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6篇

篇一: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本年来,我校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实施了学校的财务收、 支管理工作和学校内控制度工作,我们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 要求,逐项开展,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校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 1、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 我校能严格按 照上级财政部门,开展财务活动,在每项经济事务中,能依 照财经纪律、法规制度办理。

  一、是建立健全了学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 行资金支出的审批和审核的程序,形成了学校经济业务事项 的经办、验收、审批内部相互监督和制约机制。

  二、是建立了财务管理人员控制责任机制。在每一项财 务制度中,都规定了相关人员的职责。各类人员各司其职, 共同完成好学校财务的管理工作,确保财务收支管理工作有 序、高效地运转。

  三、是财务人员岗位职责明确。要求在工作中,严格按 照财务人员分工体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 办事,坚持“收支有据”的原则,严防虚、假的经济事项发 生。

  四、是强调财务过程管理,做好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五、是学校实施了财务收支内部审核制度,教代会加强

   了对学校财务收支的审核力度。

  六、是坚持学校财务定期公示。

  1、通过学校制度建设与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

  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增强了财务管理意识,正是如 此,我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制度和法规的约束下,操作规范。

  2、财务收支管理建立各类会计及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 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合理设置岗位,坚强制约和监 督,建立健全收费和支出管理制度。

  3、收入管理:学校收入包括财政预算的公用经费拨款、 事业收入。1)、学校严格执行上级的收费规定。近年来,在 收费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并使用 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除此之外,学校没有向学生收取 其他任何费用。在收费时,实施“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 没有截留或擅自坐支应交款项,更没有隐匿不报的现象。2)、 学校的一切收费行为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所有收入 都开列合法的收据,很好的禁止了一切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3)、学校的一切收入均按要求入帐。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制 度执行,进行统一管理和核算。从而规范了学校资金运作行 为、增强了对学校资金的监管力度,消除坐支、截留、挪用 资金的隐患,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4、支出管理:学校支出包括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 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1)、学校能根据年初支出预算开支经

   费,确保了公用经费的使用发挥了最大效益。严格按照学校 经费开支制度执行和资金使用范围列支经费。没有随意扩大 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现象发生。在经费的列支中,外 出培训、学习等费用能按照规定执行,该由单位支付的由单 位报销,该由个人承担的费用,学校不予报销。2)、学校办 公用品的采购均由学校总务处负责,大宗物品的采购均按程 序办理。3)、所有支出凭证都有经手人、验收人或证明人、 领导签字审批。从而杜绝了支出无序操作,确保了资金合理 使用 4)、在经费支出过程中,所有原始凭证合理、合规,做 到了内容真实、完整,凭证合法,手续齐全。

  5、资产的管理合理设置岗位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出 纳不得兼任稽核、票据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和收入支出等账 目的登记工作,出纳应具备会计基础知识和熟练操作计算机 的能力。

  学校收支没有帐外循环,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财产物资按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设立固定资产,建立了专 项管理制度。所有财产物资均按申请购买、实物验收、入库 登记、使用、维修、处置等制度执行。每年定期对固定资产 进行清理,按相关规定对报损、报废的财产进行申报、审批, 做到了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通过自查,学校的资产管理 规范,没有铺张浪费现象发生、也没有发生过财产上的损失。

  学校的往来资金入账处理手续完备及时。对财政的专项资金 能按照资金的用途用好、用实。

   七、工作中取得的成效,本年来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和 财务收支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是领导高度重视,对这项工作思想认识到位,工作 措施到位。

  2、是在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方面,工作实在, 各项制度基本健全,并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保证了学校教育 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不断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今后, 我们将进一步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学校财务 内控的长效机制,努力做好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力争再上新 台阶。

  

篇二: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随着我国财务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行 政事业单位在基础建设中容易出现的漏洞、问题,对目前的内控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 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措施。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 的有关精神,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 知》要求,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我们对本单 位(部门)的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了评价。试图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目前的控制制

  度以及设想以后比较完善的控制制度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我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 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 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一些单位的领 导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理念,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 够,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系统的建设,而简单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 于内部控制。有的单位虽建立了内控系统但不尽合理,生搬硬套,没有从自身实 际情况出发。还有些单位虽然建有较为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却流于形式, 弱于执行。

  2. 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控力度不够 部分单位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由内部会计控制 执行部门自行监督检查,导致监控力度不够,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

  有些单位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对内部审计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 持,不能正确审计和鉴定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主要原因 在于内部审计人员不能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不能坚持内部审计的准 则和原则,不能遵循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不能正确运用审计方法,没有如实、 公正地编写审计报告。

  3.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流失比较严重 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对国有资产管理相互脱节,部分单位财务部门未建立固定 资产明细账,每年只管经费收支,不管家底多少;后勤部门只管发放而不清楚资 产价值和实物分布情况;使用部门只用不管。长此以往,造成国有资产管理与财 务管理严重脱节,致使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责任不清。部分单位之间互相攀比, 盲目、重复购置资产,加之资产的购建、使用、占用、处置权均在单位,跨部门、 跨单位无法进行资产配置,致使部分资产闲置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策略 1.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与内控责任 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按照《会计法》和《内部 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 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 主要责任。但要真正确立起单位负责人对财务会计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 “第一责任主体”意识,还必须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一些相关领导在 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

  2.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 全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国家财产安全稳定”。不能用一 般财经法规替代内控制度。要找准失控环节,明确自控重点,重视伦理道德规范 建设,建立良好的单位文化氛围。对于预算管理、资金拨付与费用支出管理、报 销审批程序以及对错误核算与错误支出的纠正等等经济活动等方面,确定单位自 控的重点和目标,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确认相关的管理职能和关系,为每个组 织划分责任权限,明确建立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因事设人,视能授权,责任 到位,且责权对等,以增加组织的控制意识。

