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7篇

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7篇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 初二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中文系09级中文二班张 案例: 初二(3) 班是个优秀的班级,学生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7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7篇

篇一: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中文系 09 级中文二班 张

  案例:

 初二(3)

 班是个优秀的班级, 学生成绩好的同时还非常的活跃, 但是有时候会缺乏纪律性。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就非常地明显, 当然, 这个特点也给我的班主任工作水平带来了 提升的可能性。

 第一周的班会课上我要给大家强调纪律性, 要求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天上课铃响了, 同学们都进了 教室, 上了 大约五分钟的时间, 忽然外面有个学生喊:

 报告!

 我立即打开门一看, 原来是我们班的李展鹏同学, 这下我可生气了, 就严厉地批评了 他一顿:

 你干什么去了 ? 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 你还上课迟到? 还是准备考二三十分吗? 平时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 眼泪分明在眼圈里打转。

 “我不是迟到, 我是给物理老师交作业本去了 , 这才来晚的。

 ” 我的脑中“轰” 的一下, 是呀, 我和原班主任老师商量了 的, 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当物理科代表的嘛, 我知道错怪了他, 连忙给他道歉, 他却气乎乎地走了, 几天都不理我。

 分析:

 都说“眼见为实” , 可我亲眼所见, 还是错怪了学生, 这是深刻的教训, 因孩子的心是稚嫩的, 一旦你伤害了他, 就不容易愈合, 我们作为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好好想想, 事情弄明白了吗? 千万不能草率去判断、 处理。

 如果学生和你产生了对立情绪, 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更难进行了。

 1. 从学生的角度看:

 这是个顽皮的孩子, 而且他的调皮捣蛋是班级中学生和老师所公认的。

 他在这个班级体中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已经定型了——顽皮。

 因此, 一旦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 大家的目光首先会集中他身上。

 这就是由于平时学生本身的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所造成的。

 2. 从教师角度看:

 教师看待事情的时候受定势思维的影响, 在老师眼里, 顽皮的男同学迟到就是因为贪玩, 这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仿佛不需要任何根据就可以判断的。

 因此班主任在没有调查清楚事情就主观武断的下结论, 是造成了 这起本可以避免的“冤案” 的原因之二。

 3. 从批评艺术角度看:

 班主任选择在全班面前严厉地批评学生, 显然有悖于班主任的处事原则,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尊。

 因此, 学生会觉得更加委屈, 以至于班主任道歉之后他都觉得无法接受而不理班主任。

 解决方案:

 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件, 我想这样处理会更好:

 (在我已经判下“冤案” 的前提下)

 首先, 我会真诚地向男孩子道歉。

 然后可以利用晨会时间就这件事情做自我反省, 并由此推广开来, 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

 一是在没有弄明白事情发生的缘由时不要武断下结论, 以免给别人造成伤害; 二是不要总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善于向别人学习。

 其次, 如果男孩子还是不理我, 我会给他送一张精致的卡片, 写上我最真诚的祝福, 表达我的歉意, 同时还可以写上鼓励的话语, 相信此举可以感动男孩子, 也可以激励他向好的方向发展。

 结果:

 后来, 这个男孩子和我冰释前嫌, 我和他进行两人面对面的谈话, 把整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做个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他知道自己以前的形象已经给同学和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明白要想老师同学彻底改变对他的看法, 他首先应该改变自己, 我鼓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大家的认可, 一个月后, 他那些小错误已经改掉了不少, 同时我深深明白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班主任, 用关怀来教育并感染了 解学生, 使学生明白道理, 让学生感受我们的关爱, 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的道路还很长, 教育的模式也不能总是一样毫无变通, 我和我的班级会一直努力地走下去。

