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之美读后感,菁选20篇【优秀范文】

数学之美读后感1  如果要评选最令人痛恨的科目,估计非数学莫属了。  人类花了几百年时间才形成了现代数学完备的理论体系,结果却要求我们在3-5年里全部学完。这显然是要杯具的。也显然是除了背公式就没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之美读后感,菁选20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数学之美读后感,菁选20篇【优秀范文】

数学之美读后感1

  如果要评选最令人痛恨的科目,估计非数学莫属了。

  人类花了几百年时间才形成了现代数学完备的理论体系,结果却要求我们在3-5年里全部学完。这显然是要杯具的。也显然是除了背公式就没有其他办法的。

  数学,小学的时候全是数字,初中的时候加入了XY,高中的时候基本没数字了,大学高数不但数字少,而且各种符号满天飞。

  其实想想就明白了,古时候的人们真的是闲的才去研究数学的吗?明显是在工程工作和实际生活中遇到了难题,需要数学这个科学的皇后来解决,于是人们才去研究的数学啊。数学是与应用分不开的啊。为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却被生生剥离了实际呢?《数学之美》里面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是数学家,但是很少有数学家同时是语言学家。

  会做事而不会讲事的人,编写了我们的教材。

  如果《数学之美》的作者吴军执笔重写我们的数学教科书,说不定*会出现更多的数学家。

  由于每个月都买1-2百的书,对什么是好书,我现在心里是越来越有底了。其实标准很简单,能不罗嗦的把事情给讲清楚了,就是好书。从这个标准出发,我杯具的发现,国内的教科书极少有满足这个简单的标准的。大部分是生搬硬套,大杂烩一锅炖。

  本着事情要讲清楚的原则,现在的数学教科书,就应该把课后习题给详解。把公式隐含的条件反复的强调,而不是像躲猫猫一样找死不见,解体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适量更新,而不是几十年不变。那些公式什么的,你多解释几遍,多用文字讲解一下,多写点有用的中文,少推导些万年不用的公式,少写点“容易得出”“易推导出”这些无用的文字,增加一下让教科书的可读性,行不行?别整的公式套公式,显得你编书的人很牛逼似地,其实你就是一心虚的。心虚怕讲得多错的多,被人质疑你的权威性,逼就是有错不改,强卖垃圾,编的这么烂,如果不是指定教材,放到市场上有人买才怪。最恶心的还垄断,还不给别人编。

  《数学之美》是把数学怎么简单,怎么好理解就怎么讲。

  教科书是公式一摆,撒手不管,习题雷同例题,与实际脱节,任外面山洪海啸,我自岿然不动。

  *的教科书啊,学一下国外的吧。北大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虽然是教科书,但是凡是对经济有一丁点兴趣的人,都会对这套书称赞不已。这才是教科书应有的样子啊。

数学之美读后感2

  《数学之美》,一个从事多年工作的谷歌研究员眼中的数学。令我大饱眼福的是,大学里面的数学知识竟能如此广泛运用到了计算机行业中。

  在语音识别、翻译,还有密码学领域,有着许多基于概率统计的模型和思想。当然,贝叶斯公式是基础,应用到隐含马尔科夫链模型,神经网络模型。

  在搜索中,一些相关性的计算,无不用到了概率的知识。在新闻分类中,用到了一些有关矩阵特征值、相似对角化的知识。当然,在图像处理方面,矩阵变换可谓是无处不在。另外,在识别方面,有一些通信模型,涉及到了信道、误码率、信息熵。

  最近刚开学也没什么事,所以就想随便找几本书看一下,但最好别是那种太艰深晦涩的书。8月份一直到现在,吴军写的这本12年5月出版的《数学之美》一直盘踞京东、亚马逊等各大网上商城科技类图书的榜首,当然,还有早些时候出版的《浪潮之巅》也排在很靠前的位置。心想市场的力量应该能帮我挑出好书吧,于是就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来,一直到今天晚上把它给看完了。