  3.加强单位内部审计监督 重视内部审计控制,真正落实责任制,以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顺利、有 效运行。内部审计控制是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再控制。内审部门应将会计控制制度 作为审计评审对象,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定期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 内部会计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尤其是要针对发展中财务及会计核算上出现的新 问题、新情况,认真研究,不断发现和改正问题,可以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防止经济违规;把审计结果与日常考核结合起来,真正落实责任制,加强监督与 奖惩制度,这是对单位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再监督,也是保护员工的主要措施。

  有条件的单位均应建立内部审计机制,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顺利、有效运行。

  4. 提高人员素质 单位内部控制的成败关键在于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程度,其素质控制的目的在 于保证工作人员具有爱岗敬业的品质和勤奋、有效的工作能力,从而保证内部控 制有效实施。它对财会人员的素质有更高要求,不仅要求专业技术性、政策性、 法制性强,并且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

   5. 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预测 各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风险 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通过一系列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数据比较,对财务运作中 潜在风险预警预报,提出控制措施,将可能萌发的财务风险予以化解。

  内部控制是一项不断推陈出新、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 内部控制制度也要跟着不断的修改,以达到其有效性,切实控制各种漏洞的发生。

  行政事业单位是一个特殊的单位,不同于企业,有它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在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内 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也显得犹为重要。

  三、在积极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内控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 程,做好这一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的方法来推进。我们的体会是:

  1,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是前提。内控机制建设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涉及到 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每一位工作人员,全局上下必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区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内控机制建设工作,带头落实内控机制建设的相关责任, 积极承担风险防范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在整个内控机制建设中全程参与、全力推 动、全面保障,从而带动其他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自觉履行风险防范的分工职责。

  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具体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制定实施方案,协助党组具体分解 和落实内控任务,并对内控机制运行过程进行监督、考核和评价。各相关部门积 极参与配合,制定相关工作制度,梳理工作规范,落实具体内控工作任务,共同发挥 内控机制的作用。

  2,健全制度规范流程是核心。我局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规范性文件, 立足岗位和自身职责,对地税人员每一项行政行为都进行梳理、分析和研究,制 定出统一的工作流程,使所有的工作行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紧紧围绕“两权” 运行轨迹,全面清理整合工作规程和内部管理制度,总结实践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 经验和办法进行规范和固化,并上升为制度。建立起一系列既有实体性内容,又有 程序性要求的工作制度,既明确规定应当怎么办,又要规定违反规定后如何处理, 形成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制度链条,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逐 步把内控机制建设引向深入。

  3,动态管理跟踪考核是关键。在探索与尝试中,我们逐渐清晰地认识到:

  内控机制建设不是编几个制度文本、列几份权力清单、搞几个岗责明细、画几张

   流程图表,然后束之高阁,就算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它是一个动态的监控平台,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防控重点,必须建立一套严密、完整的评议考核机制。在考核 评价中我们以风险点监控为抓手,在个人自查、分局初评的基础上,设计了面向 全局的内控机制考核评价表,从一般要素、重点要素、关键要素三个方面进行考 核评价。逐步形成较为完整实用的考核评价体系,有效提高内控管理质量、效率 和水平。

  4,信息管税科技支撑是保障。以信息化为平台,做到全流程跟踪,全员化 覆盖,不断提高信息管税水平。实现由权力防腐向制度防腐转变;由外部监督向 内部控制转变;由人工操作向科技监控转变。目前我局已着手尝试利用自身的网 络办公平台对一部分涉税事项和行政管理事务实施流程控制。但距离实现信息管 税和科技监控的目标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全面推广 应用打下基础。

  总之,我局在内控机制建设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取得 的成绩还很有限,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差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许多不足。我们 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不自满,全力推进不懈怠,不断巩固、完善、提 升我局内控机制建设工作,为地税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篇三: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内控评价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作者:徐琴 来源:《经营者》 2019 年第 22 期

  徐琴

  摘要 本文根据部分企业的内控管理现状,通过 COSO 的内控基本标准要求和《企业内部控 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理论模型,与目前企业日常的工作模式结合,从设 计的完整性、实行的合规性以及运营效果 3 个方面对企业的内控体系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同时 设计运行效果监控指标形成内控以及监控的指标体系,对企业内控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从而进 一步判断内控体系因素的整体效果性。

  关键词?内控评价?创新运用?优化内控评价体系

  一、常规的内控评价工作方法存在的弊端

  (一)企业内部控制成本过高,效率低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企业在进行内控评价时,一定要遵循的全面性原则是 “企业的内部控制应始终贯穿、执行于监督的过程中,才能全面覆盖企业、部门以及各种业务 事项等”。企业没有区别出行业与主体业务,刻板对照内控基本规范要求对公司进行内控评价, 会把资源过多地耗费在非主要业务流程评价上,造成高成本、低效率。

  (二)整体评价结论不精准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是把企业评价目标看成整体,而没有划分出行业类别、企业的 大小等特有的属性,该规则的目标是创建一个通用的标准。企业在设计内控评价时,若不根据 企业实际情况,而完全按照内控基本规范的标准,最终获得的评价结果与企业的情况一定会有 所差距。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行内控,并不是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的标准与要求完全 一致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判断企业的内控效果的有效性,也无须把所有的要素都包含在内 并同等存在。可能按照内控基本规范中的标准进行评价是一个缺陷,但在实际控制中却有效, 这点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内控评价上体现出来。