  (pSbE) qTcG +sVeH0t WfI1uXgK3wZiL4x#jM5y!kN7 A%mP8B&nQ9C* oRaE) qTcF-rUdG+sVeH1uXgJ 2vYhK3wZiL4y !kN6z$lO7A%mP8C*oRaD(pSb E) qTcF+sVeH0 tWfI1uXgJ2wZiL4x#jM5y!kN 6z%mP 8B&nQ9C *oRaD(qTcF-rUdG+sVeH0tXg J2vYhK 3wZiL4 x!kN6z$lO7A%mP8B&oRaD(pS bE) qTcF-rVeH 0tWfI1uXgJ2vYiL4x#jM5y!k N6z$lP 8B&nQ9 C*oRaD(pTcF-rUdG+sVeH0tW gJ2vY hK3wZiL 4x#jN6z$lO7A %mP8B&nQaD(p SbE) q TcF-rUd H0tWfI1uXgJ2vYhK4x#jM5y! kN6z$lO8B&nQ 9C*oRaD(pSbF-rUdG+sVeH0t WfI2vY hK3wZi L4x#jM5z$lO7A%mP8B&nQ9C( pSbE) q TcF-rU dG+tWfI1uXg J 2vYhK3x#jM5y !kN6z$lO7A&n Q9C*oR aD(pSbE) rUdG+sVeH 0tWfI1uYhK3w ZiL4x#jM5y!lO7A%mP8B&nQ9 C*pSbE ) qTcF- rUdG+sWfI1uXgJ2vYhK3wZjM 5y!kN6z$lO7A %mQ9C*oRaD(pSbE) qTdG+sVe H0tWfI1uXgK3 wZiL4x#jM5y!kO7A%mP8B&nQ 9C*oRbE ) qTcF -rUdG+sVeI1uXgJ2vYhK3wZi L5y!kN 6z$lO7 A%mP8C*oRaD(pSbE) qTcG+sV eH0tWf I1uXgJ 3wZiL4x#jM5y!kN6A%mP8B&n Q9C*oR aD) qTc F-rUdG+sVeH0uXgJ2vYhK3wZ oRaD(p SbE) qT cF+sVeH0tWfI1uXgJ2wZiL4x #jM5y!kN6A%m P8B&nQ9C*oRaD) qTcF-rUdG+ sVeH0u XgJ2vY hK3wZiL4x! kN6z$lO7A%mP8B &oRaD(p SbE) q TcF-rVeH0tWf I1uXgJ2vZiL4 x#jM5y!kN6z$ mP8B&nQ9C*oR a D(pTcF-rUdG +sVeH0tWgJ2vYhK3wZiL4x# jN6z$lO7A%mP 8B&nRaD (pSbE ) qTcF-rUeH0t Wf I1uXgJ2vYh L4x#jM5y ! kN6 z$lO8B&nQ9C* oRaD(pSbF-rU dG+sVeH0tWfI 2vYhK3wZiL4x #jM6z$lO7A%m P8B&nQ9D (pSb E) qTcF-rUdG0 tWfI1uXgJ2vY hK3x#jM5y! kN 6z$lO7A&nQ9C * oRaD(pSbE) r UdG+sVeH 0tWf I1vYhK3wZiL4 x #jM5y$lO7A% mP8B&nQ9C*pS bE) qTcF-rUdG + sWfI1uXgJ2v YhK3wZjM 5y! k N6z$lO7A%nQ9 C *oRaD(pSbE) qUdG+sVeH0tW fI1uXhK3wZiL 4 x#jM5y!kO7A %mP8B&nQ 9C*o RbE) qTcF-rUd G +sVeI1uXgJ2 vYhK3wZ iM5y! kN6z$lO7A%mP 9C*oRaD(pSbE ) qTcG+sVeH0t WfI1uXgJ3wZi L4x#jM5y!kN6 A%mP8B& nQ9C* oRaE) qTcF-rU d G+sVe H1uXgJ2vYhK3w ZiL4 y! kN6z$lO7A% mP 8B*oRaD(pS bE) qTcF- sVeH 0tWfI1uXgJ2v ZiL4x#jM5y!k N6z%mP8B &nQ9 C*oRaD(qTcF- rUdG+sVeH0tX gJ2vYhK3w ZiL 4x#kN6z$lO7A %m P8B&nRaD(p SbE) qTcF -rUe H0tWfI1uXgJ2 vY iL4x#jM5y! kN6z$lP8B&nV eH0tXgJ2vYhK 3w ZiL4x#kN6z $lO7A%mP 8B&n RaD(pSbE) qTc F-rUeH0tWfI1uXgJ2vY hL4x#jM5y!kN6z$lP8B&nQ9C *oRaD(pScF-r UdG+sVeH0tWf J2vYhK3wZiL4 x#jM6z$lO7A% mP8B&nQ9D(p S bE) qTcF-rUdG 0tWfI1uXgJ2v YhK4x#jM5y!kN6z$lO7B&nQ9 C*oRaD(pSbE- rUdG+sVeH0tWfI1vYhK3wZiL 4x#jM 5y$lO7A %mP8B&nQ9C*pSbE) qTcF-rUd G+tWfI1uXgJ2 vYhK3w#jM5y!kN6z$lO7A%nQ 9C*oRa D(pSbE ) qUdG+sVeH0tWfI1uXhK3wZi L4x#jM 5y!lO7 A%mP8B&nQ9C*oSbE) qTcF-rU dG+sVf I1uXgJ 2vYhK3wZiM5y!kN6z$lO7A%m P9C*oR aD(pSb E) qTcG+sVeH0tWfI1uXgK3wZ iL4x#jM5y!kN 7A%mP8B&nQ9C*oRaE) qTcF-r UdG+sVeH1uXg J2vYhK3wZiL4y!kN6z$lO7A% mP8C* oRaD(pS bE) qTc F+sVeH0tWfI1uXgJ2 wZiL4x#jM5y! kN6z%mP8B&nQ9C*oRaD(qTcF -rUdG+sVeH0t XgJ2vYhK3wZi L 4x!kN6z$lO7 A%mP8B& oRaD( pSbE) qTcF-rVeH0tWfI1uXgJ 2vYiL4 x#jM5y !kN6z$lP8B&nQ9C*oRaD(pSc F-rUdG+ sVeH0 tWgJ2vYhK3wZiL4x#jN6z$lO 7A%mP8B &nQaD (pSbE) qTcF-r U dH0tWfI1uXg J2vYhK4 x#jM5 y!kN6z$lO8B& n Q9C*oRaD(pS bF-rUd G+sVeH 0tWfI2vYhK3wZiL4x#jM5z$l O7A%mP 8B&nQ9 C(pSbE) qTcF-rUdG+tWfI1uX gJ2vYh K3x#jM 5y!kN6z$lO7A&nQ9C*oRaD(p SbE) rU dG+sVe H0tWfI1uYhK3wZiL4x#jM5y! lO7A%m P8B&nQ 9C*pSbE) qTcF-2wZiL4x#jM5 y!kN6z%mP8B& nQ9C*oRaD(qTcF-rUdG+sVeH 0uXgJ2vYhK3wZiL4x!kN6z$ lO 7A%mP8B&oR aD(pSbE)qTcF -rVeH0tWfI1u X gJ2vYiL4x#j M5y!kN6z$lP8 B&nQ9C*oRaD( p TcF-rUdG+sV eH0tWgJ2vYhK 3wZiL4x#jN6z $lO7A%mP8B&n QaD(pSbE ) qTc F-rUdH0tWfI1 u XgJ2vYhK4x# jM5y!kN 6z$lO 8B&nQ9C*oRaD ( pSbF-rUdG+s VeH0tWf I2vYh K3wZiL4x#jM5 z$lO7A%mP8B& nQ9C(pSbE) qT cF-rUdG0tWfI 1uXgJ2vYhK3x #jM5y!kN6z$l O7A&nQ9C*oRa D (pSbE) rUdG+ sVeH0tW fI1uY hK3wZiL4x#jM 5y!lO7A%mP8B &nQ9C*p SbE) q TcF-rUdG+sWf I1uXgJ2vYhK3 wZjM5y!kN6z$ lO7A%mQ9C*oR a D(pSbE) qTdG +sVeH0tWfI1u XhK3wZiL4x#j M5y!kO7A%mP8 B&nQ9C* oRbE) qTcF-rUdG+sV eI1uXg J2vYhK3wZiL5y !kN6 z$lO7A%mP8C* oR aD(pSbE) qT cG+sVeH0tWfI 1uXgJ3wZiL4x #jM5y!kN6A%m P8B&nQ9C *oRa D) qTcF-rUdG+ sVeH0uXgJ2vY hK3wZiL4y !kN 6z$lO7A%mP8B *oR aD(pSbE) q TcF-sVeH0tWf I1uXgJ2vZiL4 x# jM5y!kN6z$ mP8B&nQ9C *oR aD(pTcF-rUdG+sVeH0tXgJ2vY hK3wZiL4x#kN6z$lO7A%mP8B &nRaD( pSbE) q TcF-rUeH0tWfI1uXgJ2vYhL4 x#jM5y !kN6z$ lO8B&nQ9C*oRaD(pScF-rUdG +sVeH0tWfJ2v YhK3wZiL4x#jM6z$lO7A%mP8 B&nQ9D(pSbE) qTcF-rUdG0tWfI1uXgJ2vYhK 4x#jM5y!kN6z $lO7B&nQ9C*oRaD(pSbE-rUd G+sVeH 0tWfI1 vYhK3wZiL4x#jM5y$lO7A%mP 8B&nQ9C*pSbE ) qTcF-rUdG+tWfI1uXgJ2vYh K3w#jM5y!kN6 z$lO7A%nQ9C * oRaD(pSbE) qU dG+sV eH0tWfI 1uXhK3wZiL4 x #jM5y! lO7A%m P8B&n Q9C*oSb E) qTcF-rUdG+sVfI1uXgJ2vY hK3wZ iM5y!kN 6z$lO7A%mP9C*oRaD(pSbE) q TcG+sVeH0tWf I1uXgK3wZiL4x#jM5y! kN7A% mP8B& nQ9C*oR aE) qTc F-rUdG+sVeH1uXgJ2 vYhK3wZ iL4y! kN6z$lO7A%mP8B*oRaD(pSbE ) qTcF+sVeH0t WfI1uXgJ2wZiL4x#jM5y! kN6 z%mP8B &nQ9C* oRaD(qTcF-rUdG+sVeH0tXgJ 2vYhK3wZiL4x !kN6z$lO7A%mP8B&oRaD(pSb E) qTcF-rVeH0 tWfI1uXgJ2vY iL4x#jM5y! kN 6z$lP8B &nQ9C *oRaD(pScF-r U dG+sVeH0tWg J2vYhK3wZiL4 x#jN6z$lO7A% m P8B&nQaD(pS bE) qTcF-rUdH 0tWfI1uXgJ2vYhK4x#jM5y!k N6z$lO8B&nQ9 C*oRaD(pSbF-rUdG+sVeH0tW fI2vYh K3wZiL 4x#jM5z$lO7A%mP8B&nQ9C(p SbE) qT cF-rUd G+tWfI1uXgJ2vYhK3x#jM5y! kN6z$lO 7A&nQ 9C*oRaD(pSbE) rUdG+sVeH0t WfI1uYh K3wZi L4x#jM5y! lO7A%mP8B&nQ9C* pSbE) vYhK3w#jM5y!kN6z$l O 7A%nQ9C*oRa D(pSbE) r UdG+ sVeH0tWfI1uY hK 3wZiL4x#jM 5y!lO7A% mP8B &nQ9C*oSbE) q T cF-rUdG+sVf I1uXgJ2vYhK3 wZjM5y!kN6z$ lO 7A%mQ9C*oR aD(pSbE)qTdG +sVeH0tWfI1u Xg K3wZiL4x#j M5y!kN7A %mP8 B&nQ9C*oRaE) qT cF-rUdG+sV eI1uXgJ2vYhK 3wZiL5y!kN6z $lO7A%mP8C*o RaD(pSbE) qTc F+sVeH0tWfI1 u XgJ2wZiL4x# jM5y!kN6z%mP 8B&nQ9C*oRaD )qTcF-rUdG+s VeH0uXg J2vYh K3wZiL4x!kN6 z$lO7A%mP8B& oRaD(pSbE) qT cF-rVeH0tWfI 1uXgJ2vZiL4x #jM5y!k N6z$m P8B&nQ9C*oRa D (pTcF-rUdG+ sVeH0tW gJ2vY hK3wZiL4x#jN 6z$lO7A%mP8B &nQaD(p SbE) q TcF-rUeH0tWf I1uXgJ 2vYhL4x#jM5y!kN6z $lO8B&nQ9C*o Ra D(pSbF-rUd G+sVeH0tWfI2 vYhK3wZiL4x# jM 6z$lO7A%mP 8B&nQ9D( pSbE ) qTcF-rUdG0t WfI1uXgJ2vYh K3x#jM5y!kN6 z$lO

