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功能学派5篇

篇一:简析功能学派

  人类学流派之功能学派

  报告人:胡月馨

   一、功能学派产生的背景

   时代背景:19世纪,资产阶级在贪得无厌 地追逐利润和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对内加 强剥削工人阶级,对外拓展殖民地,用武 力打开他国门户,使他国沦为自己的殖民 地和商品市场、原料基地。殖民者的残酷 统治,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 抗。殖民统治陷入危机,形势严峻。因此, 英国政府急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统治方法, 以挽救危局。他们希望人类学家能够为政 府统治各殖民地提供具体的意见和办法, 以继续维持其统治。

   在英国,有两位人类学家即马林诺夫 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从功能观点出 发,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他们主张人类 学研究应集中在对现存文化或社会的分析 和说明上,认为任何一种社会文化对其社 会都是有功能的,并创立了社会人类学。

  从这种观点来看,也就是说,土著的氏族 部落组织同样有其功能,殖民者应利用原 有社会组织,发挥其功能,殖民者只要进 行“间接统治”,便可坐享其成,而避免 殖民危机发生。因此,功能学派的理论从 某种意义上说,适应了殖民地管理的需要。

    学术背景 1、西方学术界开始流行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在 19世纪中后期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到了20世纪初, 实地调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当时科学界和思想界都开始重视比较的方法, 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结构和制度的 调查材料中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文化在各自社会 中的功能。总之,产生了“文化必须从整体来看” 的观点。

  3、继承前人的成果,加以发展。马林诺夫斯基和 拉德克里夫—布朗集半个多世纪来蕴藏在生物学、 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界的功能主义思想,使之 系统化,并提出来作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理 论和方法。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论及其 方法

   “需要”与“功能” “需要”与“功能”是马林诺夫斯基 文化观的两个核心概念。他主张对文化必 须先有功能的分析才能探讨进化和传播, 在功能未能解释及各要素间的关系未明了 时,文化的形式也无法明了,故进化和传 播的结论是没有价值的。

   人基本上有两类需要:基本需要(即生物需 要)和衍生需要(即文化需要)。他认为,为了 满足一些基本需要,人就要用生产食物、缝制衣 服、建造房屋等非自然(或人文)的方式,而在 这个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人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 新的、衍生的环境,即所谓文化。这个用文化来 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方式,或满足机体需要的行 动,就是所谓的功能。需要导致文化的产生,文 化又反过来满足需要。换言之,他主张文化之所 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于它可以满足人类的生 存和发展需求。对他来说,功能的内涵是社会内 部的个人的需求所造成的社会一体化,不是超社 会的比较。因此,他所开创的社会人类学传统, 十分重视对在时空上严格界定的单个社会中的人 文生活的描写。

   在满足人的机体需要的文化过程中,会 形成“文化驱使力”,包括:(1)器具和 消费品的生产和保存的方式;(2)行为的 规范如风俗、法律、习惯、道德等;(3) 文化传承所需要的训练、教育和知识;(4) 社会的权威形态和权威的执行方式。此四项 文化驱使力的发展,导致经济、社会控制, 教育制度和政治的产生。文化驱使力的作用, 在于保障社会中的大多数人能够既满足自己 的需要,又不会因为违背社会的意志而受到 处罚。

    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方法 田野作业:他长期生活在一个社区, 与社区中几乎所有成员成为熟人,对他们 的活动规律和细节了解甚为深入。正如他 在特洛布里安德岛屿所作的调查一样,马 氏的民族志调查具有“直接观察”、重视 民间生活和民间知识、亲自参与、等特点。

    文化功能论评说 总体来说,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 论强调研究共时性的问题。另外,他也特 别强调文化是一个整体这个观念,反对将 文化进行因素拆分。应该说,他的主张和 研究,批判并取代了进化论和传播论那种 任意构拟文化历史的做法,使人类学真正 成为一门现代社会学科。

   缺陷:

  (1)对共时问题的关注无法解释冲突和变迁 (2)无法解释文化差异。

  (3)其功能论的个人性无法解释整个社会。

  马林诺夫斯基强调文化的功能在于满足个 人需求,而这却无法充分解释超出个人范 围的生活层面。

   三、布朗的结构功能论

   结构功能论要点 “社会结构”在布氏的功能论中,指 的是我们可以观察到并加以界定的社会制 度的联结,或制度形成社会架构。

  所谓“功能”,指的是某个制度对社 会整体的构成所起的作用,犹如动物体的 器官对动物体整体的作用一样。

    结构功能的方法 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应采用自然科 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归纳法来从事人类学 研究。具体来说,就是要将田野作为实验 室,调查者亲自收集资料,然后进行分析、 综合,得出假设,接下来进行田野工作以 便修改和验证。同时,拉德克里夫布朗还 强调对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社会进行比 较,验证和修改自己的假设和初步结论, 然后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

   总结

  综观功能学派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值得注意的 有如下三点:

  第一,关于功能和结构的理论。功能学派对社会中 文化的内涵的阐释是有价值的;关于一个社会及 其文化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有自 己的结构,各种社会制度是整体的组成部分,各 部分各具功能,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第二,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强调人类学研究必须坚 持实地调查,打破以往书斋式的研究。

  第三,功能学派倡导应用人类学。

   四、新功能论

   功能论的批评线索之一 在功能论盛行的后期,学派内部开始 悄悄地出现了一些“重新思考”,尽管表 达得很隐晦,但修正和改良功能主义理论 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代表人物有贝特森 和埃文斯—普理查德,他们主要是针对马 林诺夫斯基的个人需要论功能主义。1940 年,埃文斯—普理查德发表《努尔人》, 针对强调社会整合和稳定的功能论的批评 则更为深刻。

    功能论的批评线索之二 另一种试图改良单方面强调社会稳定 的理论是“平衡论”,同时代的查普尔、 阿伦斯伯格等的作品和林耀华的《金翼》 都是运用平衡论的很好的例子。

    功能论的批评线索之三 来自功能学派内部最激烈的批评和变 革当数格拉克曼所发展出的“社会冲突 论”,或称“新功能论”。格拉克曼认为, 社会结构并不是像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那 样以永恒的平衡为特点,冲突才是社会组 织的本质。他指出,社会的真正特点在于 其内部群体倾向于拆分。也就是说,社会 是在冲突中获得统一的,而冲突就是统一 的表现。

   谢谢大家!