  二、对内控评价方式进行创新,并有效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为了让内控评价体系发挥效用,必须进行创新,因此以常规评价方式作为前提,再用风险 为导向的评价方式,对内控整体有效性评价创建定量模型完成控制目标。创建模型的基本方式 是:根据内控缺陷的数量和严重的程度,引入内控目标实现指标对内控各个要素针对性的评价, 并对所有的内控要素评价结果根据其重要程度分别给予权重,从而形成内控体系的评价分数, 成为企业内控体系整体有效性的评价依据。

  (一)设计健全性、合规性和运行有效性的内控评价要素体系

  控制企业活动细节的关键风险点在使用一般的评价方式和风险导向评价法的同时,还需要 去观察企业的内部环境,内容包含结构设置、结构治理、职权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 企业文化方面。对于风险评估的内容需包含风险的识别、排序以及分析,同时根据风险偏好给 予相应的策略,监控风险动态等。信息沟通要素包含信息收集与信息传递,并对内外部的信息 进行筛选、核对、整合、沟通与反馈,加强信息的有效性。对控制的监督关注日常监督、专项

   监督、缺陷认定、自主价报告的编制等方面,将上述四要素与控制活动要素的具体流程相结合 进行评价,优化内控评价体系,保证设计健全性、执行合规性和运行有效性。

  (二)根据控制目标设置运行有效的风险监控指标

  对经济活动的各个业务模块进行控制,同时落实控制活动中重要业务模块的风险系数。以 风险指标与资产管理的控制目标作为参考。首先,以资产管理业务指标的设置去检查控制目标 的执行程度。例如,设置存货的准确率、存货损失和周转率、固定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周转 率等指标。设置资产管理业务的控制指标的计算方法,如存货准确率=(盘点物料数*平均单价) /(账面实存数*平均单价)*100%;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净值*100%。比较实际 的控制指标的分值与常规指标的分值,假如指标在正常分值范畴内,证明控制活动业务模块的 指标处于可控范围内,超出就要给予黄色预警信号,同时要重点关注。其次,利用资产管理业 务模块的控制目标去确认该业务风险指标,并详细描写出风险事件。例如,没有按照标准方法 处理固定资产,被上级直属部门处罚、侵占他人的无形资产并被投诉,或企业的无形资产被侵 权。再判断风险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需要制定应对措施,防范化解风险。

  (三)构建信息化内控评价系统,完成动态监控

  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有效性,要大胆创新内控评价方式,使用企业财务的信息化平台, 对重点流程与主要的指标进行全程监控,同时开发内控评价信息系统,随时监控信息,让全员 参与其中。首先,完善内控评价的流程并把内控评价指标进行细分,同时移入财务系统,进行 数据集成,形成内控体系的动态监控管理。其次,扩大企业内控评价体系的范围,把动态实时 监控与财务管理系统进行结合,其中包含了应收账款、存货、主营业务收入以及成本、合同执 行等重要指标;同时划分流程会涉及的相关风险,明确不同的责任主体,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以“预防为主”贯穿整个内控评价体系。

  三、结语

  以风险为导向对企业的整体风险管理进行评价,构建信息化评价体系完成动态监控,创新 评价方式,有效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有助于对内控缺陷进行精准的判断,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目 标,推动企业内控评价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为重庆嘉陵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44-54.

  侯蕴慧.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系统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8(04):

  [2]

  张妤.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山西财税,2018(01):34-54.

  

篇四: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但由于我国目前部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治理层与管理层主要人员仍然大量重叠企业的决策权过于集中他们既是总经理也是董事长同时扮演了管理者决策者监督者等多种角色他们很难用内部控制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和评价的环境致使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仅达到被动应付政府和公众监督的目的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合理保 证。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 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结合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存在的 问题,探讨了企业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过程中应采取 应对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 问题及应对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 能力,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于 2008 年 5 月联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通知明确要求企 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 告。2010 年 4 月上述五部委又根据《基本规范》印发了《企业内部 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规定自 2011 年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 司施行,自 2012 年起在国内主板上市公司施行,并择机在中小板 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也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因此, 无论是国际形势、国内要求,还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当前 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一、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含义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control self- appraisal,简称 csa)是指 公司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自己及所属子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 价,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和效果以期能更好地实 现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公司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在公司内部为实现目

   标、 控制风险,而进行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恰当性实施的 自我评价方法。有效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一个对内部控制效果的 监督和测试的持续过程。

  二、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 2010 年 4 月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 布,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并融合国际先进 经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但由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我国还 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对其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加之内部控制自我 评价本身存在的固有缺陷,企业在运用过程中暴露不少值得注意的 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企业管理者缺乏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实施 和评价的环境 coso(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简 称 coso)报告中内部控制综合性框架将内部控制分为五个互相关联 要素;coso 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中更将其扩展为八个要素。无论 是五要素还是八要素,都将控制环境作为能够顺利实施内部控制的 首要条件。但由于我国目前部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完善,治理 层与管理层主要人员仍然大量重叠,企业的决策权过于集中,他们 既是总经理也是董事长,同时扮演了管理者、决策者、监督者等多 种角色,他们很难用内部控制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内部控制 制度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和

   评价的环境,致使整个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 式,仅达到被动应付政府和公众监督的目的。

  (二)由于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认识不足,未能很好地遵循内部控制的 全面性原则 由于受传统观念及个人经验的制约,很多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把内部 控制的评价仅限定为与财务会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认为只要能 够满足于注册会计师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就行了,无需对其他非 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甚至还有人狭隘地将内部控制与内 部牵制等同起来,在具体实施内部控制和评价过程中,未能对涉及 到企业及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的各项重大内部控制进行自 我评价,致使企业在具体实施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不符合全面性原 则。