  因此想写一点东西来总结、反思一下,反正刚开完班会也没什么事干。

  写在前面的建议:如果你不讨厌数学的话,强烈推荐这本书,网上也可以下到电子版,不过阅读感觉上还是很不一样的。

  废话就不多说了,《数学之美》其实是一本科普类的读物,所面向的是接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完全不需要在特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就可以看懂,大概懂一点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组合数学、信息论、计算机算法、模式识别最好(虽然列举了这么多,其实有些不懂也没关系……),所以尤其适合信科的人看。内容大部分是和人工智能、计算机相关的,这并非我所学的专业,但作者比较擅长将看似复杂的原理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可读性还是很好的。

  吴军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之前任职于Google,后来到了腾讯,这些文章都是发表在Google黑板报上的,后来经过了重写,所以网上下载的和书本内容有所差异。由于吴军本人是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的,所以统计语言模型的东西可能会多一点,不过我觉得这丝毫不妨碍全书数学之美的展现……感觉收获还是挺多的,知识上的有一些,但更多还是思维方式上的。作者举了很多例子试图让人明白很多看似复杂的高科技背后,基本原理其实是出乎意料简单的(当然,必须承认第一个想到这些方法的人还是非常了不起的……)。比如高准确率的机器翻译,看上去好像是计算机能够理解各国语言,隐藏在背后的却是很多具有大学理科学历的人都非常清楚的统计模型和概率模型;再比如拼音输入法的数学原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缩短*均编码长度,比如曾经流行一时的五笔输入法,而现今真正实用的输入法却是有很多信息冗余、编码长度比较长的拼音输入法,作者从信息论和市场的角度做了简单的阐述;又比如新闻的自动分类,许多非IT领域的人可能会认为计算机可以读懂新闻并进行分类,而实际上只是特征向量的抽取、多维空间中向量夹角的计算,非常非常简单,但凡学过一点线性代数的人绝对是一看就懂的……当然,完美的实现还需要考虑很多细节和现实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这本书所关注的地方,数学之美在于其简洁而不是繁琐。

  除了对于具体信息技术的剖析之外,作者还花了很大篇幅来讲一些杰出人士的成长过程,特别是把这些人的成长经历和*学生的成长经历作对比。虽然作者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多少流露出对于*高等教育以及很多*企业的批评,一是教育的功利性,缺乏宽松的独立思考的环境,即使学了一堆理论也难有用武之地,自然也就缺乏创新性的成果;二是*企业的短视,大部分都不舍得在新框架开发上投资,而是坐享学术界和国外企业的研究成果。

  总结一下呢,《数学之美》事实上不能带给你编程能力的提升,也没法让人的数学水*有显着的提升,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让你跳出教科书式的繁琐细节的束缚,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思考信息世界背后的数学引擎的运行原理,让人明白看似很高级、复杂的东西背后其实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复杂,而我们所学的“枯燥”的数学真的可以“四两拨千斤”,改变亿万人的生活。

数学之美读后感3

  确切的来说,《数学之美》并不是一本书,它是谷歌黑板报中的一系列文章,介绍数学在信息检索和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主导作用和奇妙应用,每一篇文章都不长,但小中见大,从看似高深的高科技中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展示了数学之美,深深的吸引了我。

  这一系列文章的作者是google公司的科学家吴军。他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和电子工程系(硕士),并于1993—1996年在清华任讲师。他于1996年起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并于xx年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在清华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吴军博士致力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特别是统计语言模型的研究。他曾获得1995年的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20xx年eurospeech的最佳论文奖。

  吴军博士于20xx年加入google公司,现任google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到google不久,他和三个同事们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工程奖。20xx年,他和两个同事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google其间,他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的高度评价。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并获得和申请了近十项美国和国际专利。他于xx年起,当选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董事会董事。

  正是他在信息检索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的一系列工作,使他讲述了我所看到的内容—数学之美。