  

篇二:简析功能学派

  亚当· 斯密

  亚当· 斯密 (Adam Smith, 1723~1790), 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国富论》 (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早以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 全球发行。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

  亚当·斯密出生于苏格兰的克科第的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14 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 学习数学和哲学,17 岁时转入牛津大学。值得一提的是,格拉斯哥是当时苏格兰的工业中 心,或许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兴趣就是在他 14 岁的时候发生的。他毕业后,于 1748 年到 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与文学。1751 年返回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逻辑学,次年担任道德哲学 讲座。他讲的道德哲学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四个部分。他的伦理学讲义后来经 过修订在 1759 年作为《道德情操论》出版,为他赢得了声誉。而他关于法学和政治学的讲 义包含了贸易、价格、税收等财政经济问题,表明他在这个时期已经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一直居住到 1764 年,这使他有可能长期实地观察这个工业中心的经 济生活。他曾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尤其是经济学会的活动,并支持瓦特改进蒸汽机的 实验活动。1764 年,他辞退了大学教授的职务,担任布克莱公爵的私人教师,并陪同公爵 到欧洲大陆旅行。在法国巴黎,他认识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重农学派代表魁奈和杜尔阁等 名流,这对他的经济学说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1767 年,他辞去私人教师的职务,返回家乡克科第埋首于《国富论》的写作。1776 年, 凝聚了亚当·斯密十年心血的《国富论》终于问世。此书一出,极受英国资产阶级的欢迎与 褒誉,因为它为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亚当·斯密成了最受欢迎的经济 学家, 《国富论》的观点成了国会议员的常用论据,甚至连当时的英国首相皮特也自称是斯 密的学生。1778 年,他出任爱丁堡的海关专员,1787 年一度出任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无 可否认, 《国富论》的确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形成阶段的理论 成就, 它最早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 它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大卫·李嘉图

  李嘉图(1772~1823)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他 出生于伦敦一个犹太人家庭,14 岁时开始经商,后来,因为同一名异教徒结婚,被父亲赶 出家门。他在伦敦交易所从事投机活动,26 岁时已经成为英国金融界的富有人物。此后, 他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对数学、物理、化学和地质学都非常感兴趣。不久,又对政治经济学 产生了浓厚兴趣,钻研了《国富论》。1810~1820 年,是李嘉图最富有成就的时期。其中 前 5 年,出版了《黄金的高价》等许多重要著作,对货币进行了深入研究,成为一名权威的 货币理论家。以后 5 年,集中精力写《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这本书成为他的代表 作。1817 年,该书出版,逐渐为人们认可,成为畅销书,曾多次再版。李嘉图发展和完善 了古典政治经济学, 他的主要贡献是为价值学说和分配学说奠定了科学基础。

  他的学说代表 了上升中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例如,他提出了级差地租理论,认为不同的地方,由于发 展水平、土地资源状况的不同,地租存在着差异。他承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建立在各个 阶级的利益互相对立的基础上的, 但是, 他坚持认为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从属于资本家和地 主的对立。他还重视比较成本,他认为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 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

  所以, 因为英国的工业最发达, 发展工业的比较成本最便宜, 就应当发展工业,而其他农业国家只能发展农业,为英国等工业国家提供食物和市场。

   赫克歇尔

  赫克歇尔( Eli F Heckscher,1879~1959)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1897 年起,在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 跟耶尔纳(Hjarne)学习历史,跟戴维 森(Davidson)学习经济,并于 1907 年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曾任斯德哥尔摩大学商 学院的临时讲师;1909 年—1929 年任经济学和统计学教授。此后,因他在科研方面的过人 天赋, 学校任命他为新成立的经济史研究所所长。

  他成功地使经济史成为瑞典各大学的一门 研究生课程。

  他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是在经济理论上的创新和在经济史研究方面引入了新的 方法论——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在经济理论方法最主要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他最著名的两篇文 章。1919 年发表的《外贸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现代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国际贸易理 论的起源。他集中探讨了各国资源要素禀赋构成与商品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并且,一开始 就运用了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他认为,要素绝对价格的平均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他 的论文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其后,这个理论由他的学生俄林进一步加以发展。

  《间歇性免费 商品》(1924)一文提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比琼·罗宾逊和爱德华·张伯仑的早了 9 年。

  文章中还探讨了不由市场决定价格的集体财富 (即所谓的公共财物) 的问题。

  在经济史方面, 赫克歇尔更享有盛名。主要著作有:

  《大陆系统:一个经济学的解释》、 《重商主义》、 《古 斯塔夫王朝以来的瑞典经济史》、 《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及其它解释》、 《经济史研究》等。

  赫克歇尔通过对史料提出更广泛的问题或假定, 进行深入的批判性研究, 从而在经济史和经 济理论两个方面架起了桥梁,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是瑞典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

  俄林

  俄林(Bertil Gotthard Ohlin,1899~1979)1899 年 4 月生于瑞典南方的一个小村子。他 早年就读于隆德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 (University of Stockholm), 后来又赴英国剑桥大学和 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4 年任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经济学教授,5 年后回瑞典任斯德哥尔摩 大学商学院教授,曾在美国佛吉尼亚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任客座教授。1977 年获得诺贝尔经 济学奖。1979 年 8 月于书桌前逝世。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1924 年出版《国际贸易理论》,1933 年出版其名著,即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的《区间贸易和国际 贸易论》 1936 年出版 , 《国际经济的复兴》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1941 年 出版《资本市场和利率政策》等。俄林的理论受他的老师赫克歇尔关于生产要素比例的国际 贸易理论的影响,并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T.H.Williams)的指导下,结合瓦尔拉斯和 卡塞尔的一般均衡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论》中最终形成。因此,俄 林的国际贸易理论又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里昂惕夫

  瓦西里·里昂惕夫(Wassily W· Leontief, 1906~),1906 年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的一个知 识分子家庭。