  (三)由于对注册会计师的过度依赖,在内部控制实施与评价过程中 限制全员性参与 企业的活动是由人实施的,内部控制的政策和程序是由人运用的, 因此内部控制效果由全员决定,内部控制不是内部审计部门或者财 务部门一个部门或人员的事情。但由于很多企业受到内部控制自我 评价能力的制约和管理层传统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在很大 程度上依赖注册会计师为其出具“公允的”鉴证报告来满足证监会 等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但事实上由于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实际情 况、运作流程缺少足够的了解,因此对企业评价的公允性是极其有 限的。即使部分开展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企业,评价主体则主要

   定位于内部审计人员和部分与内部控制关系密切的财务部门等,普 通员工参与则受到限制。

  (四)未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自我评价的方法,影响评 价的效率和效果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第十五条规定,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 当对被评价单位进行现场测试,综合运用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 题讨论等方法,充分收集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 的证据,按照评价的具体内容,如实填写评价工作底稿,研究分析 内部控制缺陷。但目前部分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时,过度 强调全面性原则而忽视了重要性原则,对各业务环节评价时未能对 重点领域有效配置资源,致使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未能被发 现,既影响了评价的效率,也影响了评价的效果。还有的企业在开 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时,“移植”一些西方国家的“引导会议法” 来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企图以会议形式代替调查和测试,免去 实地查看等必要的评价程序,致使最终的评价结果与企业的客观实 际不符合,严重影响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效果。另外,较多企业 在进行自我评价时,比较重视评价报告的撰写,而对评价过程中形 成的工作底稿未能如实填写,致使评价报告的结论缺乏有效证据支 持,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分析。

  (五)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整改措施脱节,缺乏内部控制整改和自我 完善的长效机制 落实整改是内部控制持续完善的关键,但由于很多企业的管理层对

   评价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重视不够,没有制定详细整改计划,或是 制订了整改计划,也仅限于被动应付监管部门的检查,对整改措施 的落实缺乏必要的认识和有效的监控,致使控制风险依然存在。另 一方面,由于企业管理层不愿意改变原来固有的管理风格,致使原 有的执行偏差得不到根本上的更正,整改措施仅限于对以往发生过 的事项进行补救,而对未来发生的事项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和自我完 善的长效机制,限制了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促进企业内部控制 中的作用。

  三、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时应采取的措施 为了防止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时出现上述问题,充分发挥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和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中的 作用,特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供参考。

  (一)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大力倡导企业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的企业 内部控制评价环境 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企 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体系、组织结构等方面。一个良好的企业 文化对企业员工及管理者往往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企业共同的 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会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 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 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能够适度调节经营 者和普通员工面临的诸多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因此企业应当将 企业文化作为与高科技发展同等重要的系统工程来建设,要大力建

   设和倡导人人关心企业发展,人人参与企业发展的良好企业文化氛 围,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认真落实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制度上保证企业内部控 制评价的良好实施

  落实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就是要求企业在决策、执行、监督 上建立一种制度性安排,合理界定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层和监 事会的职责范围,以便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建议企业 董事会、总经理层和监事会成员一般分设且主要成员不要交叉任 职,特别是董事长一般不应兼任总经理,以保证出资者和董事会、 董事会和总经理层相互间信托、委托和监督关系的确定,从制度上 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和评价具备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大力加强和改进企业职能部门建设,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 价的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部门是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内部审计部门要 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贯穿于内部审计工作始终,企业应当赋予内部 审计部门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加强内部审计部门 的进行内部控制评价的职能作用,实际上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 建设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应重注对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专业人员的 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在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面的相关专 业技能,以使他们在评价过程中能承担起引导者的角色,协助企业 管理当局改进内部控制系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胜任能

   力。

  (四)结合企业实际,充分运用各种评价方法,确保评价的效率和效 果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 引》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 出具体的内部控制评价办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可以结合被评价 单位的实际情况,采取现场测试、个别访谈、调查问卷、专题讨论、 穿行测试、实地查验、抽样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因地制宜地收集被 评价单位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是否有效的证据。企业在进行自我评 价时,对评价过程中形成的工作底稿要及时记录,要形成对评价报 告结论的支持性证据,以便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分析。

  (五)加强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监督,建立内部控制自我完善的长 效机制 企业在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应根据确定的标准对监督所 发现的控制缺陷进行认定,包括内部控制缺陷是设计缺陷还是运行 缺陷,是一般缺陷、重要缺陷还是重大缺陷等.。要及时准确分析 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向董事 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企业应当对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采 取持续监控与专项监控相结合的办法,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得到 及时整改,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日趋完善,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自我 完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 ion,coso,enterpriseriskmanagement-integratedframework [eb/ol].2004.09 [2]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s].财会 〔2008〕7 号 [3]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s]. 财会〔2010〕11 号 [4]《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课题研究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操作实 务》[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篇五: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历做法及取得的成效范文

  健全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是农业银行实现稳健经营、提高经营 效益、防范化解风险、确保平安开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行在内控 管理建立中,进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对增强我行业务竞争能力,提 高经营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绩,20**年内控综 合评价首次被评为一类行。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我行内控管理在 执行和落实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的问题,制约着全行工作质 量的提升。现就我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控管理工作谈几点设想。

  一、完善内控主体建立

  建立内控机制。要积极培育符合我行实际的内部控制文化,使内 控意识和内控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员工思想深处,使内控成为每位员工 的自觉行为。熟悉自身岗位工作的职责要求,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 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把这些作为加强内控建立的重要任务。

  完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要认真借鉴同业的先进经历,积极运 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 统。重视贷款风险集中度及关联企业授信监测和风险提示,重视早期 预警,认真执行风险提示制度。

  树立正确的业务开展观。要在追求盈利性的同时,重视平安性和 流动性,在追求业务高速开展同时,更重视风险防范和内控建立。

  建立内控信息联络机制。要建立完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内控

  的设计、执行、反应提供信息保障。建立内控管理部门信息联络和定

  .

  z.