篇二: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

语文教师案例分析题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初中语文的一篇课文,选自《水浒传》,描写的是鲁提辖与镇关西的矛盾冲突。某老师在上这节课时,首先让孩子们观看用多媒体播放的《水浒传》片头曲,伴随着刘欢高亢嘹亮的“大河向东流……”,一百零八将粉墨登场,学生由此进入了《水浒传》的情景当中。观看完毕,老师提问,咱们哪些同学有表演才能?同学们纷纷推荐,共有 6 位同学被推选出来。老师让 6 位同学分成 3 小组,每组有两位同学组成,其中一位扮演鲁提辖,一位扮演镇关西,大家分头稍作准备。准备好了,3 个小组依次登场,演得惟妙惟肖,同学们看得兴高采烈,笑得前仰后合。表演结束,时间已过去 20 分钟。你认为案例中该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合理吗?为什么?如果由你来上这节课,你会如何导入新课。请结合教学实际及语文新课程标准来阐述? 看了本案例,我深有感触。为了追求课堂学习的生动活泼,体现其轻松愉快气氛,我们教师常常想方设法借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以达到目的。新课程也倡导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角色扮演是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深化学生对课文理解的重要手段。本案例中教师善于利用歌曲、表演这两个环节,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为以后的课文理解做了铺垫。但新课标也明确指出教学手段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教育教学内容以及知识结

 构来实施,如果教学方式离开了教学的特定目标以及教育教学的内容,那么它就只有手段的意义。本案例中教师用 20分钟到底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角色表演到底要发挥什么作用?案例中教师没有明确。没有目标,失却内容,单一的角色表演,即使能活跃课堂气氛,也失去了针对性和时效性。再者,教师在没有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就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这不显得太浮躁、太肤浅了吗? 新课标绝不是离开内容、离开知识结构、离开知识授受来谈课程的,它要求改变的是课程的承载方式以及内容的展现形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要思考并实施的是如何将新课程的要求与自己教的班级实际结合起来,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的教学实践行为,也就是要做好“结合”和“转化”这两大篇文章。从满堂灌到满堂问,从满堂问到满堂闹,是有的学校有的教师以新课程之名所呈现的课堂形态,这种就方法论方法,本末倒置的做法值得我们关注,,教师不能只顾形式而失去了内容,而要把目标、内容、方法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篇三: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

级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陈慧琴 一. 研究的背景

 (一)新教育观产生新的理念

 新世纪的中学语文教育,应是“立足现代,面向未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教育。它植根于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其主要特征是:关注人的主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人的个性、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改革的方向,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方向。课程的目标,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感知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语文课标是语文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我们抓好语文教育必须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关和学习观,要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教育教学中去,并注重新课程标准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方面对最终形成科学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应时而生。

 (二)新理念呼唤新教法

 新理念呼唤着新的教学方法。这样,语文教师就迎来了新的挑战,对习惯的挑战,对旧的教学思维的挑战。面对着新的一切,我们有点措手不及。我们已经习惯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这些模式和方式简便易行,很容易操作。这些习惯和教法的问题所在,可以用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话来形容“学生阅读的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新的课标从根本上转变了这些传统的做法,新的课标重视感性层面,重视培养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如果我们依然沿着我们习惯了的老一套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去做,那么新的教育思想,新的理念只能成为标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成了一句口号了。我们的思想就落后与时代,我们的教学方式就要被扔进垃圾筒了,我们就有面临着走下岗位的危险。我们应该给自己彻底洗脑。

 (三)面对新教材产生的困惑

 但是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我们的心情很复杂:一个方面,老师们很想通过课程改革打一场翻身仗;另一方面,面对全新的标准,全新教材,大家是一脸茫然。怎样由等待、观望、困惑逐步走向适应?而案例是解决这些困绕我们难题的一把钥匙,是扶持我们走进新教学理念的阶梯。通过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可以让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研究自己反省自己,还可以分享他人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从一个典型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老师的新教学理念,可以看出课程某些理论假设的支持或反驳的论据,可以引导教师关注热点、独立思考、提高教师业务,可以追踪教师的成长的轨迹。这样可以较好地改变教师的习惯思维,避免纯粹的从理论到理论探究的偏差。让语文老师更快地实现理念的更新和角色行为的定位,从一场痛苦的蜕变中走向新生,并在教学情境不确定性、教学对象复杂性和教学预见不可复制下,提高教师观察决断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基于这些,我们进行了本课题的研究。期盼着本课题研究能确实解决现实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二. 理论基础

 1. 概念界定

 本课题研究的是教师在使用七年级语文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中形成的教学案例。什么是案例?陈钟梁老师说:“案例就是对实际情境的叙述。”一般来说,案例是指对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件的真实记录和客观的叙述。教师教育使用的案例,我们取理查特(Ricahert,A.E.,1991)的定义:“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本课题说的理念是指新课程标准中所阐述的有关理念。这些理念通过教师案例得以呈现。从理念内化方式上看实现教师理念的更新和角色的定位,看教学方式和模式的变革。从而赋予课堂教学新的生命与活力,增进教育工作新的内涵。