  他父亲在圣彼得堡的一所大学里教授劳动经济学, 他母亲是一位人文历史学家。

  里昂惕夫自小就显示出天赋,15 岁就上了大学,学习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

  1925 年,里昂惕夫 18 岁的时候,获得了社会科学硕士学位,并赢得了“优秀经济学家” 的称号。里昂惕夫一家由于与政府意见分歧而离开了俄国,定居德国。里昂惕夫在柏林大学 注册,继续他的经济学学业,并于 1928 年获得博士学位。

   1931 年,里昂惕夫来到了美国,他先是以一个研究助理的身份在纽约的国家经济研究 所工作,接着又在哈佛大学工作了许多年。在哈佛大学,里昂惕夫开始为美国经济开发投入 –产出模型。从那以后的几十年里,他进一步地细化和扩展了这个模型,同时发现了运用这 个模型研究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许多方法。由于他的经济分析方法的实用价值,从 1940 年 起同时兼任政府部门和联合国秘书长的顾问。

  1970 年, 他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的主席。

  1973 年,由于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及其应用,而单独获得该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1975 年, 里昂惕夫离开哈佛到纽约大学的经济研究所工作。

  马歇尔

  被认为是新古典经济学之首的马歇尔(1842~1924),深受法国 Cournot 的影响,对理 论整体的贡献可谓前无古人。马歇尔之外,新古典学派的高手有很多,包括令人羡慕的 Pareto、Walras、Wicksell、Jevons 等人。虽然马歇尔认为解释世事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但 纯真地追求验证假说的只有 Pareto 一个。马歇尔的理论是从真实世界的角度入手的,有内 容,可惜他自己没有作过验证工作,很有点纸上谈兵。他提出的长线与短线的理念,均衡与 不均衡的理念, 说到底, 其目的是要避免真实世界的某些局限条件。

  他在 1890 年出版的 《经 济学原理》一书中,继承 19 世纪以来英国庸俗经济学的传统,兼收并蓄,以折衷主义手法 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 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相当完整的经济学体系,这是继密尔之后庸俗经济学观 点的第二次大调和、大综合。

  马歇尔用均衡价格论代替价值论, 并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建立各生产要素均衡价格决定 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分配论。他颂扬自由竞争,主张自由放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 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新古典经济学从 19 世纪末起至 20 世纪 30 年代,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典范。

  凯恩斯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年)1883 年生于英国剑桥。他的父亲约翰·内 维尔·凯恩斯是剑桥大学的注册主任和该校知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在少年时代,凯恩斯 的数学成绩突出,14 岁那年获得了伊顿公学奖学金。1902 年被保送进入纽卡斯尔学院学习 数学。1909 年 3 月,凯恩斯的论文《概率论》顺利通过。经过修订之后,于 1921 年出版。

  1908 年,凯恩斯应马歇尔之聘任经济学讲师。1911 年,由于马歇尔的推荐,28 岁的凯 恩斯出任《经济学杂志》主编。这一杂志是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季刊,凯恩斯负责这一杂志 长达 30 多年之久,并为它写了不少文章。

  1913 年,印度的经济问题十分严重。凯恩斯这一年出版的《印度的通货和财政》,是 他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

  他因此而成为英国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会员, 参加政府的重 要工作。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凯恩斯在这一年进财政部工作,主要职责是处 理协约国之间的金融问题。1919 年,他担任英国财政部出席巴黎和会的首席代表,并以顾 问身份出席四强会议。1925 年,凯恩斯跟逃亡英国的俄国芭蕾舞演员莉迪娅·露波可娃结 婚。他们曾数次去过俄国。

  凯恩斯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最初主要是对货币理论的研究。1923 年,凯恩斯出版《货币 改革论》,这是他将 1922 年在报纸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经过修改、编撰而成的,主要是讨

   论战后的经济政策。

  凯恩斯研究货币理论的另一部著作是 1930 年出版的两卷本的 《货币论》 。

  这部著作的上卷是货币的纯理论, 下卷是货币的应用理论。

  凯恩斯向传统经济学挑战的是他 第三部著作:《就业、利息和通货膨胀》(简称《通论》)。《通论》是在 30 年代大萧条 爆发以后孕育的,于 1936 年问世。

  《通论》出版后不久,凯恩斯患了心脏病。此后,他著作不算很多。1937 年发表了《就 业通论》一文,说明他的就业理论的基本内容。1940 年,凯恩斯出版小册子《如何筹措战 费》,这是他为财政大臣提出的战时财政计划,销路很广。

  庇古

  作为剑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庇古(1877~1959),除了以精确、明晰的表述,忠实地传 播马歇尔的学说外,还在其基础上提出一整套福利经济学,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他从边 际效用基数论出发, 提出国民收入量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均等化, 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的命 题。

  他还区别“边际私人纯产值”和“边际社会纯产值”两个概念,来说明怎样使生产资源 在各生产部门的配置达到最适度的一点,从而使国民收入总量最大,社会经济福利最大,这 使剑桥学派带有浓厚的改良主义色彩。

  庇古是资产阶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

  他把福利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对增进世界或 一个国家经济福利的研究。

  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 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 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

  国民收入总量愈大, 社会经济福利 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他认为,经济福利在相当大的程 度上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

  因此, 要增加经济福利, 在生产方面必须增大国民收入总量,在分配方面必须消除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均等。

  保罗· 萨缪尔森 A·

  保罗·A·萨缪尔森(Paul Anthony Samuelson, 1915~),麻省理工学院荣誉退休教授, 将其有同情心的、 有头脑的经济学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慢慢地展现于世人面前, 他说:

  “我 有一个人道的经济的梦。”他把由此产生的最优化妥协称为有同情心的经济学。他利用数学 方法提升了经济理论分析过程中的科学性,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有头脑的”典范人物。

  萨缪尔森 1915 年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加里镇,父母是典型的美国“自由派”,而他本 人也就是在这样的世界观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1935 年 20 岁的萨缪尔森取得了芝加哥大学文 学学士学位,1936 年在哈佛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41 年获博士学位。其中 1935~1937 年期间,他是社会科学研究会的在读博士,1937~1940 年,加入哈佛研究生协会,成为其 会员。他的博士论文“经济理论的操作意义”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大卫·A·威尔斯奖。从这 时起, 国际上开始重视这个企图用数学修正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院学生, 萨缪尔森从此开始了 他辉煌的理论研究之路。