  看了数学之美,立即联想到了金庸小说中的武林高人,总是把一套大多数人都会的入门功夫使得威力无比,击溃众多敌者。东西放在那,它的威力如何,并键在于使用者,武术如此,数学同样如此。

  于我而言,语音视别是一类高科技,作为非专业人土,深觉高奥。但看完数学之美之后,顿感惊诧,原来如此深奥东西的解决方法自己也学过,并且理工科读过大学的人都学过,那就是统计学中的条件概率p(a/b),即b事件发生条件下a事件发生的概率。

  如果s表示一连串特定顺序排列的词w1,w2,…,wn,换句话说,s可以表示某一个由一连串特定顺序排练的词而组成的一个有意义的句子。现在,机器对语言的识别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想知道s在文本中出现的可能性,也就是数学上所说的s的概率用p(s)来表示。利用条件概率的公式,s这个序列出现的概率等于每一个词出现的概率相乘,于是p(s)可展开为:

  p(s)=p(w1)p(w2|w1)p(w3|w1w2)…p(wn|w1w2…wn—1)

  其中p(w1)表示第一个词w1出现的概率;p(w2|w1)是在已知第一个词的前提下,第二个词出现的概率;以次类推。不难看出,到了词wn,它的出现概率取决于它前面所有词。从计算上来看,各种可能性太多,无法实现。因此我们假定任意一个词wi的出现概率只同它前面的词wi—1有关(即马尔可夫假设),于是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现在,s出现的概率就变为:

  p(s)=p(w1)p(w2|w1)p(w3|w2)…p(wi|wi—1)…

  (当然,也可以假设一个词又前面n—1个词决定,模型稍微复杂些。)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估计p(wi|wi—1)。现在有了大量机读文本后,这个问题变得很简单,只要数一数这对词(wi—1,wi)在统计的文本中出现了多少次,以及wi—1本身在同样的文本中前后相邻出现了多少次,然后用两个数一除就可以了,p(wi|wi—1)=p(wi—1,wi)/p(wi—1)。

  也许很多人不相信用这么简单的数学模型能解决复杂的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问题。其实不光是常人,就连很多语言学家都曾质疑过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但事实证明,统计语言模型比任何已知的借助某种规则的解决方法都有效。比如在google的中英文自动翻译中,用的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统计语言模型。去年美国标准局(nist)对所有的机器翻译系统进行了评测,google的系统是不仅是全世界最好的,而且高出所有基于规则的系统很多。

  这就是数学的美妙之处了,它把一些复杂的问题变得如此的简单。

  看到《数学之美》,在感叹数学的美妙与神奇之处时,自然而然联系到自己专业(地质工程而或岩土工程)中的数学应用。

  现在找文献,搜索期刊一大堆基于数学的专业文献,灰色数学的、模糊数学的、非线性的、系统的,等等,这么多的数学的使用,促进了一大批的文章,但这些数学方法的应用究竟是发现了哪些问题?还是解决了实际问题吗?还是仅发了文章,满足了需求?现实是文章好发,用着难用,解决问题还得传统的方法,那么是这些数学方法不行,还是用的太肤浅,根本没发挥其威力来?如果没有发挥出威力来,那怎么用?怎么发挥?

数学之美读后感4

  读完这本书有一点强烈的感受:工具一定要先进。数学是强大的工具,计算机也是。这两种工具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强大的google、百度、亚马逊、阿里、京东、腾迅等公司。他们不是百年老店,但他们掌握了先进的工具。

  掌握了先进的工具,必将获得竞争优势。如果你知道哪里有一群软件工程师,维护着更大的一群计算机,那么不要犹豫,想办法使用他们提供的服务,因为这会给你带来优势。所以我们使用Google的搜索和邮件,在亚马逊、京东和淘宝上购物,用QQ和微博联系朋友,使用银行卡和网上银行,利用交易终端在全球市场上进行各种交易……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工具的进化史。石器、青铜、铁器、火药、蒸汽机、内燃机、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卫星、互联网,工具的进步引领着文明的进步。新的工具不断淘汰老的工具,就像互联网视频点播正在淘汰电视、微博正在淘汰报纸、电子书正在淘汰纸质书那样。

