政府出资,企业承包的方式。主要有金华市秋滨污水处理厂,金华市德朗污水处理厂等。前吴乡政府出用大约 297 万资金在网上公开招募包办污水管道铺设的施工公司,由施工公司负责污水管道的铺设以及后期的维修,政府方面主要负责工程的监督工作。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污水管道已经落实到各家各户,并且在管道铺设过程中还要求村民对污水进行分类排放以方便集中收集并处理。

 2.治污绩效考核 在污水处理厂的工作方面,政府对污水处理的标准一再加严并开展绩效考核。为了确保金华的污水处理最严标准落实到实处,金华引入了治污绩效考核:对外排放废水考核达到标准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奖励,反之则要进行罚款。这使得污水处理厂不再像以前一样马虎了事,在绩效考核机制下,污水处理厂之间展开竞争,各污水处理厂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技术以提高污水治理效果。根据村民反映,近两年来,村里的水质量明显提升,这大大得益于前吴乡政府的绩效考核机制的实施。

 3.村民奖罚机制 前吴乡政府根据村民意见进行评选,主要评选依据是村民是否根据政府要求进行污水排放以及村民自身的污水处理行为和节水意识。对评价较好者酌情奖励,同时对于日常生活中废水胡乱排放现象也严格进行惩罚。对于村民的行为有一个激励和警示作用。前吴乡政府主要采用政府出资,企业包办,全民共同出力的方式进行污水的处理,把污水处理上升到整个村庄出动并且和村民的切身利益相关,近两年的事实证明,这一处理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一模式致力于从政府,企业和村民三方面入手,分别从资金,硬件设施,污水源头方面解决问题。

 (二)村民接入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时实际问询情况来看,村民自来水管道中使用的还多是山中的泉水,依靠以往的“甘泉工程”生活;由于水库工程尚未修建完全,只有部分村民使用自来水;更有几户人家共同使用井水饮用生活,描述井水比自来水更清澈干净。

 经过在前吴乡的村民调查和干部会谈,我们了解到:由于前吴乡环绕在通济湖水库周围,

 且通济湖已被列为饮用水源保护区,为此,根据实际情况,乡政府提出了在塘岭金、上赵、前吴、市目、马桥、鞍山这 6 个村区建 4 个污水调节池,通过一条提升总管用提升泵将污水集中排到塘岭金村下游统一经过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的设计方案,处理后的水再经过湿地排放。这种集中收集集中护理的模式让污水尽可能地减少排放到通济湖水库,对通济湖水库水质有很大的提升。小型污水处理厂总投资 600 余万元,占地面积 4 亩,配套湿地面积 5 亩。提升总管总投资 282 余万元,管通长度 5400 余米。前吴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下,完成主管道铺设的村庄,其接户率达到了 100%。前吴村各户由乡政府组织组织,工程承包全面修建了污水处理管道,通行使用自来水。各家各户都安装了污水处理输送管道,在村内可明显看到房屋外墙装设的排水管道,尤其是特别标明的厨房污水管道,以及房屋两侧修建的排水沟渠,没有发现恶臭或者不干净的污水排放和堆积。

 (三)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情况

 1.生活污水处理 自 2015 年开始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该工程总投资 2600 余万元,铺设管道总长为 30000 余米,其中二级管道(提升总管)5400 余米,三级管道 24500 余米。二级管道终端设小型污水处理厂一座,罗源、朱桥、市目分别采用终端处理设施,该终端采用地埋式一体化(A/O)处理工艺。小型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 600 吨/天,其它终端日处理量为 50 至 100吨/天。已完成主管网铺设的村其接户率达到 100%。小型污水处理厂总投资 600 余万元,占地面积 4 亩,配套湿地面积 5 亩。提升总管总投资 282 余万元,管道长度 5400 余米。村民生活污水首先经管网收集后首先经格栅集水消除去大颗粒悬浮物以及其他杂质,然后经过前段缺氧段和后端好氧段处理,实现污水无害化,出水达标后排入附近生态。

 村民表示,平时家中自来水供应及排水情况良好,每年有专业人员定期检查维护。当自家管网故障时,向村委反应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由此看出管网系统平时的运行和维护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

 2.居民用水净化 在积极进行污水处理的同时,前吴乡政府也积极致力于村民用水问题。在生活用水方面,由于前吴乡的地形因素,污水处理装置的建设难度大大增强,仍然有居民只能使用井水解决平时的生活用水问题。前吴乡政府面对自身地理条件的限制,大力开发通济湖水库,在原先生活用水季节性差异大的基础上积极改进,为村民引进水库用水,确保村民用水的稳定性。这一举措从源头上对污水处理做出了解决方法,保证村民生活用水的同时也使得村民的生活

 用水量下降,减少了污水处理的成本;在农业灌溉方面,前吴乡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寻求解决措施。在农村污水治理方面,农业化肥污水是其中占比较大的一块。政府方面意识到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农业施肥方面减少污染。因此政府大力提倡村民使用有机化肥,既减少了水污染又减少了土壤污染。

 (四)污水治理成效

 1.预期治理目标与效果。

 前吴乡共有 7 条支流,分别是市目溪、里黄溪、寿溪、真溪、袅溪、罗源溪和大箬溪,总长度达 20 公里以上。个别支流受生活污水和养殖场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氨氮超标的现象,水质经常出现反复。当前,前吴乡已经围绕水环境开展了各项工作,引进专家队伍,高品质高水准的进行整体打造,在“两路两侧、四边三化”花漫浦江的专项行动抓手下,推进通济小镇建设、村规修编等工程,以黄皮房整治、蓝铁皮清理、美丽田园、美丽庭院、垃圾分类、青山白化整治等行动全面发力,多层面整乡推进,坚持定期进行“五水共治”,全面开展池塘、河道、排水沟、山塘、水库等水体污染排查整治,目标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力争使前吴乡的水质达标,为前吴百姓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努力打造一个全国知名、可媲美欧美小镇的特色风情小镇。

 2.污水治理具体成效 前吴乡大力推进工业和农业污染整治,先后关停了水晶企业 235 家、废塑企业 84 家、锡箔加工点 121 个、养殖场 47 家。拆除违法搭建面积达 1.1 万余平方米,其中拆除环湖违建房58 处,通济湖岛内富人豪华别墅 6 幢,清理各类建筑、河道垃圾和生活垃圾 2047 余吨,全乡各河道水质基本保持在二类标准。

 为彻底解决养殖场污染问题,前吴乡对辖区 10 家养殖场的沼液通过槽罐车进行集中清运,让沼液流入菜园变废为宝。据统计,每月的沼液运送量达到 200 余车。畜禽养殖场的关停...

推荐访问:农村污水处理调研报告 污水处理 调研报告 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