 2.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据《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的概括,要学会发展,必须做到“四个学会”:第一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掌握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方法与技能。第二学会做事。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独立地处理问题,完成任务。第三学会生活。即学会与他人交往,一道合作共事。第四学会生存。即学会充分发展自己的品格和自主性,提高适应能力。贯穿这一理念的中学语文教育观,其较核心的要素是“四个着眼点”:

 一着眼点在语文的普及教育和学生的终身发展。二着眼点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三着眼点在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局面。四着眼点在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所著的《教育论》认为:“良好的学习应当是一种发展人格的学习。这种学习是发展式的学习。”

  (2)解读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2001 年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不少新理念,这些课程理念,充满着前瞻性。

 首先新课标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这点看出语文的教学由重语文知识转向重语文能力,由重语文成绩转向重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由重语文本身转向重情感态度的变化。其次它提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强调工具性,突出人文性。这一课程理念的提出,强调了语文的实践性,说明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关系,说明了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整体感悟的有机结合。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以往的观念不同的是,它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第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变封闭为开放。变凝固、僵化为充满生机。开放的语文课程是以学生的语文经验和成长需要作为依归,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师生对课程的构建。

  (3)心理内化相关的说法。自 80 年代以来,心理内化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界形成的共识是,狠抓心理内化,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与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凡是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支体的东西,称之为内化。有内化必有外化,后者反前者之道而行之,“即凡内部的主体的东西转化为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就称这为外化。我们过去常讲的物质变精神,我国清初回族学者刘智所说的“纳有形于无形”,就是内化;反之,精神变物质,“通无形于有形”,则是外化。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的过程,就是内化与外化彼此结合。相互推进的过程。

 新时期的教学新任务是关注在教学情境中的“对话”、“案例”等方法,使默会

 知识得以外显,然后,加以分析、检讨、应用和反思,进而改进策略与行为,增进理解力和领悟。教师理念的内化是教师在学习新理念之后,在运用新课程教材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它是教师对新的教学浪潮中对教育的理念的理解,也是自身对新教育理念的潜移默化形成的消化结果。是发掘个人的潜在能力,以各种适宜的教育形式、内容进行认智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教育理念向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化,达成素质的内生性,从而为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活动。使教师能敏锐地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运用掌握的适当技能,灵活切实地解决面临的复杂问题,在实践中反思、融会贯通,以至达到最佳的教学期待。

 三.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研究内容:以七年级语文实验教材(人教版)和七年级案例分析为载体,探索新课标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与执行,研究教师行为中的教育理念内化的方式。

 研究的目标:通过案例分析与研究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转化。传递教师实践的智慧,分享交流同伴的经验,构成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新元素,提供典型情境中应对策略与启示,发展教师自我反思能力,从中感悟理念学会方法,多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四.研究的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课题研究原则和方法:运用调查法,实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经验总结研究法,实现整体和特殊相结合的原则。运用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讨论教材 学习新课标理念

 首先有目的的定出研究计划。(附件 1 课题计划)“有预则立”,对这次课题研究,我们先找到一个立足点,确定一个明确的研究目标,这样才能有始有终、有条不紊地确保研究进行到底,把握研究方向。计划关注个人的教学行为,关注新概念的落实,关注教师的观念的更新,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调,关注体现教师的行为变化,在整个课题研究阶段,课题组成员通过听课、讨论、请教、访谈、座谈、调查、查寻、总结等多种形式完成课题实际操作。

 1、 确定课题研究任务

 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确定课题的研究承担者,将课题研究任务分解,落实到成员。

 2、 学习前沿的课题研究文献

 根据手头资料情况,搜集前沿的相关研究理论。强化对文献的学习,提升研究的理论水平。

 3、 收集撰写大量的教学案例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案例的写作是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否则研究将成为无米之炊。根据研究计划,我们将组织撰写相关的 20 个案例,搜集 20 个案例。

 4、 组织案例研讨活动

 对案例中纷繁芜杂的现象作抽象的分析,课题组在占有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调研与实证的工作,撰写相关的研究文章。

 5、 展开调查与总结的研究

 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题组将组织调查访谈,对实际进行量和质的总结,思考研究的成败得失。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阶段成果,深化提升课题的价值。

 其次深入研究教科书的特点。人教板教科书的基本特点:

 一种体系:按照综合实践活动编排课程体系。

 二条线索:以语文与生活联系为外线,以培养语文阅读能力为内线。

 三大板块: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四项理念:提高语文素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语文实践活动,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

 五个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意,培养扎实的基本功与开发潜在能力、创新能力的统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化的统一,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进步文化的统一,使用性内容与文学性内认识七年级教科书的指导思想,走进新教材,是本课题研究的前提条件。在使用策略上则强调处理好教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其中“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中还有一个富有试点特色的新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教材中尽一切可能给学生合作学习创造条件。不仅是学生通过群体性的探究可以互帮互学、体验知识与能力的获取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且学生得以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尊重他人的作风和习性,达成三个纬度的综合目标,并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明白了教材的特点,把握了教材使用的策略,这是对正确分析评价案例的先决条件。

 第三深刻领会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与现实的语文课程和教学相对照,无论从宗旨、目标、内容、要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还是从结构、体例上,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新理念主要体现在它的整合性、统一说、素养论、实践观、对话式、多元化和资源意识等方面。首先,新课标较好地体现了“整合性”。它既是课程与教学的整合,又是理念与操作的整合;既是历史经验与显示基础的整合,又是国际事业与本土背景的整合。新课标的新理念更体现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说”。它们都是人的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的新理念还在于它第一次以法定的形式强调了“素养论”。作为语文课程的个性,它必须以“语文素养”为核心。“对话式”也是新课标在理念上的一个创新与突破。平等是态度,对话是途径。课程教学不再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平台。新课标的新理念还在于他承认并提倡“多元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映是多元的,学生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是多元的。另外,“资源意识”也是新课标在理念上的又一创新和突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割裂的状况,打开视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扩大语文课程的内涵,进一步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社会化。特别是写作方面的生活化,更是引人注目。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 课堂观察 收集整理案例

  第一、从听好课入手,记好听课时的第一手材料。通常我们听课做记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实录型,这种形式如同录音机一样,如实的记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整体把握课堂教学的思路。另一种是选择型,选择某一侧面或某些问题,或者是课堂中的闪亮之处,或者是教学中的优势所在,也可以是存在的问题等。听课中要学会察言观色,既听老师的教也听学生的学。第二、从记录的材料中,思考评价课堂教学。任何一堂课,听课者都应从教的角度去看待教者的理念、需改进的地方、需商讨的问题。更应从学的角度去看待主体发挥程

 度、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情况、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学生活动的创造性等。第三、按照新课程理念加以评价。可以说说优点或是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提出研讨的问题。也可以谈需研讨商榷的问题,再把优点加以点评。也可以在每一条“优点”中,再重新加以设计,争取更好。

 以学生的感悟为本

 尝试与歌曲共鸣 让课堂焕发美...