   -

  期联系机制,及时、真实、完整地传递监管意图、交流信息、沟通问 题。

  重视对管理人员的监管。要加强对管理层、决策层的监视控制, 解决"控下不控上〞的不合理现象。把内控文化建立纳入高管人员的 管理,实行内控问责制,促使其转变观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强化内控责任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内控组织机构,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分管 行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内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 职责和目标,形成由行长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配合抓,层 层抓落实的组织架构,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具体组织实施、拟定有关 制度、内控措施评估和提交工作建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采取 有效措施,为开展内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根底。

  建立例会制度。全行要加强学习,熟练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 有章可循,定期进展风险排查和案件分析;要晨钟暮鼓地强化防范意 识,大事敲钟,小事敲鼓,没事敲木鱼,做到警钟长鸣。要深刻吸取 反面典型的沉痛教训,未雨绸缪地完善预防措施;要加强制度建立, 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监视作用。

  强化部门自律监管。业务主管部门要实施"一岗双责〞、发挥再监 管作用,要强化授权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监视不流于形式; 同时各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确实可行的自律监管检查实施方案,坚持自 律监管与自查自纠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确保监管检

  .

  z.

   -

  查到位,不走过场,不留监管盲点;监察部门要对业务部门进展再监 管,使监管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有效监管水平。

  落实防控措施。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要注重对风险点的防范,全 行员工都应切记"隐患险于明露,防范胜于补牢,责任重于泰山〞。

  各业务部门要真正把各项防范工作落到实处,组织"飞行队〞加强内 控管理工作检查力度,做到边检查、边通报、边整改、边处理。具体 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指定专门专人负责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落实、实 施;二是对上级行的各项制度认真组织学习并及时下达贯彻;三是针对 检查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部位和业务开拓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配套 的措施和实施细则;四是对以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展综合考核, 确定重点监控部位,进展重点检查;五是配备专职监管进展检查辅导, 检查辅导执行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反应信息。六是抓 好整改落实。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要抓好后续跟踪检查,认 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做到查找重点,对症下药,强力整治。对整 改不到位进展补缺补漏,做到正视问题,认真对待,逐条落实,确保 标准;对能整改的,当场予以整改;对既成事实不能整改的从中吸取教 训,有效防范,严防"边改边犯〞、"改后再犯〞的现象;确保整改工作 取得一定成效。七是严格追究责任。要真正提高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就要强化责任追究,完善惩诫问责制度,对存在问题整改不到位、有 章不循、屡禁不止的责任人要从严处理,建立"违章责任登记制度〞, 实行严格惩诫。监察部门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强化监视检查,按照

  .

  z.

   -

  责任到位、追究到位、惩诫到位、整改到位的原则严肃对违法违纪人 员的查处。

  三、强化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强化检查。要重视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的重要性,不要等上级布置 时来抓检查,或发生案件后进展检查,而是应该要做到常规性检查, 把执行力作为各级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各业务主管部门要定期制订 检查方案,事后的检查结果要书面报告行领导,以此作为考核职能部 室工作质量的主要依据。一要提高检查频率。平安保卫、信贷、会计、 科技、员工行为检查或考评等要订出规划,规定多少时间必须检查一 次。二要确保检查质量。检查之前要有检查提纲,包括内容、要求、 检查人员组成、目的要求等,检查之后要有书面总结。三要突出风险 点检查。全面检查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应找准风险点,多搞一些 突击性的、专题性的、带有苗头性的、针对性的检查。

  严格问责。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而重罚之下,必将使违规者付出 昂贵的代价,使之不敢违规。其内容主要有:业务主管部门有无按规 定组织本专业制度执行情况进展检查,其方案和检查质量结果,问题 的整改情况的落实情况如何;检查组人员有无做和事佬情况,有无该 查而不查,有无应发现而未发现,有无发现了未作报告、未要求其进 展整改等情况。通过问责,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要提出批评。如造 成损失的,则视其损失情况进展责任追究。同时,对制度执行有力的 同志要及时进展表彰以弘扬正气。

  .

  z.

   -

  实施倒查。实践说明各类问题大多暴露在基层,在操作人员,但 往往根在各级管理层,在于管理层管理不力,制度执行力不强。所以, 执行力的实施内容应加上实施严格的责任倒查制度,建立检查人员对 检查事实要负事实责任,以提高检查人员的责任心和检查质量;各业 务主管部门未加强管理、未按规定组织各类检查、未及时组织整改, 而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要倒查其责任。

  

篇六:内部控制工作经验做法及取得成效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范文 健全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是农业银行实现稳健经营、提高经营 效益、防范化解风险、确保安全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行在内控 管理建设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对增强我行业务竞争能力,提 高经营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绩,20xx 年内控 综合评价首次被评为一类行。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我行内控管理 在执行和落实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的问题,制约着全行工作 质量的提升。现就我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控管理工作谈几点设 想。

  一、完善内控主体建设 建立内控机制。要积极培育符合我行实际的内部控制文化,使内 控意识和内控文化渗透到每一位员工思想深处,使内控成为每位员工 的自觉行为。熟悉自身岗位工作的职责要求,理解和掌握内控要点, 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把这些作为加强内控建设的重要任务。

