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 (范例推荐)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人力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 ,供大家参考。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组织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组织中人员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组织创造价值,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是组织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组织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即:组织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萌芽时期(--1910年)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中记录着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继1436年威尼斯兵工厂之后,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工资结构。当时,根据所从事工作的自然情况,将工资划分为计时工资率(perdiemrate)和计件工资率(perpieceworkrate).科学管理时期(1910年一1940年)

  20世纪初的1911年,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Taylor)提出了所谓的科学管理原理,并有意地把管理看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并使这门学科专业化.事实上,在此期间,“效率专家"(efficiencyexpert)这一术语出现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改进工作,并为此引入了时间一动作研究,去掉任何多余的动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1916年,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提出了过程管理方法。这种科学管理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把强调改进工人的工作绩效,转变到强调提高管理技能技巧(skills)上来.

  后来,埃尔顿·梅约(EltonMayo)于l927年进行工作研究。他以加利福尼亚州霍桑的西方电气公司为背景进行试验.这一著名的霍桑试验研究表明,由

  于员工认识到参与试验的重要性,即使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中进行工作,他们的劳动效率也不会降低。这说明激励对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时期(1940年—1960年)这一时期的主要标志也许就是西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于1954年提出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这一理论提出,员工(实际上是任何个人,包括职业性的和非职业性的)在其生活的不同阶段,可能处在不同的需要层次上.因此明智的管理者,应该了解每一位下属的需要层次,以个人需求为基础进行激励,从而达到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水平。

  1960年,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McGregor)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X理论阐述了独裁式的管理风格,而Y理论则阐述了民主式的管理风格。根据人类行为假设,不论我们是否承认,都存在着某些管理风格。独裁式的和监督式的管理风格,反映了x理论的思想;而参与式的、社团式的管理风格,则体现了Y理论的思想。

  人本心理学时期(1960年一1970年)

  在这10年期间,V。H。佛隆(V.H,Vroom)、波特(Porter)、劳勒(Lawler)和其他人撰写了大量有关“期望值”理论的文章,主张通过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管理者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此同时,劳伦斯(Lawrence)、洛奇(Lorsch)和其他人发表了大量有关“权变理论”的文章,他们指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模式”或唯一的管理方式,应当依赖于特定的环境而定.管理风格甚至于不排除所谓的“对待傻瓜蛋”的方式(KITA方式一KickInTheAss,意为:死罢,蠢驴!).赫茨伯格(Herzberg)采用了这一术语时指出,为了处理某一特殊类型的工人或工作环境,即使是对好人,有时,也不得不使用一种较为严厉的管理方式。

  我们如何测量与人的个性类型有关的管理方式或工作方式呢?在20世纪60年代初,迈尔斯(Myers)和布里格斯(Briggs)夫妇俩提出一种在人力资源领域里最常用的测试工具,即“迈尔斯-布里桔斯个性类型目录”(MBTI)。

  这种工具以卡尔·伽格(CarlJung)的“心理形象论"为基础,根据四个方面的特征,人们可对自己的个性进行自我检验),从而形成16种不同的组合,即16种可能的个性类型:(1)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外向型,与内省的内向型相对应;

  (2)概念化思考与内在真情实感相结合的直觉型,与根据外在变化环境

  而思考的感觉型相对应;

  (3)强调个人评价的感情型与客观务实的思考型相对应;

  (4)无预定目标的理解型与有目标范围做事的判断型相对应.系统管理时期(1980年-)

  系统管理时期几乎与主题为“全面质量管理”的时期相一致。“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石包括持续改进,制定长期目标,授与雇员权力,利用团队精神等方法。

  2。。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古老的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古人强调人才亦即贤能在政治统治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唐太宗、康熙等君王均提出国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明政无大小,以得人为本”等主张。

  汉朝的王符指出“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强调人员的品行和能力必须与其职位相符,否则必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有关如何用好人才.诸葛亮曾经说过:“古之善将者,养人如养己子,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伤者,泣而抚之;死者,哀而丧之;饥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礼而录之;勇者,赏而劝之.将能如此,所向必捷矣。"这些思想对于今天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都具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古人在人才的教育方面也是给予高度重视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世界上最早的、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述的“人力资本理论”。虽然相距今天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还有相当的差距,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渊源也是当之无愧的。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把教育放在战略地位”。同时党中央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途径作出科学的规定,为理论提供的更广阔的研究与发展空间.

  在我国首次使用“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是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提出的.

推荐访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 人力资源管理 综述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