篇四: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

文教学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一):

 创课堂之精彩,扬生活之风帆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发现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联系实际,贴近于生活,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

 二、案例描述

 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就应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坐井观天》是一篇十分搞笑的寓言。文章透过生动搞笑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样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秀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生:它看到有人超多砍伐树木,鸟儿没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超多捕捉它的同伴,残忍将它的同胞卖给酒店酒楼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车在路上疯狂地飞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车排出的污气让它窒息。

 生: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师灵机一动)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齐。

 (学生思考片刻,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生: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来告诉人们就应与动物成为好朋友。

 生:发现那些乱砍树,捕杀动物的人要报警,让警察来抓这些坏人。

 生:我们要保护好环境,不能把动物的家弄脏。

 生:我们不仅仅仅自己要明白环保知识,还要向同学、家人、朋友宣传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知识。

 师: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被我们挽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奋!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秀丽的风景线。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我肯定了学生的见解,珍视学生的发现,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简单的氛围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一)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本案例中,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秀丽的景色,让青蛙明白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进行思维的拓展。但一位学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秀丽的景色。我让他说出了原因环境被污染。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的关注。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此刻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状况。这便是生活给予学生的。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秀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务必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活力的过程。案例中,我应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的结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秀丽。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的灵感。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帮忙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三)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机,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齐。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类正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如果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而最终毁灭了自己。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用心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而精彩,也充分突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二):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

 背景

 中年级的片断训练,既是低年级字、词、句训练的归结,又是高年级篇章训练的基础。片断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潜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围绕题眼秀丽、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外,还是学生学习片段训练的典范。针对我班学生作文不具体、事情叙述不清楚等状况,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重视语言的积累,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积累语段和仿课文写片段,目的是透过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主动记忆,摘抄美词佳句,真正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自觉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另外是透过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迁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动中进行重组,引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资料说清楚、说具体。

 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让学生学习仿课文写片段(重点是围绕一句话把资料说清楚、说具体)。

 案例

 教学片断:三年级语文上册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复习。

 1.听写练习

 深蓝威武形状肥料懒洋洋成群结队

 2.齐读课文

 二、新授课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那几个方面的资料。

 学生:海水、海底、鱼、海滩、海岛

 2.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把它背下来。

 3.学生说出喜欢的那个自然段把它背诵下来。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学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老师:作者围绕这句话来写来具体写了海水的色彩多而且很美,这句话就叫做中心句。

 2.出示第六自然段,生读,找出中心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3.老师示范:

 根据中心句来写一段话,师出示:

 西沙群岛的海底物产真丰富阿!岩石上长着

 4.出示句子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

 春天真美呀!

 老师:能够从哪些方面来说?

 学生:小花、小草、小树、小鸟、风姑娘

 老师:把你刚才说的围绕着春天真美呀!写下来,把段写具体,写流利。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自己读写出的片段,老师来评价。

 结果

 我们的读写结合主张读为基础,从读学写,写中促读,突出重点,多读多写,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读写潜力。我们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实质上是在更大范围、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学生进行写作知识和方法的渗透,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写作潜力。针对三年级学生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我在设计每一节的阅读教学课时,都充分思考教材特点,找准本课的训练点,让读写结合,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有时模仿课文中的某种句式,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练习;有时让学生用肖像描述、语言描述、动作描述、心理活动的描述刻画大家熟悉的人物;有时根据所学课文资料,让学生大胆展开想象来写想象作文。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作文不具体、作文无话可说的现象越来越少,部分学生仿写潜力越来越强。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课文阅读与讲解和写作训练分离。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过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无话可说。因此,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已势在必行。正因为这样,教师需找准激趣点,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透过仿写、改写、续写、补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把课文请到我们的作文课上,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三年级是学生学写作文的起始阶段,如果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制定科学高效的训练方法,能够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快速提高学生写作潜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和习作练习的指导。

 1.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

 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因此,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课标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而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我们就应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指导摘录好词佳句,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摘录本,指导学生把读过的好词佳句摘录到本子里,并进行仿句练习,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练习的指导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写作技巧。因此,在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作文练习指导。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取读写结合点,给学生带给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效果才会显著。在指导过程中,能够从以下方面着手:a.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模仿说写,也可创造性说写。B.指导模仿学到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练习说、

 写新的资料。三年级的作文训练是以写片段为重点,要做到怎样说怎样写,能把片段写具体、写清楚。在语文教学中就应突出段的训练这一重点,扎扎实实进行片段训练,真正做到读写结合。三年级学生应侧重练好连续、并列、总分和概括与具体四种结构段。《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既有总分结构又有并列结构,所以是学生模仿练习写作的最佳范例。以上教学片断中,我主要是让学生进行了总分结构段的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以课文为范例,从阅读中学写作,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潜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条捷径。这需要老师们练就一双慧眼,认真钻研教材,并创造性的整合教材资料,使之为我所用,发挥无限价值。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三):

 一、案例

 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画面导入后。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能够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资料。

 学生边朗读边思考。

 学生 1:老师,我找到两个豪放的安塞腰鼓、壮阔的安塞腰鼓。

 学生 2:我也找到了有力的安塞腰鼓。

 学生 3: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

 教师趁机鼓励学生:我想同学们务必还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词、句子来修饰、评价安塞腰鼓。

 在老师期盼的目光中,学生们表现得更为用心,纷纷动笔尝试着、思考着

 2 分钟后,80%的学生脸上写着胜利者的得意与自信,而其他同学有的还在凝神思考,有的写了划,划了写,还有两名同学坐不住了,悄悄偷窥邻座的本子

 教师趁机插话:有困难的同学能够向周围的同学请教。

 教室里顿时失去了已有的平静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答案写到黑板上?

 全体同学要求强烈,无奈,教师只好请先举手的两名同学上台。结果如下:

 元气淋漓的...

篇五: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

语文教育案例分析范文

 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描述的是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场景,表达了教师对教育学的体验和感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教育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教育案例分析范文一

 一、基本情况

 阿坤,活泼好动,对待同学、老师没礼,无心向学,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经常与同学讲话;课下作业拖沓,不及时完成作业的现象严重。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平时管不住自己的手脚,言行举止不分时间、场合,爱惹是生非,常因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导致出现攻击性行为。经常违纪,还时常欺负小同学。

 二、家庭情况

 母亲早丧父亲另娶,父亲很少在家,继母照顾孩子,父亲脾气暴躁,看到孩子不听话、学习不理想,便经常发火,大声训斥,常打孩子,家长与之交流沟通的更是少之又少。父母对其学习和生活督促不到位。

 三、教育措施

 1.给予更多的关爱。

 作为班主任,不能讨厌、歧视这个学生,对问题学生更要多关心,多理解,使其感到温暖而有触动,有悔意,为

 教育引导打下基础。平时常跟他聊天,跟他做朋友,遇上问题时多点耐心,采取多种渠道跟他沟通,尽量采取鼓励表扬为主的教育方式。

 2、找到闪光点,充分发扬他的优点。

 由于他精力充沛,我让他当劳动委员,要求他在自己做好的同时带领其他同学做好卫生工作,由以此为契机,一边做他的工作的同时,

 与家长取得联系,叫家长就此件事情配合教育,大肆的鼓励表扬他一番,给他尝点甜头,以便更好的开展下一步的教育工作。

 3.利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爱惹是生非,常因自控力差而与同学发生摩擦,导致出现攻击性行为。经常违纪,还时常欺负小同学等等……比如说他打人了,被扣分了,我告诉他,他的行为影响了全班的荣誉,也让他明白,不要打骂,与同学团结友好的相处,同时我也让全班同学都关心他,安排最好的学生与他同坐,一有进步就表扬,使他对自己有自信心,使他在大家的善意帮助下,在众多的榜样示范下,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