  1940 年,萨缪尔森出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助理教授一职,1944 年升任副教授,1947 年被提升为教授,同年,作为“40 岁以下的对经济思想和知识的主体作出最显著贡献的在 世的经济学家”,被美国经济学会授予约翰·贝兹·克拉克奖章。1958~1959 年期间出任 福特基金会研究员,并分别于 1961 年和 1966 年,获得了芝加哥大学和奥柏林学院、印第 安那大学和英国东安格里亚大学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自 1966 年起,他一直出任麻省理工

   学院研究所的教授。1970 年,由于他在静态和动态经济理论上的杰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经 济学奖。

  作为理论界的权威,萨缪尔森积极参加过诸多荣誉组织和学术组织的活动。他是 1961 年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51 年经济计量学编辑委员会会长,1965~1968 年国际经济学会会 长,他还是美国艺术科学院、美国哲学会以及英国科学院的会员。

  萨缪尔森不仅作为一名杰出的经济学家享誉世界,同时也是社会各界所倚重的资深顾 问。1941~1943 年,他作为美国国家资源计划局顾问为政府制定持续充分就业的战时计划;

  1952 年,任美国预算局顾问;1959~1962 年,在总统的国家目标委员会的研究顾问小组工 作;1960~1961 年,任美国国家经济教育特别小组成员;1945~1952 年以及 1961 年至今 一直担任美国财政部顾问;1965 年至今任联邦储备银行顾问;1949~1975 年他是美国著名 的管理咨询公司——兰德公司的顾问。萨缪尔森本人对政治活动十分热心,常常为政治家出 谋划策。早在读博士期间,萨缪尔森的论文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后,又在其博士论文的基 础上于 1947 年出版了专著《经济分析的基础》,提出了数学分析的方法。这是一部数理经 济学的名著。1948 年出版了有史以来最为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初步分析》,该书 当时即售出百万册以上,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汉语、葡萄牙语、日语、韩 语等众多译版,现已再版至第 12 版。该书除了经济理论外,涵盖经济学史、财政学、会计 学、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经济计量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内容,相当于“一部小 型的西方经济学百科全书”。1955 年,他与人合作出版了《经济学选读》。1958 年,他与 罗伯特·道夫曼和罗伯特·索洛合作出版了《线性规划和经济分析》,针对国际贸易、运输 和市场学、 工业生产, 以及商业竞争策略和政府工作等复杂的现实问题, 以数理分析为依据, 提供了实用性强的可操作的分析方法。

  此外, 萨缪尔森在各种期刊杂志上发表过几百篇文章, 1964 年之前的精选文章共 129 其 篇由他的学生斯蒂格里茨(J· Stiglitz)收录编辑,于 1966 年出版科学论文文集一、二卷, E· 1964~1971 年的文章,由默托(Robert.C.Merton)选出 78 篇整理,出版科学论文集第 三卷。

  克鲁格曼

  1953 年,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他在纽约的郊区 长大,从约翰·F·肯尼迪高中毕业后,他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 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 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 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 的解释, 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成功地解 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 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 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 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 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 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 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 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 分析方法去分 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与劳 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 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 有说服力的收益递

   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 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

  克鲁格曼又发表了 《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 易的利益》 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 , 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篇三:简析功能学派

  Chapter 7 Early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eories

  • • • • • • • • • • • • 7.0 Introduction 7.1 The Prague School 7.1.1 Historical Background 7.1.2 Theories of Language 7.1.3 Phonology and Phonological Opposition 7.1.4 Distinctive Features 7.1.5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FSP) 7.2 The Copenhagen School 7.3 The London School 7.3.1 B. Malinowski 7.3.2 J.R Firth 7.4 Conclusion

   7.0 Introduction

  • Time: the 20th century • The camp of theories: Prague School (Prague Circle); The Copenhagen School ;London School. • Theory: language as a complete structural system and believe that every language has its own internal structure, in which everything is interdependent. In this system the meaning of a linguistic element is determined by its relation to the other linguistic elements. • Persons: Vilem Mathesius ; R. Jakobson and N.S.Trubertzkoy • (马泰修斯) (R.雅柯布逊) (特鲁别茨科伊)

   American descriptive linguists

  Syntagmatic relations

  European structuralist linguists

  Paradigmatic relations

  •

  • Functionalist linguists • •

  1 describe and explain language

  2 what is language and why language is what

  it is

   7.1 The

  (Functional

  Prague School

  Linguistic School)

  Time: 1926 • Persons: V.Mathesius, N.S Trubetzkoy, R. Jakobson, S.Karcevski and so on. • Works: collected and published in the Travaux du

  Cercle Lingusitique de Prague

  • Contribution: seeing language in terms of function

   7.1.1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1929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lavists 国际斯拉夫学者代表大会) The first joints effort to formulate collective theses.

  In 1931 the International Linguistic Congress

  The term “L’ ecloe de Prague ” formally appeared

  In 1948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inguists

  The last time presented collectiv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formulated by the organisers

   7.1.2 Theories of Language

  • Three important ideas:

  • 1.The synchronic study of language is fully justified as it can draw on complete and controllable material for investigation but no rigid theoretical barrier is erected to separate diachronic studies. • 2. There is an emphasis on the systemic character of language. • 3. Language is looked on as a tool performing a number of essential functions or tasks for the community using it.

   • ②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of the

  Prague School is the distribution they draw between phonology. Following Saussure’s distribution they draw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they argue that phonetics belongs to parole whereas phonology belongs to langue. On this basis, they developed the notion of phoneme as an abstract unit of the sound system as distinct from the sound actually produced.

   •

  • •

  •

  • • • •

  1 The fundamental conception of language is manifested in the analysis of sentence (theme and rheme)

  • •

  •

  • •

  2 From the functions of phonemes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others investigated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as a whole

  •

  •

  3 The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facts of language

   赵 丽.(2010).布拉格学派的历史及其结构功能 语言观.大舞台,(218-219).