  完善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要认真借鉴同业的先进经验,积极运 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 统。重视贷款风险集中度及关联企业授信监测和风险提示,重视早期 预警,认真执行风险提示制度。

  树立正确的业务发展观。要在追求盈利性的同时,重视安全性和 流动性,在追求业务高速发展同时,更重视风险防范和内控建设。

   建立内控信息联络机制。要建立完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内控 的设计、执行、反馈提供信息保障。建立内控管理部门信息联络和定 期联系机制,及时、真实、完整地传递监管意图、交流信息、沟通问 题。

  重视对管理人员的监管。要加强对管理层、决策层的监督控制, 解决“控下不控上”的不合理现象。把内控文化建设纳入高管人员的 管理,实行内控问责制,促使其转变观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强化内控责任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内控组织机构,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分管 行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内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 职责和目标,形成由行长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配合抓,层 层抓落实的组织架构,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具体组织实施、拟定有关 制度、内控措施评估和提交工作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采取 有效措施,为开展内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建立例会制度。全行要加强学习,熟练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做到 有章可循,定期进行风险排查和案件分析;要晨钟暮鼓地强化防范意 识,大事敲钟,小事敲鼓,没事敲木鱼,做到警钟长鸣。要深刻吸取 反面典型的沉痛教训,未雨绸缪地完善预防措施;要加强制度建设, 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指导、监督作用。

  强化部门自律监管。业务主管部门要实施“一岗双责”、发挥再 监管作用,要强化授权管理,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监督不流于形

   式;同时各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确实可行的自律监管检查实施方案,坚 持自律监管与自查自纠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确保监 管检查到位,不走过场,不留监管盲点;监察部门要对业务部门进行 再监管,使监管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有效监管水平。

  落实防控措施。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要注重对风险点的防范,全 行员工都应切记“隐患险于明露,防范胜于补牢,责任重于泰山”。

  各业务部门要真正把各项防范工作落到实处,组织“飞行队”加强内 控管理工作检查力度,做到边检查、边通报、边整改、边处理。具体 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指定专门专人负责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落实、实 施;二是对上级行的各项制度认真组织学习并及时下达贯彻;三是针 对检查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部位和业务开拓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配 套的措施和实施细则;四是对以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考 核,确定重点监控部位,进行重点检查;五是配备专职监管进行检查 辅导,检查辅导执行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反馈信息。

  六是抓好整改落实。对各类检查中发现的存在问题要抓好后续跟踪检 查,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做到查找重点,对症下药,强力整治。

  对整改不到位进行补缺补漏,做到正视问题,认真对待,逐条落实, 确保规范;对能整改的,当场予以整改;对既成事实不能整改的从中吸 取教训,有效防范,严防“边改边犯”、“改后再犯”的现象;确保 整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七是严格追究责任。要真正提高内控制度的 执行力,就要强化责任追究,完善惩诫问责制度,对存在问题整改不 到位、有章不循、屡禁不止的责任人要从严处理,建立“违章责任登

   记制度”,实行严格惩诫。监察部门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强化监督 检查,按照责任到位、追究到位、惩诫到位、整改到位的原则严肃对 违法违纪人员的查处。

  三、强化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力

  强化检查。要重视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的重要性,不要等上级布置 时来抓检查,或发生案件后进行检查,而是应该要做到常规性检查, 把执行力作为各级管理人员的首要职责,各业务主管部门要定期制订 检查方案,事后的检查结果要书面报告行领导,以此作为考核职能部 室工作质量的主要依据。一要提高检查频率。安全保卫、信贷、会计、 科技、员工行为检查或考评等要订出规划,规定多少时间必须检查一 次。二要确保检查质量。检查之前要有检查提纲,包括内容、要求、 检查人员组成、目的要求等,检查之后要有书面总结。三要突出风险 点检查。全面检查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应找准风险点,多搞一些 突击性的、专题性的、带有苗头性的、针对性的检查。

  严格问责。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而重罚之下,必将使违规者付出 昂贵的代价,使之不敢违规。其内容主要有:业务主管部门有无按规 定组织本专业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其方案和检查质量结果,问题 的整改情况的落实情况如何;检查组人员有无做和事佬情况,有无该 查而不查,有无应发现而未发现,有无发现了未作报告、未要求其进 行整改等情况。通过问责,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要提出批评。如造 成损失的,则视其损失情况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对制度执行有力的 同志要及时进行表彰以弘扬正气。

   实施倒查。实践表明各类问题大多暴露在基层,在操作人员,但 往往根在各级管理层,在于管理层管理不力,制度执行力不强。所以, 执行力的实施内容应加上实施严格的责任倒查制度,建立检查人员对 检查事实要负事实责任,以提高检查人员的责任心和检查质量;各业 务主管部门未加强管理、未按规定组织各类检查、未及时组织整改, 而延误时机造成损失的要倒查其责任。

  定期轮岗。轮岗工作是银监会和上级行业管理部门的要求,是案 件专项治理的强制性要求,是防范各类风险暴露和各种陈年老帐的有 效途经,也是锻炼人才、培养复合型人员的有效途经。由于我行员工 无论何种岗位,都有一定的职权,所以轮岗应该是全员的轮岗,但关 键岗位的轮岗尤其必要。轮岗除了暴露问题外,也能约束有关人员违 规的不良心态的产生。信贷人员的轮岗,可以是管片管户的轮岗,也 可以是跨网点轮岗。