  但有一些古老的工具,今天仍有人在学习和使用,甚至在上面花费许多时间。毛笔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今天学习掌握毛笔这种“落后的”工具,还有什么意义?其实我们在使用一些“落后的”工具时,主要是在学习工具背后的思想。书法和绘画中蕴含的艺术审美的一般原则,经得起具体工具变迁的考验。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所包含的对空间构图的理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学习。思想工具是比实物工具更强大的工具。

  工具组合使用,形成更强大的新工具。《数学之美》中提到的马尔可夫链虽然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我在数学课上没有听老师提到过。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余弦定理和新闻分类。余弦定理是中学数学,再加上一些不算很难的多维向量的知识,竟然解决了计算机新闻分类这样的难题!

  每一种工具的背后,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蒸汽机和内燃机背后,是力学的世界。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背后,是信息的世界。数学是抽象的工具,是其他工具背后的工具。每一门学科要成为科学,都少不了数学。也许有一天人们会习惯,用数学工具来分析艺术。数学是一种语言,它源于具体的世界,又高于具体的世界。如果说语言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描述,如果说数学是一种语言,那么它一定是最接近神的语言。看似毫不相关,却又能描述万事万物。

  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物理学家费曼当年在大一时提出这个问题,他的师兄建议他转到物理系。今天,这个问题已不成为问题。具有扎实数学功底的人才正进入各行各业,例如金融业。我认识一个出版社的老总,他招应届毕业生有一个条件:数学要好。

  工具虽好,关键还要会用。最终要回到掌握先进工具的人。软件算法工程师加上计算机集群,这是目前一流企业必需的装备。正如马克。安德森所说的,各行各业的一流公司,都是软件公司。优秀的软件算法工程师,是人才争夺的焦点。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Google招工程师的要求。

  对信息加工处理和传递的能力不断增强,是知识经济的特点。《数学之美》展示了Google如何运用数学和计算机网络,带领我们进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就是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学研究要量化。科学研究要有对比实验。科学研究要有数学模型。科学研究要有田野调查。科学研究要有文献查证。科学研究要有同行评议。《数学之美》向我们介绍了自然语言分析领域的科研方法和过程。

  任何一个领域,深入进去都有无数的细节。有兴趣的人不但没被这些细节吓倒,反而会兴致勃勃地研究,从而达到令人仰慕的高度。吴军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数学和算法中的这些细节,也展示了他所达到的高度。值得我学习。

数学之美读后感5

  上个月去北京开会,顺道拜访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多年的编辑陈冀康赠我一本《数学之美》,说一定是我喜欢看的类型。以前也在网上零散看过Google黑板报上吴军先生的文章,对他的前一本书《浪潮之颠》也有耳闻,但没有读过。这次有机会集中阅读他的文章,确实是一段美妙的体验。

  读完这本书有一点强烈的感受:工具一定要先进。数学是强大的工具,计算机也是。这两种工具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强大的google、百度、亚马逊、阿里、京东、腾迅等公司。他们不是百年老店,但他们掌握了先进的工具。

  掌握了先进的工具,必将获得竞争优势。如果你知道哪里有一群软件工程师,维护着更大的一群计算机,那么不要犹豫,想办法使用他们提供的服务,因为这会给你带来优势。所以我们使用Google的搜索和邮件,在亚马逊、京东和淘宝上购物,用QQ和微博联系朋友,使用银行卡和网上银行,利用交易终端在全球市场上进行各种交易……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工具的进化史。石器、青铜、铁器、火药、蒸汽机、内燃机、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卫星、互联网,工具的进步引领着文明的进步。新的工具不断淘汰老的工具,就像互联网视频点播正在淘汰电视、微博正在淘汰报纸、电子书正在淘汰纸质书那样。