  • 摘要:布拉格学派亦称功能语言学派,是继索绪尔之后最 有影响力的学派,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该学派主张对语 言进行结构——系统和功能——目的的研究。本文主要考 察布拉格学派的历史发展,包括布拉格学派的发展阶段, 揭示了布拉格学派鲜明的国际性特征,并阐述了布拉格学 派的主要观点:结构——功能语言观。

  • 关键字:布拉格学派;功能语言观;功能;系统

   1. Theme(主位): Something already know from the preceding context

  or as information take for granted. And does not contribute anything new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transmitted. Rheme(述位) All the information to be transmitted and substantially enriches the hearer’s knowledge. An example: He loves linguistics.

  Theme

  Rheme

  “John killed Mary”. If we want to make “John” the rheme. What can we do?

   • Communicative dynamism (CD)交际能力

  • CD was proposed by Firbas. By CD, Fribas mean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sentence element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Firbas defined FSP (功能句子观)as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CD, in his view, the initial elements of a sequence carry the lowest degree of CD and with each step forward, the degree of CD becomes incremental till the element that carries the highest.

  •

   • 2 Buhluer had argued, based on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addresser,

  addressee and sign, there are three functions of languages.

  • • • • • • •

  • •

  Expressive( express the speaker’s feelings) Conative ( appellative) (appeal to, or influence, the addressee)

  Descriptive (referential)( represent the

  real world)

  Aesthetic (language can be used autonomously for the sake

  of the work of art itself) Phatic (establishes and maintains contact between participants)

  Metalingustic ( focuses on the language itself)

  Poetic ( corresponds to the Prague School aesthetic function)

  • •

  Jakobson

   赵晓彬,韩巍.(2011).雅可布逊的美学符号学思想初 探.外语与外语教学,(3),86-89.

  • 摘 要:著名的诗学家、符号学家R.O.雅可布逊,在早期的形式主义诗 学研究中首次提出了诗功能(又称“美学功能”)这一概念,并在此基础 上开拓了美学符号学的研究视域。雅氏的美学符号学理论宗旨在于揭 示审美符号的自指性,这恰是解释艺术、特别是语言艺术本质的关键所 在,为后来的布拉格学派、莫斯科-塔尔图符号学派,以及欧美符号学派 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成为结构主义解释语言艺术审美机制的有效 方案。本文正是以“美学功能”概念为切入点,探讨雅可布逊是如何将 诗学 • 研究与符号学相对接,如何在皮尔士符号学基础上揭示审美符号的内向 符指过程,及其对审美符号的文化阐释及应用等思想,以期为我国当代 语言学、符号学乃至文艺理论研究,为电影、音乐、绘画、建筑等其他 艺术学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关键词:雅可布逊;美学符号学;美学功能;皮尔士;内向符指过程

   • The early efforts of the Prague School • ① justify the synchronic approach to facts of language. • ② stress the prevailingly systemic character of language. • ③ lay emphasis on the function performed by language in the given language community.

   • After the 1950s, the neo-Prague School scholars developed and enriched their linguistic theories, which can be summed up as follows. • ⑴ O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 • (2) On the language system • (3) On standard language • (4) On the theme and rheme • (5)O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Language is an open system of subsystems

  No language constitutes a balanced system The structure features of language

   7.1.3 Phonology and Phonological Opposition

  • 1 The Prague School is best known and

  remembered for their contribution to phonology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which was influenced by the polish linguist-Badouin de Courtenay(杜恩.德.库内特 内)

   • 2 The founder and leading scholar of the Prague School : Trubetzkoy His famous book is principles of Phonology.

   • 3 Following Saussure’s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Trubetzkoy argued that ①phonetic belonged to

  parole whereas phonology belonged to langue, • ② “phoneme” is an abstract unit of the sound system which is distinct from the sound actually produced. • ③ “phoneme” may be defined as the sum of the differential functions. sounds may be phonemes in so far as they can distinguish meaning.

   • In classifying distinctive features, Trubetzkoy proposed three criteria.

  • A. their relation to the whole contrastive system

  • B. relations between the opposing elements • C. their power of discrimination

   • These opposition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Bilateral opposition Two phonemes share belong only to them /p/and /b/

  Multilateral opposition

  It is a more loosely established relationship

  The same contrastive features also serve as the differentiating criterion for other pairs of phonemes

  /a/and/ⅰ/

  Proportional opposition

  /p/and /b/

  Isolated opposition

  The contrastive feature is unique to the pair

  /v/and /l/

   Proportional opposition

  The presence of a certain feature ,the other by its absence

  /p/and/b/

  gradual opposition

  The pairs share different of a feature

  ⅰ u e o

  equipollent opposition

  Not in gradual opposition Nor in privative opposition

  /p/and/t/

  neutralisable opposition

  Two sounds contrast in some Position but not in others

  /p/and/b/

  constant opposition

  The pair of sounds occurs in All possible positions without neutraliszing effect

  /p/and/d/

   Trubezkoy’s Contribution

  • ⒈He showed distinctive functions of speech sounds and gave an accurate definition for the phoneme. • ⒉He defined the sphere of phonological studies. • ⒊He revealed the interdependent relations between phonemes. • ⒋He put forward a set of methodologies for phonological studies.

   7.1.4 Distinctive Features

  • Time: 1940s • person: Jakobson • content: linguistic analysis gradually break

  down complex speech units into morphemes, the ultimate constituents endowed with proper meaning, and dissolves these smallest semantic vehicles into the ultimate components capable of differentiating morphemes from each other.

   • 语言里的音位互相对立,从而使语素和词的语音形式和意 义能够彼此区别开来。音位的这种相互对立和区别,如果 进一步加以分析,其实只是通过几个语音特征来实现的。

  比如汉语普通话中的/p/音位通过“双唇”这个特征和非双 唇音区别开来,通过“清音”这个特征和浊音区别开来, 通过“塞音”这个特征和擦音、鼻音、边音、闪音、颤音 等区别开来,通过“不送气”这个特征和送气音区别开来, 这些特征加合起来就能把/p/音位和汉语普通话中的所有其 它音位相区别。这种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是区 别性语音特征。语言中的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成几个区 别特征,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成区别特征之间 的对立,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音位的变异功能归根到底 是由区别性语音特征承担的。音位也就可以定义成一组区 别性语音特征的集合。

  • 百度百科

   7.1.5 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FSP)

  • Time: 1844 • Work: the monograph “ The Order of Words in the Ancient Language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Modern Languages” • Writer: Henri Weil(亨利 威尔)

   • FSP i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nalysis which refers to an analysis of utterances (or texts) in term of the information they contain.