  四、强化合规管理

  增强合规意识。合规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 是为适应股份制改革和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需要。目前,我行内 控管理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增强合规意识,实施合规管理, 有利于确立我行风险管理核心。开展合规管理是员工增强自我保护意 识和能力的需要。全面增强合规管理,以有效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 为目的,避免因不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 处罚,重大财务损失风险和声誉损失风险,确保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加强合规评价。只有加强合规评价,才能及时发现各级行执行合 规管理的好坏。合规评价的内容主要由组织合规、权限合规、制度合 规、监督合规和安全合规五个方面组成。组织合规主要评价岗位责任 制度、学习制度、报告制度、休假制度、回避制度等。权限合规主要 评价执行上级权限管理规定、授权制度、各岗位权限。制度合规主要 评价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合规经营、合规操作。监督合规主 要评价各级领导履行检查制度、主管人员落实检查制度情况。安全合 规主要评价经营安全的结果,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

  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强化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执行,正确运用规章 制度和合规操作。构建合规管理平台,把制度执行落实到操作层面, 将合规风险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加强对制度和操作合规性的监督和 再监督,主要是对各业务主管部门及人员进行自查、检查、督促是否 执行各项制度的落实,监督保障部门及人员应强化再监督管理职能。

  建立存在问题的整改机制、重视违规问题的后续检查,突出抓好存在 问题的整改。建立部门合规协作机制,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与互 动,确保合规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内部控制工作的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范文 20xx 年我协助何总经理分管财务和内控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 情况汇报如下,请各位代表审议。

  第一部分年年的主要工作

   年在公司班子的大力支持下,我带领广大财务人员紧紧围绕年度 财务工作思路,不断夯实财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业务流程,创新财 务管理方法,改革财务管理体制,着力强化平稳、受控运行,为全面 完成公司的各项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圆满完成了国家审计署现场审计工作。

  在国家审计署的审计过程中,我们全力以赴、自查自改、跟踪反 馈、及时协调,保障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一是公司各单位成立了 以一把手为组长的组织机构,以财务为主协调办公室,建立了顺畅的 沟通机制,及时化解现场审计阶段发现的问题 10 余项;二是根据公司 审前工作会的部署,及时安排和要求三省公司和机关各处室对照内控 制度严格自查,整改不合规范事项 200 余项;三是会同三省公司和相 关处室联合审查、共同把关审前和审计过程中提报的各项资料;四是 针对审计组反馈的 32 个审计记录,立即组织三省公司财务部门和相 关部门认真核对、仔细研究,反复讨论、修改三省公司及各部门的答 复,从法律和相关政策法规的角度做出了合理解释。

  通过“严格、扎实、细致、周密”的工作,公司接受住了审计署 的严格考验,得到了审计组的较高评价。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在核算体系改革方面,以“推进财务和资产 7.0 系统上线”为重 点,组织本部及三省业务骨干,积极学习财务 7.0 系统的各项管理和 操作程序,积极改变核算流程,30 人历时一个月,完成了近 10 万条

   信息的设置和账务初始化工作,顺利实现了 6.0 和 7.0 系统的并行。

  并行后的财务核算工作量成本增加,在原本人员偏紧、工作量偏大的 基础上,财务人员加班加点、任劳任怨、扎实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信 息透明度、优化核算流程、提升对基层的监控力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零售费用定额管理方面,我们积极推导、演绎和引申建筑行业 定额管理理念,在调研、总结和开发软件的三个阶段一直处于板块领 先水平,得到了板块的认可,并委托我公司实施软件开发和系统推广 工作。目前系统已经开发成功,预计 2010 年一季度在销售系统全面 上线,为销售公司全面贯彻低成本发展战略、创新成本控制手段、实 现管理向基层延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资金管理系统建设方面,通过近一年的调研、开发和推广,基 本实现了对库站资金的实时监控,实现了与业务系统、零售系统的信 息共享和系统自动控制,实现了资金的自动汇划、收付凭证的自动生 成、账户余额的实时监控。为进一步降低资金头寸、提高核算速度和 质量、降低资金风险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平台,是资金管理历程 中的一次跨越式变革。

  三、资金、资产管理能力稳步提升。

  在资金管理方面,以“降低冗余资金、加强现场稽核”为重点, 确保全年无重大资金安全事故。一是持续推进银行上门收款、pos 机 推广和银行账户管理,有效降低了在途资金,保障了资金安全,截止 年年底实现上门收款的加油站座数达到 1241 座,同比增加 147 座,

   上门收款率达到 87%,同比提高 2 个百分点,比年提高 73 个百分点;pos 机刷卡结算金额为 8.9 亿元,同比增长 8.5 倍;清理冗余账户、合并 账户 39 个,账户数量维持在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最低限度内。二是 积极贯彻落实资金安全稽查长效机制,各地市公司对加油站资金管理 自查面达 100%,由省公司组织的抽查和复查覆盖面平均达到 60%,并 根据板块《关于开展加油站资金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和整体部署, 成立了加油站资金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累计检查站库 1500 余座,检查覆盖面 99%以上,发现和整改问题 500 余项,完成了板块 下达的资金稽查任务,得到了西藏公司督察组的高度评价。

  在资产管理方面,通过明确转资流程和表单、组织制订预转资单 价标准,结合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督促三省公司进一步提高转资 速度,截止年年底在建工程余额 61596 万元,与年初相比在建工程占 资产总额的比重下降了 0.67 个百分点。同时,依托资产 6.0 系统, 有效的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全年共完成 695 万元固定资产的内 部调拨,完成资产卡片的编制 5 万余张,充分发挥了存量资产的使用 价值。并组织三省公司对各项资产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对盘亏、毁 损、报废资产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细致的摸底统计,确定了符合报废条 件的资产 335 项,为下一步优化资产结构、盘活低效或无效资产提供 了数据支持。