  但有一些古老的工具,今天仍有人在学习和使用,甚至在上面花费许多时间。毛笔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今天学习掌握毛笔这种“落后的”工具,还有什么意义?其实我们在使用一些“落后的”工具时,主要是在学习工具背后的思想。书法和绘画中蕴含的艺术审美的一般原则,经得起具体工具变迁的考验。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所包含的对空间构图的理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学习。思想工具是比实物工具更强大的工具。

  工具组合使用,形成更强大的新工具。《数学之美》中提到的马尔可夫链虽然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我在数学课上没有听老师提到过。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余弦定理和新闻分类。余弦定理是中学数学,再加上一些不算很难的多维向量的知识,竟然解决了计算机新闻分类这样的难题!

  每一种工具的背后,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蒸汽机和内燃机背后,是力学的世界。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背后,是信息的世界。数学是抽象的工具,是其他工具背后的工具。每一门学科要成为科学,都少不了数学。也许有一天人们会习惯,用数学工具来分析艺术。数学是一种语言,它源于具体的世界,又高于具体的世界。如果说语言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描述,如果说数学是一种语言,那么它一定是最接近神的语言。看似毫不相关,却又能描述万事万物。

  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物理学家费曼当年在大一时提出这个问题,他的师兄建议他转到物理系。今天,这个问题已不成为问题。具有扎实数学功底的人才正进入各行各业,例如金融业。我认识一个出版社的老总,他招应届毕业生有一个条件:数学要好。

  工具虽好,关键还要会用。最终要回到掌握先进工具的人。软件算法工程师加上计算机集群,这是目前一流企业必需的装备。正如马克、安德森所说的,各行各业的一流公司,都是软件公司。优秀的软件算法工程师,是人才争夺的焦点。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Google招工程师的要求。

  对信息加工处理和传递的能力不断增强,是知识经济的特点。《数学之美》展示了Google如何运用数学和计算机网络,带领我们进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就是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学研究要量化。科学研究要有对比实验。科学研究要有数学模型。科学研究要有田野调查。科学研究要有文献查证。科学研究要有同行评议。《数学之美》向我们介绍了自然语言分析领域的科研方法和过程。

  任何一个领域,深入进去都有无数的细节。有兴趣的人不但没被这些细节吓倒,反而会兴致勃勃地研究,从而达到令人仰慕的高度。吴军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数学和算法中的这些细节,也展示了他所达到的高度。值得我学习。

  感谢吴军先生分享他的知识和深刻见解,也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出了这样一本好书。

数学之美读后感6

  在网上看到有人推荐吴军博士的《数学之美》,尽管我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但对数学的推崇一直如此,所以买来一读,我的真切体验正如吴军博士在书的后记中所说,把自己“境界提升了一个层次”。

  那么,对我而言,到底提升了什么境界呢?

  首要的肯定是思想境界。在未读这本书之前,我知道对于这个世界的事件形成的信息集合,人类只有两种方式可以表达,一个是数字,一个是语言。整个实数的集合是无穷个,而且每个数字都是唯一的;整个世界中的事件也是无穷个的,而且每个事件也时独一无二的,这样数学中的数字集合与世界中的事件集合就构成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研究数字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研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关系。语言中的概念和世界中的事件之间也是可以构成一个对应关系的,但问题是,语言中概念的集合是有限的,所以它和数字集合的对应显然只能是部分对应。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人类需要把语言处理成数字,因为计算机只能识别数字信号,所以“语言的数字化”成为计算机产生以来发展最快、而且最有创新性的领域,而许多华人科学家成为了这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如李开复,吴军博士是卓越的科学家之一。至此我才感到,在计算机主导的世界中,信息化就是数字化,而最难的数字化、也是最有成就的数字化,就是对人类自然语言的数字化,因为人类的信息几乎100%是用语言承载、传播的,计算机要与人对话,变成智能化的机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的数字化问题。但我们在电脑上自如地输入文字时、或者拿着手机通话时,我们跟本没有意识到,那些卓越的语言科学家,早已经把我们的语言,转化成数字信号,通过输入、处理、解码的方式,让我们无障碍地联络、工作。

  我似乎感到,语言与数字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接口。套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加上我的理解,即是,数是万物的本原,语言是人的本原!