  • The principle is that the role of each utterance part is evaluated for its semantic contribution to the whole. • • CD rates these different levels of contribution within a structure, particularly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cepts of Theme and Rheme.

   •

  •

  a point of departure (an initial notion) theme

  It also reveals the movement of the mind itself

  Sentence •

  • • •

  a goal of discourse

  rheme

   • the subject-predicate distinction is not always the same as the Theme and Rheme contrast. • For example: • (1)Jane stood on it • subject predicate • Theme Rheme • (2) On it Stood Jane • Predicate subject • Theme Rheme

   • • • • • •

  One of Mathesius’s most insightful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FSP is his inquiry into the role played by FSP. In his view, word order phenomena constitute a system characterised by a hierarchy of word order principles. The hierarchy is determined by the extent to, and the manner in which the principles operate.

   Three three-level approach

  • Content: the semantic level, the grammatical level, and the level of FSP (or contextual organisation) • Time:1926 • Forerunner: V. Ertl

   Communicative dynamism (CD)

  • The notion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a dynamic phenomenon. • By CD, Firbas refers to a property of communication displayed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 The degree of CD is the effect contributed by a linguistic element, or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element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for it “pushes the communication forward”

   • As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degree of CD carried by the contextually independent elements, there are two more factors in play:

  • (1) the semantic structure • (2) the position of elements within the linear arrangement.

   • Firbas defined FSP as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degree of CD”. This can be explained as: the initial elements of a sequence carry the lowest degree of CD, and with each step forward, the degree of CD becomes incremental till the element that carries the highest • sentence= theme+

  transition

  + rheme

   布拉格学派与美国描写语言学的比较

  • 相同点:

  • ①产生和活跃年代。这两个学派同时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 年代。

  ②提倡结构主义。布拉格学派与美国描写语言学派都受到 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在对语 言进行分析的时候都主张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的角度去分 析。

  • ③研究方法。两者都重视从共时语言学角度去研究语言。

   • 不同点: ①产生背景: • ②两者的发展方式: • ③对索绪尔理论的接受方式:美国的描写语言学的 建来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的描写人类学. • ④学派思想的根本区别。与美国描写语言学所表 达的纯结构主义不同布拉格学派在用结构分析语 言的同时非常重视语言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 就是交际功能。

   姜望琪.(2008).现代语篇分析的萌芽—布拉格学派语 篇分析思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3),188-195

  • 提要:本文阐述布拉格学派对现代语篇研究的贡献。布拉格学派的先驱 Weil提出了主位、述位概念的雏形。在此基础上,Mathesius提出了分 析句子成分信息功能的实际切分法,又称“功能句子观”。Firbas则根 据句子成分的交际动力定义主位、述位,强调结合上下文综合确定交际 动力,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句子。在布拉格学派中语篇意识最强的是 Dane ,其主位推进模式已完全超出了句子的范围。据此,作者认为布拉 格学派的语法理论虽名为“句子观”,实际却是“语篇观”,他们研究 的是大于句子的语言使用单位,是不能脱离上下文的。这是他们的思想 深刻影响现代语篇分析的根本原因。

  • 关键词:布拉格学派、语篇分析、主位、功能句子观

   7.2 The Copenhagen School

  • • • • Time :1920s Persons: V.BrФndal (布伦达尔), Hjelemslev (叶尔姆斯列夫) and H.J.Uldall(乌尔达尔) Work: Hjelemslev’s prolegomena to a theory of language

   • Hjelmslev’s theory can be highlight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 (1) the nature of language • (2) Linguistic Theory and Humanism • (3) Linguistic Theory and Empiricism • (4) The Aim of Linguistic Theory

   Hjelmslev’s Contribution

  • (1) Hjelmslev’s development of Saussure’s views and his new observation on the nature of linguistic signs has had enormous influence on modern linguistics. • (2) His theory is also known as “ Neo-Sassurean linguistics”, much appreciated by M.A.K. Halliday, a functionalist linguist of the London School.

   陈勇.(2006).略论符号学分析的方法论实 质.解放军学报,(1),33-38.

  • 摘 要:符号学,应该理解为关于符号系统和符号过程的理 论和实践研究,它没有十分明确的研究范围,但以共同的方 法论导向为特征,其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地位相当于数学 之于自然科学,符号学应当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精确的概 念体系和有效的分析工具。从符号学的既往研究来看,符 号学分析体现出一些方法论上的相关特征:结构主义的态 度、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常体和变体的二分观念、组合 和聚合的二维思想、符号学三分法原理。这些共性特征凸 显出符号学分析的方法论实质。

  • 关键词:符号学;方法论;结构主义

   陈勇.(2009).关于篇章的符号学地位问题.解放军外 国语学院学报,(32),38-43.

  • 摘 要:篇章问题的研究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篇章 在现代符号学中的研究地位并不是天然形成的,符号学的 研究对象物也经历了从研究单个符号到研究整个符号的序 列—篇章,特别是整体能够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起作用的篇 章这样一个过程。篇章的符号学研究地位在索绪尔的符号 学思想中已见端倪,在哥本哈根学派、布拉格学派、巴黎 结构主义符号学派的研究中不断得到强化,篇章问题随之 成为现代符号学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

  • 关键词:篇章;符号;符号学

   顾曰国.(2010).当代语言学的波形发展主题一:语言、 符号与社会.当代语言学, (3),193-219

  • 提要:本文以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为参照点,围绕语言、 符号与社会的关系,对近一个世纪的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进 行了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继承和发展索绪尔的哥本 哈根学派;受索绪尔影响但相对独立的美国描写主义语言 学;先认可后批判索绪尔的生成语法学;不接受并远离索绪 尔的奥格顿、理查德语义学和伦敦学派;向语言与人类、 语言与社会扩展的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 • 关键词:当代语言学 语言符号系统 语符学 区别特征 生成 语法学 伦敦学派 社会语言学 人类语言学

   7.3 The London School

  • Time: 1940s • Persons: B.Malinowski , J.R.Firth and M.H.K. Halliday. • History: 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stages of development;(1)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period represented by Malinowski and Firth (2) the prime period represented by Halliday.