 4、针对他的情况,我实施了一些干预措施。

 定期与父母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及时反馈孩子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

 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

 5、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始终都是阿坤最让人头痛的问题。他经常不交作业,为此我跟他做过很多思想工作,比如说要他认真上课呀,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者老师呀之类的,可是都不凑效。有一次,任课教师反映阿坤又没有交作业,我找他谈,这次,我可不想再说教了,我跟他说:老师想帮助你,希望你不要拒绝这种帮助。如果你在学习上有困难就讲出来,老师一定会帮你解决的。”他看着我,沉默了许久,性格倔强

 的他始终没有开口说一句话。既然他不愿意主动,那我一定要主动出击。为了让他能够上课时专心听老师讲课,我把他的座位从最后调到了最前面,目的就是帮助他提高听课效率。我找到班级里几位成绩较好的班干部,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帮助阿坤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问题。

 四、教育效果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阿坤果然变了,他自我约束能力增强了,不再是那个常违纪,常与同学闹矛盾的阿坤了,他上课变得能够认真听讲,变得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成绩有了很明显的进步,作为劳动委员基本能做好本职工作;两年时间过去了,他从一个差生转变成一个同学喜欢,成绩可观,不

 再任性不再违纪的好学生了。

 五、教育启示

 这个案例,使我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对问题学生有更多的关爱、呵护,不能训斥、指责,一棒子打死;表扬、鼓励是使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法宝,我们在表扬、鼓励学生方面决不能吝啬;学生在初中阶段,培养他们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初中语文教育案例分析范文二

 我经常读到某些报刊杂志有这样的报道:“教师因使用语言和批评方法不恰当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教师大动肝火,学生‘宁死不屈’”。最后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我们许多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总是抱着这样一个观念: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殊不知,良药若是苦得难以入口,功效从何而来?忠言若是逆得进不了耳朵,说来何用?

 我这学期刚教到一个叫小明的同学(因考虑同学原因,暂时用小明代替),他有些学习习惯差,多次“训”了也无济于事。有一天,社会课代表在课后把作业本交到了办公室,只见作业本封面上写着:星期六、天的作业,语文《同步练习》两页,5、10 课文言文背诵,数学是 P25 页第 2 题、第 3 题、第 4 题„„又是小明,他已经不是“初犯”了,家庭作业乱记的

 毛病总改不了。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决定在苦口婆心说一回。可是望着站在面前个子小小的小明,我忽然舍不得严厉斥责,尽量平心静气地说:“知道我找你什么事情吗?”

 “不知道”他怯生生地说

 “你看看这本子。”说着,我把作业本递给他。

 小明的脸一下子红了,低下了头。他显然知道自己错了,准备迎接老师一场“狂风暴雨”。

 “这个作业本是干什么用的呢?”我的语气再柔和了一些。

 “做作业的”声音很小。我摸了摸他的头,然后拿出一个新本子,笑了笑说:“老师知道你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为了不忘记家庭作业,才把它记下来的,是吗?”小明点了点头。

 “老师送你一个记作业本的本子,希望你能把它用起来。”

 “老师,谢谢你,我以后不会在把作业乱记了。”他信誓旦旦向我保证。

 “老师相信你!”

 离开的时候小明是高兴的。到如今为止,小明的这个坏习惯再也没出现过。

 无数实例说明:为人师必须学习宽容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对他们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给他们一个自我纠错的机会。粗鲁、草率的批评会毁掉一个人的自信心。相反,真诚的、

 善意的、充满爱意的、欣赏的语言,虽然这含有批评的成分,却能让学生感到支持、信任、满足和欣赏。在教师的宽容中他们会产生自责感,最后下定决心纠正错误。

 初中语文教育案例分析范文三

 “我没有把整本试卷撕了,我只撕了一页。”陈晓雯在办公室里咆哮着。“老师要求你把撕了的试卷复印好,完成函数这一页。你撕试卷的行为真令老师失望,你先出去吧。”我寒着脸说。陈晓雯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扭头走出了办公室。

 一节课下,八(3)班的田方雨同学冲进了我的办公室。“老师,不好了,陈晓雯把所有的有关数学的材料都扔到楼下去了,说再也不学数学了。”我听了,非常震惊,不由地陷入了某种沉思------

 晓雯同学是八(3)班的一名特殊女孩。小时候的轻度小儿麻痹,导致她走路有点跛,平时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心理较为脆弱。一度我期待她身残志坚,平时与她交流多以鼓励为主,但对待她的学习与其他同学要求是一致的。英语老师程老师对待她的英语学习也是严格要求。在一次英语课上,晓雯同程老师起了较大的冲突,她不管不顾地把所有的英语材料全部撕毁。从此,再也不学英语,英语课上就发发呆、抄抄东西。自此,很多科任老师与她相处时,都谨小慎微的。我自信地呵护她的自尊心,我们一直都相安无事。

 近阶段,八年级所学的一次函数知识难了点,我了解到晓雯的数学学习碰到了困难。平时上课也较关注她。同时,

 在班级里也找了田方雨同学协助她。

 这次我与晓雯同学的矛盾激化源自于当天的中午作业。田方雨同学告诉我,晓雯当天的中午作业一个字都没写。当时,我急着去集体备课,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仅仅是让其他同学提醒她在晚上放学前必须把作业写好交给我。但小姑娘却把当天的数学作业给撕了。

 现在的我,感觉很委屈。自认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关爱学生的心灵成长,同时认真负责于他们的数学学习。出现这样的状况,让我充满着无力感。我看着一直站立在身侧的田方雨说:“你帮陈晓雯把书捡起来吧。”

 在下面的一周时间里,我一直同陈晓雯处于冷战状态。她作业不交、上课不听,我亦置若罔闻。她一直用一种仇视的眼光看着我。我们的关系降至冰点。如何改善我和她之间的关系,我多少有点力不从心。

 一天下午,我在八(3)班上一堂数学练习课。我观察到陈晓雯一直低着头,于是我慢慢地走到她附近,发现她正在不管不顾地做着语文抄写练习。我随之提高了讲课的音量,她抬起了头,伴之以挑衅的眼光看着我。我忍住心中的怒气,把语文的相关练习没收,放置于讲台上。我继续下面的授课内容。晓雯无所事事地低着头。我庆幸她没有再次地发作。下课铃响后,我捧着她的语文作业,郑重其事地送到她面前,轻轻地触摸了一下她的头说:“现在可以抄写了。老师也需要

 尊重啊!”她轻轻地抬起了头,我分明看到她眼里有丝丝的泪意。

 第二天的早上,我居然意外地收到了陈晓雯的数学家庭作业。虽然,那天她在数学课上依然低着头,但我的心里还是住进了阳光。当天晚上,我辗转反侧。女孩的泪眼、女孩的作业,让我看到了改善我们彼此之间关系的一线曙光。思考良久,我决定在次日的数学课上实施我的转变计划。