  四、注重过程、加强监控,预算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月度滚动预算和资金联动控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三省公司实 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执行的转变,有效保障了费用合理、均衡发生,

   全年费用指标均控制在板块下达指标范围内;二是通过收集整理第一 手资料,深入贯彻上级单位管理意图,2010 年预算编制得到了板块 领导的高度评价,预算汇报圆满成功。

  五、法制意识逐步提升,税企环境进一步优化。

  通过加强协调、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税务人员业务素质,取得了 较好地成绩。一是通过努力,实现了湖北地区增值税预征率的再次下 降,年节约利税 800 余万元;二是通过大力协调,湖北省黄石等地区 税务部门纠正了在零售环节按收入比例征收印花税的违规政策,年节 约印花税 200 余万元,摆脱了企业被动纳税的局面,净化了纳税环境, 提高了企业在税企分配格局中的话语权;三是实现了中石油冠名机打 发票的使用,为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形象提供了优越 的平台,是税企关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四是组织了一次财税大检查, 查处整改问题 20 余项,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和下发了发票管理办法, 规范了票据的使用,降低了税务风险。

  六、充实力量、加强培训,队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一是进一步充实各级管理机构财务力量。年年对机关财务处领导 岗位进行了充实,同时在条件成熟的地市逐步配备总会计师 6 人,充 实了两级机关财务部门骨干力量,地市营销中心财务队伍进一步发 展,基层的财务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全年财务系统共参加内外部 培训 500 人次以上,重点是放在资金、资产、税务和财务系统更替等 应知应会技能,短期内迅速提高了各级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丰富了

   财务系统的知识储备;三是学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积极探讨财务 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年年举办不同层次财务研讨会 4 次,在湖北 财会周刊和中油内部刊物等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 7 篇,标志着财务 队伍从技能操作型逐步向学术研究型团队转变。

  七、强化执行、严格考核,内控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年年,公司内控工作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宗旨,以加强风险管 理为导向,以“零缺陷”做为内控工作奋斗目标,不断加大内控执行 力度,不断丰富内控检查、测试手段。

  一是发布年版《内部控制管理手册》,修订和完善满足不同管理 层次需求的 3 个层面 96 个末级流程。

  二是强化宣贯,注重沟通,营造和谐内控环境。年年举办内控培 训班 59 期,培训 2362 人次,筛选、整理出与库、站业务密切相关的 流程 13 个并汇编成册。

  三是反复测试,严格考核,保持内控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年年先 后组织 3 次自我测试,覆盖面达到 44 个营销中心。顺利通过了 3 次 管理层和外部审计测试。

  在财务工作取得新进展的同时,我个人在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知 识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我认真学习了公司的工作会议报告和各类 书刊,学习了同志在中纪委会议上和党的十七大会议上的讲话,学习 了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和在中央经济会议上的讲话。通过不断的学 习,增强了党性修养,丰富了知识储备,优化了知识结构。

   第二部分一年来几点感想和认识 回顾一年来的财务工作,我对自身能力、财务面临的形势和财务 工作的重点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本人的政策水平、专业水平和领导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对财务专业的许多新事物、新知识和新形势关注不够、掌握 得不够透彻,对国家和上级单位的相关政策法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加 强。二是到基层去得还不够,对有些基层反映的问题解决不够迅速, 抓工作没有一抓到底,布置工作多,监督检查工作少。在今后的工作 实践中我将努力提高各方面综合素质,不辜负组织和公司员工对我的 信任和期望。

  二、财务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财务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

  一是成本费用控制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压力层层传递的体制还没 有形成。随着中石油 a 股回归上市,来自资本市场的监管和压力越来 越大,同时国家所得税新条例的颁布,加大了对企业的费用开支的监 管力度,而且,社会舆论对央企的监督越来越强势,集团公司党组、 股份公司管理层已经将降本增效上升到战略高度,销售企业将成本费 用控制列入 2010 年的重点工作,我们在成本费用控制中受到的内外 部监管力度越来越大。从目前情况看,我们的成本费用管理中还存在 一些问题:一是投资管理方面,部分项目达不到可研要求,一些加油 站长期处于亏损或关停状态;二是资产方面,资本性支出挤占费用, 资产处置不规范,一次性盘亏数额较大;三是人工成本方面,各项补

   贴名目繁多、标准不统一、规定不明确,公司间相互攀比;四是非生 产性支出方面,四项管理性费用控制不严,标准不一。五是成本费用 的压力目前主要集中在机关本部,没有实现压力的逐级传递。

  二是会计工作的内涵日趋复杂,会计基础工作还不适应会计体系 发展的需要。会计准则和股份公司会计手册今年已经进行了调整,变 化非常大,随着经济业务的日趋复杂,我们的监管手段、控制意识和 管理环境短期内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主要体现在对库存油品、 销售价格、资产处置和账外资产的管理还不够重视、不够完善,对异 地租赁、融资租赁、大额修理支出和非油业务等特殊事项的管理还缺 乏完备的管理手段。

  三是公司快速发展,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与公司成立 之初相比,我们的管理幅度越来越大、价值链越来越长、风险点越来 越多、监管面越来越广、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各方关注度越来越高, 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进入了一个风险聚 集的时期,稍有放松,财务风险就会释放,进一步演变为事故。这一 方面要求我们财务人员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必须紧缩地市营 销中心的财权,适度下放相应的事权,各级机构要切实担负起确保财 务安全的责任。

  

推荐访问:工作经验 内部控制 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