   7.3.1 B. Malinowski

  • Malinowski thinks that language is to be regarded as a mode of action rather than a counterpart of thought. • According to him, the meaning of an utterance does not come from the ideals of the words comprising it but from its relation to the situational context in which the utterance occurs

   • Malinowski’s assertion is based on two kinds of observation. • (1) In primitive communities there is no writing, and language has only one type of use. • (2) In all societies, children learn their language with the aid of sounds.

   • The meaning of spoken utterance could always be determined by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He distinguished three types of context of situation

  •

  • (1)situation in which speech interrelate with bodily activity • (2)narrative situation • (3)situation in which speech is used to fill a speech vacuum- “phatic communion”

   • In coral gardens and their magic Malinowski developed his theories and put forward two points. • 1 He prescribed the data for linguistic studies • 2 meaning is not something that exists in sounds, but something that exists in the relations of sounds and their environment.

   • Some of Malinowski’s view do not hold water:

  • 1. He believed that the results of linguistic ananlysis are imagined facts. such denial of the existence of words suggests a denial of the status of language. • 2 .He held that when a word is used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it has new meanings and is no longer the same word?

   Malinowski’s Contribution

  • 1. His work i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ondon School linguistics. • 2. His concepts of “linguistic environment” and “meaning as fun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provides useful background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irthian linguistics.

   何赟.(2009).浅论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理论及 其理论贡献.语言理论研究.

  • 摘 要: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理论为伦敦学派语境 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马氏对语境理论的 贡献不仅在于引起人们对情景语境的重视,更重 要的在于情景语境的思想为解释实际使用中的语 言意义提供了可能,为话语意义的理解提供了一 条新的途径,也为伦敦学派语境理论的研究提供 了相当有益的背景。

  •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 语境理论 情景理论 评价

   彭利元.(2008)走出扶手椅,迈向田野*—马林诺夫斯 基语境论发展评析.外语与外语教学,(9),55-58.

  • 摘 要:马林诺夫斯基通过田野调查深刻地认识到,语言意 义的把握必须突破语言语境的局限,结合情景和文化等言 外语境因素来考察。然而,马氏语境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历程。先前的语境论主要关注“情景语境”,理论前提是 文化整体论,因而对文化语境关注不够。这种思想后来受 到挑战,随之马氏也开始关注文化差异性,明确提出“文化 语境”概念。马氏语境论的发展,见证了语言研究走出扶 手椅,迈向田野,进而扬弃文化整体论,关注文化差异性的良 性发展过程。

  • 关键词:马林诺夫斯基;实证主义;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语言 功能

   7.3.2 J.R Firth

  • Firth regarded ①language as a social process, as a meaning of social life, rather than simply as a set of agreed-upon semiotics and signals. • ② He held that language consists of two elements: system and structure. While structure is the syntagmatic ordering of elements, system is a set of paradigmatic units. • S • Y • S • S T R U C T U R E • E • M

   • Language has three implication:

  • (1)Language has a natural tendency. Behind our use of sounds, gestures, semiotics and symbols, there is a strong wish and motive. • (2) language is systematic. As a result of our being nurtured, we learn traditional system and customs of speech, which are fossilised by social activities. • (3) language is used to refer to the speech of many individuals and numerous speech events in social life.

  Language as something both inborn and acquired

   7.3.2.1 The Study of Meaning

  • Firth discussed meaning at various levels:

  • On the phonological level, he believed that sounds have functions by virtue of the place in which they occur and the contrast they show with other sounds that could occur in the same place. • On the lexical level, he recognised that the meaning of word is not only determined by the usual referential sense, but also by the collocation or the company a word keeps.

   • On the situational level, Firth recognised the difficulty in determining all the factors that make up a situation. But he listed a model in his Paper in linguistics that cover both the situational context and the linguistic context of a text:

   • (1) the relevant feature of the participant: persons, personalities.

  • (a) the verbal ac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b) the non-verbal action of the participants

  (2) the relevant topics, including objects, events, and non-linguistic, non-human events; (3) the effects of the verbal action

   Typical context of situation means that social situations determine the social roles participants are obliged to play. one has to carry out the analysis on the following four levels: (1) The internal relations of the text (a) the syntagma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elements in the structure (b) the paradigmatic relations between units in the system and find their values

   (2) The internal relations of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a) the relations between text and non-lingustic elements, and the general effects (b) the analytical relations between words, part of words, phrases and the special elements of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phonological lexical and semantic grammatical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7.3.2.2 Phonological Studies

  • Firth’s second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linguistics is prosodic phonology(韵律分析法), a method of suprasegmental analysis put forward in a paper presented at London Philological Society in 1948

   • There are several characteristics in Firth’s prosodic analysis. • He distinguished syntagmatic and paradigmatic relations • It is polysystemic, in opposition to the concept of momosystemic.

   • Certain criticisms on Firth

  • 1 He failed to provide a complete and systematic account of his own theory • 2 He failed to put forward a set of terms or categories to integrate description on various levels • 3 His papers are not reader-friendly, loaded with vague and ambiguous wording tha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7.4 Conclusion

  • Early functional theories in the Prague School, and the London School have laid solid founda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ist linguistics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20the century. • Although the Prague School is mainly remembered for its contribution to phonology, its influence can be observed in many areas in the most contemporary views of discourse and style.

   School

  The Prague school

  The Cophenhagen school

  Time

  Persons

  V.Mathesius,N.S Trubetzkoy, R. Jakobson, S.Karcevski

  contribution

  ⑴ phonology and phonological opposition (2) Distinctive features (3)FSP Glossematics emphasizes the nature and status of linguistic theor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description

  1926 1920s

  V.BrФndal , Hjelemslev and H.J.Uldall

  The London School

  1940s

  B.Malinowski , J.R.Firth and M.H.K. Halliday.

  (1)The meaning in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use (2) Prosodic phonology

   俞洪亮,朱叶秋.(2003). 英国现代语言学传统与伦敦 学派的发展历程.外语教学,24,(43-47).