 次日的数学课刚开始时,我面色凝重地说起了我同陈晓雯近段时间的种种。特别强调,晓雯仅仅撕了函数这一页,我却命令她把十几页的复习资料都给复印好。我自我批评,不了解事实情况,就作出了武断的判定。所以,当着所有的同学面,我郑重地向晓雯道歉,同时送上我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礼品。说:“陈晓雯,若接受老师的道歉,就把礼品取走,好吗?”空气似乎停止了流动,所有人都在

 等待着。我突然意识到晓雯是有点跛的,她不好意思公开地在所有同学面前行走。我捧着学习用品轻轻地走到她面前“不要拒绝老师哦!”我真诚地对她说。

 接下来的课,我专注于授课内容,这天的课学生们似乎听的尤其的专注。我心中扫除了阴霾,快乐的情绪左右着我,我似乎感觉到了晓雯也不时地抬头看向我。

 第一节课与第二节课的间隙,周雪端着一盘雪松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老师,这是陈晓雯送给你的。”说完她就走

 出了办公室。我不在细究如此短的时间,晓雯是如何弄出一盘雪松的。我的心中充满的是喜悦。

 在接下来的数学课上,很少板书具体书写过程的我,常常认真地板书一两道题目的过程。因为我同晓雯聊天的时候发现,她对书写具体的解题过程不自信。在我课后的个别指导下,她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有了信心。数学课上,她不在低着头。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存在于情感教育情境下的师生情感交融气氛的创设中,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爱的表达和传递中。克鲁普斯卡娅在谈到教师怎样热爱学生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教师应该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将爱浸入到学生的心田,触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反应,以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很多的教育书籍都提醒老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但当我们碰到脆弱、极端的学生时,我们又常常选择放弃。自认为自己已经尽责,是孩子们本身不争气。殊不知,有时候只需要我们再坚持一会儿,我们同样亦能叩开一扇冰封的心扉,开启一段美好的教育旅程。

篇六: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

语文说明文教学案例分析———浅谈说明文教学内容的选定主讲:

 李崇祥

 问题的提出 说明文的知识性、 科学性、 客观性、 实用性决定了 其教学内容选择的困惑和艰难, 这对教师的文化科学素养学科教学知识提出了 挑战的文化科学素养、 学科教学知识提出了 挑战。说明文“教什么” 更符合它的“文本性” ?“教什么” 才适合学生的需求?特选定此专题, 对说明文教学内容选择等问题进行研讨,希望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与思考。

 文体概说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本质, 一般按照空间、 时间、 事理顺序排列语句。

 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 构造、 类别、 关系、 功能, 解释事物的原理、 含义、 特点、演变等。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 它包括广告、 个人简历、 影视剧情介绍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介绍、 说明书、 提要、 提示、 规则、 章程、 解说词、 教科书、 科学小品等。说明文分为不同的类别:

 依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 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根据说明语言与表达方式, 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说明文的特点就是“说明白” (叶圣陶先生语), 要忠实于事实的客观性和知识的准确性。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

 说明文有合理的顺序, 才能有条理, 让人看明白。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 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下定义、 分类别、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打比方、 作诠释、 摹状貌、 配图表等。章程解说词教科书科

 文体意义 说明文是一种实用性文体, 其教学具有应用性、 前沿性, 甚至前瞻性, 对于学生的学习、 工作和生活具有深远意义。

 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以及获深远意义。

 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科技说明文大量涌现, 而且它是每年高考考查内容, 中考也经常考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对此有明确要求:

 “阅读科技作品, 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 所以, 说明文教学中要重视文本的知识性、 实用性、 思想性和可读性。

 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学生厌学说明文, 教师厌教说明文, 教学园地荒芜杂生

 原因分析 一是文本内容大多艰涩难懂, 尤其有些科技说明文离师生认知水平和生活远, 科学术语多,理解起来难; 写法上单一少变, 或过于浅显,理解起来难; 写法上单一读见底; 语言上也多枯燥乏味。少变, 或过于浅显, 二是教材的滞后、 陈旧, 不能及时将时代感强的新鲜的事物选人教材, 如《人类为何频“敲”月球门》 《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 《把玉米“穿” 在身上》 《教室里的奇妙科学》 等,均徘徊在教学门外。

 原因分析 三是教师受传统儒学影响, 缺乏对科技方面的兴趣, 科技说明知识储备不足而又缺少再学习,造成心理上的漠视憷头造成心理上的漠视, 憷头、 力不从心; 还有的教师缺乏认识, 觉得简单没什么可教。力不从心还有的 四是教学目标、 内容及方法存有偏颇, 没有扣体, 更没有人体。

 如对说明文习惯从文学角度进行教学, 却不习惯进行理性的解读, 把说明文上成不伦不类的文学课或常识课。

 基本内容取向 让学生读得明白、 读得有趣、 读得有效 。 叶圣陶先生早在30年代就明确指出:

 “说明文说白为功以‘说明白了’ 为成功, 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 为成功。

 ”论文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在阅读评价中明确指出“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 “阅读科技作品, 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

 课文示例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WWW.PEP.COM.CN)《 奇妙的克隆 》《 奇妙的克隆 》

 单元分析 《奇妙的克隆》 是生物学家谈家桢写的一篇文章。

 学习这篇课文, 既要了 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 更要从中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 不断攀登的精神, 还要在此基础上, 对科学这把“双刃剑” 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说什克隆作精 为了 说明什么是“克隆” , 作者精心组织材料, 分设四个小标题, 把“克隆是什么” “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 “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 介绍得清清楚楚。

 但是作者又不限于一般性的知识介绍, 而是融人自己的赞赏之情和严肃思考。

 具体地说, 本文既向我们介绍了 克隆科学知识, 又展现了 包括我国科学家在内的“科学精神” , 同时又引领读者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课后设置三道习题。

 第一题着眼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整体理解的能力, 完成了 第一题的4个小问题, 也就相应地掌握了课文四小节的主要内容。

 设置第二题是希望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 能够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 求实、 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

 第三题既联系课文, 又向外拓展把科学的发展与相关的伦理、 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联系起来考察,从而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

 完成这道题旨在让学生努力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统一。组织材料分个小标题把

 教学中应注意问题 1. 本单元以“科学” 为主题, 所以, 教学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 即不失时机地加强科学精神、 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本单所选文与代科技 2. 本单元所选课文与现代科技和现代生活关系密切,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 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留意观察身边生活, 养成科学观察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与习惯。 3. 本单元基本上是说明文, 因此在教学中要学习说明文的基本写法和说明的常用技巧, 如释义、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等。 4. 关于本单元的阅读指导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 二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的积累, 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说明语言的表达方式与语体特点。 5. 教学中, 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来达成。

 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搞架空分析, 或脱离语文学习搞“科学教育” 。代生关系密教学中

 案例展示 案例一 学员讨论 学员讨论 专家点评 选取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全面性和最优化

 案例展示 案例二学员讨 学员讨论 专家点评 选取教学内容要考虑到兼顾人文性和探究性。

 案例展示 案例三 学员讨论 专家点评 选取教学内容要考虑到趣味性和相关教学资源的利用。

 规避的误区 其一, 以积累科学知识为目标, 过多地倚重内容, 纠缠术语。其面地注重文体知识的共性, 却忽视了 “这一篇”文体知识的个性。学说文文体为唯标片 其二, 以学习说明文文体知识为唯一目标, 片 由此可见, 说明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还要避免以上两种极端, 注意纠偏, 要尊重学科的“本体性” 。