  • 摘 要:Firth创立的伦敦语言学派在现代语言学中独树一 帜,自成格局。伦敦学派主张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语言,注 重语言的意义,工具性质和语言使用的情景。在伦敦学派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功能语法也认为意义和功能是人 类语言和交际活动的基础。因此,伦敦学派的语言理论具 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被广泛用于社会语言学、文体学、文 学批评和语言教学等研究领域。从伦敦语言学学派几个主 要代表人物的语言学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伦敦学派发展的 各个阶段,并从中了解到英国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传统。

  • 关键词:Firth学说;伦敦学派;英国现代语言学传统

  

篇四:简析功能学派

  人类学流派之功能学派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篇五:简析功能学派

  结构功能主义和理论分析

   introduction

   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 1902-1979), 出生 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毕业于麻省的安姆郝斯特学 院社会学系,德国海德堡大学硕士。在海德堡期间, 帕森斯初次接触到了德国社会学理论大师马克 斯.韦伯的著作,并于1930年将韦伯的名著《新教 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译成英文。在1937年出版的 《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最先分析了韦伯的理论 观点。

   1931年任教于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后任社会学系主 任。1946年,他将社会学系改名为社会关系学系。

  帕森斯是功能理论的代表人物。帕森斯终生致力于 能够解释所有人类行为的巨型理论的建构。

   他在哈佛大学供职40余年,直到1973年作为荣誉教授退休为止。此后, 他还应邀到宾州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析 任客座教授,并继续发表论著,在各种学术会议上作演讲

   他一生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0本。主要著作有:《社会行动的 结构》(1937年)、《社会系统》(1951年)、《一般行动理论探讨》 (1951)、《经济与社会》 (1956)、《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 (1960)、《现代社会系统》 (1971)、《社会系统与行动理论的发展》 (1977)、《行动理论与人类状况》 (1978)。

   帕森斯结构功能分析的重点,是促进社会系统稳定与秩序的机制。他全 部理论的总倾向是强调社会体系的协调一致与社会体系的和谐本性。在 体系的博大与著述的宏富方面,除韦伯外,恐怕无人可以与帕森斯争雄。

   当帕森斯于1979年3月8日去世时,他的学生默顿在悼词中称帕森 斯的逝世“标志着一个社会学时代的结束”

   一、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与功能主义的综合

   1、研究主题: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护其存在,有哪些基本 条件必须得到满足?而这些条件又是如何得到满足的?

   2、研究层次:强调“系统”而将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作为 基本分析单位。即把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上,坚持社会优先于 个体的立场,认为个体的社会人格是由社会赋予和塑造的, 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动机也是社会价值系统的反映,并将个 体动机与其行动的有意义的后果加以区分。

   3、研究方向:因为强调结果而往往在分析现存结构时带有 目的论的假设。即在分析某种现实制度的功能时,首先就依 据该制度的存在而认定该制度是有功能的。以此为基础的分 析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具有维护现存制度的保守倾向。

   4、把结构功能主义统一在一起的,与其说是一些共有的概 念范畴和理论模式,不如说是一种共有的功能分析方法。

   (一)社会人类学与功能分析传统

   1、拉德克利夫—布朗(1881-1955)

   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或者说任何文化都 构成了一个功能统一体或系统。在这一功 能统一体中,各组成部分以一种充分和谐 的内部一致的方式发挥作用,避免无法解 决或无法控制的冲突。

   所谓“功能”是指一个局部的行为对其总 体行为的贡献。

   2、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帕的导师)

   所谓“功能”总是意味着对某种需要的满足。如文 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 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满足人类的需要。

   首先的需要是个体有机系统的需要—营养、两性及 传种、防御及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其次是精神上的 需要。

   他特别强调文化的制度因素。

   (二)帕森斯的抽象功能主义

  Talcott Parsons (1902-1979)

   社会行动理论:帕森斯的第一次综合

   要回答的问题: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追求他的或她 的目标,社会秩序怎么可能存在?

   对古典理论的批判:

   ①实证主义学派反对把行动同一定环境状态相联 系,并假设状态对行动具有某种决定关系,忽视 了影响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规范取向。由此而 忽略了行动最终目标的来源、性质及其差异。

   ②理想主义传统则单纯强调价值规范的作用,忽 略了环境对表达特定文化价值的影响。

   西方社会学深入发展阶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八十年代)

  涂尔干:社会唯实论

  把人的行为视为对周围情境的 反应,看到客观环境对人的行 为的制约或影响,但又过分强 调了这种制约作用,忽视甚至 完全否定了个人主观因素的作 用。

  韦伯:社会唯名论

  过于突出了个人行动 的主观的一面以及影 响个人主观定义的文 化理想与价值观,而 忽视了行动发生在其 中的情境的作用。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一般行动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目标、环境和规范是“单 位行动”的基本要素,行动就是在物理环境和价值规范两 方面制约下,个体为实现一定目的所发生的动作与过程。

   单元行动(unit action)

  规范(观念、价值、信念、

  道德、符号、意义等)

  行动者之选择

  行动者之目标

  行动者

  手段选择

  目的或目标

  可能的手段

  所处的情景

  可达之目标

  图1:社会行动的结构

   社会系统理论:由个人向社会系统的转化

   研究的主题:社会价值体系是如何影响行动者的主观取 向的?以此来回答《社会行动的结构》所无法回答的问 题。

   路径分析:五对模式量是单位行动向社会系统转化的条 件。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强调价值规范对行动的调整,而受价 值规范调节的主观取向是行动的基本特征,也即在制度 化互动关系中的行动者都是具有一定的主观取向的。因 而,行动者的主观取向也就成了帕森斯关注的焦点。他 将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的主观取向范畴化,认为行动者 在互动情景中必然面临五个方面的取向选择,即“模式 变量”。

   图2:模式变量

  universalism 特 价值面向

  versus

  殊

  particularism 性

  性

  遍

  普

  Collective orientation集体取向

  扩

  散

  性

  Specificity 性

  versus

  体

  diffuseness

  具 动机面向

  先 quality 赋 versus 性 performance 性

  致

  自

  自我取向Self orientation

  情

  感

  性

  性 affectivity

  立

  versus

  中

  affective neutrality

   1、普遍性与特殊性,涉及行动中行动标准的适用范围,普 遍性意味着行动者一视同仁地适用其行动标准,特殊性意味 着行动者因人而异地改变自己的行动标准。

  

推荐访问:学派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