 总结 1 、 总体上依据“课标” 2、 紧紧依“体” 扣“本” 3、 寻求“兴趣点” 4、 培养“科学意识” 和领悟人文性 5、 补充一些相关资料、 图片 6、 领会“文化性”

 结束语 需要以教师解读“明白” 文本为前提, 需要教师以了解学生、 具有不断更新的说明文学科知识和不断锤炼的说明文学科教学知识(素养)为识和不断锤炼的说明文学科教学知识(素养)为保障, 这需要教师转变对说明文的偏见, 关注科学, 善于学习, 不断丰富知识, 认真研究学生和教材, 潜心教学 。

 谢谢

篇七: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

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关注每一位学生 教师张洪海 背景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 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作学科体系的传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

 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 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而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心声》就是一篇充分体现上述新课程新理念的文章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李京京的男生因为有着和课文《凡卡》中的主人公相似的情感 他特别想在程老师的公开课上朗读一段课文 并在课前主动向程老师提出。

 但因他嗓子沙哑 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 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

 李京京没有放弃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的机会 他情真意切的朗读 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基于此文章的主题可以概括为通过写李京京渴望朗读课文、倾诉思念之情却遭拒绝最后勇于争取、表达心声的故事告诉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美好的愿望遭到他人拒绝或嘲讽时不要灰心沮丧更不要轻言放弃而是要执著追求用努力为自己争取成功的机会。

 《心声》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实话实说。在你的人生历程中肯定有一些事曾触动过你的心弦。今天老师就为同学们提供一次一吐为快的机会。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生 1我觉得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热爱自己的父母。小时候父母对我是精心呵护给我做好吃的记得那一次我生病了父母一夜未眠第二天又陪我去医院直到我的病好了他们才放心。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什么是感恩。

 生 2现在我觉得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和谐有许多同学比较自私不愿帮助别人老是想着自己记得有一次有一道题我不会做我问过很多同学他们中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差的但没有一个人告诉我如何去做。

 生 3自从上学以来我觉得家长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他们不理解我们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为我们安排一切。

 生 4个别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提问但是他们提问的对象却是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 而那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却经常成为老师遗忘的角落。

 我认为老师的这种做法有些不妥。老师应该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师 刚才我们有四位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板书课题 。

 我想告诉第一位同学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趁我们年轻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在请善待我们的父母。我想告诉第二位同学把同学当朋友多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或许情况就会得到改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我也希望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团结记住 “给别人一缕阳光自己就可能得到一轮太阳。

 ” 我想告诉第三位同学 “可怜天下父母心” 多做换位思考你就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我想告诉第四位同学你很有爱心乐于助人。大胆的说出来或者给这位老师写封信这位老师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毕竟教学相长。

 师同学们其实当我们遭遇不平时我们不应怨天尤人。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今天这堂课我真心希望我能做同学们的朋友我更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毛遂自荐积极发言

 二、 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心声》一课。读中注意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生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师阅读结束了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在心中油然而生 生 1我特别同情李京京同学的生活处境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生 2我特别敬佩李京京同学。我觉得他很有自信。尤其当自己的愿望遭到别人拒绝的时候他总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最后他成功了。

 生 3我觉得文中程老师的做法不对。他不应该有偏见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优秀的。

 生 4老师 “心声” 这个题目是不是一语双关啊我觉的这不仅仅是李京京的心声更是普天之下学生共同的心声。

 生 5我特别讨厌像程老师这样的人 生 6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认为李京京固然值得我们同情但是程老师所做的这一切也是为了学校的荣誉他们两个人都很好。

 生 7课文中有一个人物叫赵小桢的学生他虽然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但在我的心中他却是一个没有勇气缺乏自信的人。

 生 8通过读这篇课文我想对所有的老师说一句话那就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三、 理解探究

  师 刚才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感受很深。尤其是最后一位同学的发言让我仿佛看到了我们每一位同学的那颗渴望关爱、渴求平等的心其实老师也有过许多失误也曾经遗忘过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但今天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之后我决心改正争取做一个公正无私的老师。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标题“心声”呢 生 1我觉得这是李京京同学的心声。他特别思念住在乡下的爷爷想早日见到爷爷。他渴望亲情。

 生 2我觉得这是像李京京同学一样不被老师重视的学生的心声。他们渴求得到老师的关怀和帮助。

 生 3我觉得这是作者的心声。他写这篇文章旨在告诉我们读者我们要像李京京一样面对冷漠面对挫折要自我肯定永不言弃。

 生 4我觉得这是教育专家的心声。教育本是一块净土不容弄虚作假。他们呼唤教育要返璞归真。

 四、 教师分析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在一种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

 很自由、很宽松乐意进取、乐意参与情绪很高亢的状态下进行。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就意味着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学习方式转变首先要考察的内容就是课堂的教育氛围、 环境 学生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的教师会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情景设计什么样的课堂氛围 进一步来说 新课程课堂该有什么样的教育氛围学生要什么样的学习状态我觉得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学生要自由。我们要求课堂要有规范要有纪律但是课堂规范和课堂纪律最核心的实质与理念就就是自由所谓自由就是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心理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无拘无束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第二要有宽松的氛围。所谓宽松我想就是允许学生说错话说真话把它自己的经验、最个性化的东西充分表达了出来。日本的一所小学流行一种这样的理念他们认为“教室就是让孩子出差错的地方” 。在日本离开了学校你就不能犯错误但是学生在学校是允许犯错误的。我个人的理解犯错误就是让学生打开心窗把他心里想到的、碰到的经验和体会充分地表露出来一时我们的教学真正进入孩子的心理。我们的课程如果不能够将孩子的经验、 孩子的认识真正整合起来 那么孩子的经验就无法完成再构 形成新的体验更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第三就是民主。课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经历、体验转变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同事、伙伴、协作者的关系像这节课上我写错了一个字学生立即给我主动的指了出来这点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平时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那是一种感情非常融洽的同事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它已经成为习惯再这样既宽松、自由又很民主、感情很融洽的氛围之下 学生才敢于指出老师的过错 这也正说明了学生处于一种很有安全感的心理状态之中。我们的课堂就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只有这样的状态下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转变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习方法的转变。

 学习方法转变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本质解决的是怎么学的问题。比如说朗读可以有学生自由读教师领读全班齐读还有对课文的分析怎么理解等等。像教读《心声》这篇文章主要通过“阅读——解读——拓展”几个环节第一是理解性的读把课文读懂了第二是探究把课文中有可争论的东西挖掘出来进行探究因此需要设计有思考深度的问题但又不能过多防止出现“蜻蜓点水” 分析布头加讲解不透的问题。因为此前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是理解性的学生的整体感知大都一样,现在学生就要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个性化的理解,这正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与思考进行解读。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说文章中李京京现象透视出来的有关教育的深层问题。

 但不管怎样新课堂教学一定要秉承新课程理念中一切以发展为本的精神一切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就是说教学的所有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愿我们教师能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推荐访问:教学案例分析(初中语文) 案例分析 初中语文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