  吴军博士似乎也在提升我对方法的认识境界。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习惯遵循本质、规律、连续性思维,在语言学研究的早期,人类为了让计算机识别语言,采用建立语言规则和语言规则数据库的办法,但最终以失败告终(20世纪50—70年代),70年代后科学家采用了语言统计模型,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语言统计模型的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宇宙量子模型的信念,世界是不连续的随机性的粒子构成,人类数千年文明进化出来的语言系统,就是动态的随机概率事件。其二,物理思维再也难逃牛顿的经典本质思维方法,即找寻到百分之百确定性的规律,而信息论思维是研究如何把握不确定性现象,利用概率统计是不二法门。其三,语言本质上就是信息传播,只有从通信模型视角才能真正理解计算机的功能,对语言的编码、处理、传输、解码是计算机的强项,计算机是永远不可能理解语言的意思的。

  在《数学之美》中,吴军博士对他的老师、师兄弟、同事的经历、掌故进行了叙述,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世界一流的学科家、技术精英们的为人处世品质、鲜明个性、科学素养及其管理风格。例如贾里尼克对博士生的严酷淘汰,马库斯对学生的宽宏大度,但我感到他们有一样东西是共同的,就是对科学创造、顶尖人才的识别和器重,甚至是无条件的包容。如此为人的境界才是根本,因为伟大的科学创造毕竟是人做出来的,只有崇高的人文精神之下才能造就顶尖的人才、一流的科学和技术。

  观国内的学说界,官风盛行、腐败当道、人情充斥,与这些一流学说群对科学创造的赏识、对个性人才的包容,对科学探索的热诚,可谓相去甚远。

  看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年轻一代,但愿吴博士的《数学之美》,能让我们的学子们,初步体验到科学精英们卓越的才智与情怀。

数学之美读后感7

  读完这本书有一点强烈的感受:工具一定要先进。数学是强大的工具,计算机也是。这两种工具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强大的google、百度、亚马逊、阿里、京东、腾迅等公司。他们不是百年老店,但他们掌握了先进的工具。

  掌握了先进的工具,必将获得竞争优势。如果你知道哪里有一群软件工程师,维护着更大的一群计算机,那么不要犹豫,想办法使用他们提供的服务,因为这会给你带来优势。所以我们使用Google的搜索和邮件,在亚马逊、京东和淘宝上购物,用QQ和微博联系朋友,使用银行卡和网上银行,利用交易终端在全球市场上进行各种交易……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工具的进化史。石器、青铜、铁器、火药、蒸汽机、内燃机、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卫星、互联网,工具的进步引领着文明的进步。新的工具不断淘汰老的工具,就像互联网视频点播正在淘汰电视、微博正在淘汰报纸、电子书正在淘汰纸质书那样。

  但有一些古老的工具,今天仍有人在学习和使用,甚至在上面花费许多时间。毛笔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今天学习掌握毛笔这种落后的工具,还有什么意义?其实我们在使用一些落后的工具时,主要是在学习工具背后的思想。书法和绘画中蕴含的艺术审美的一般原则,经得起具体工具变迁的考验。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所包含的对空间构图的理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学习。思想工具是比实物工具更强大的工具。

  工具组合使用,形成更强大的新工具。《数学之美》中提到的马尔可夫链虽然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我在数学课上没有听老师提到过。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余弦定理和新闻分类。余弦定理是中学数学,再加上一些不算很难的多维向量的知识,竟然解决了计算机新闻分类这样的难题!

  每一种工具的背后,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蒸汽机和内燃机背后,是力学的世界。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背后,是信息的世界。数学是抽象的工具,是其他工具背后的工具。每一门学科要成为科学,都少不了数学。也许有一天人们会习惯,用数学工具来分析艺术。数学是一种语言,它源于具体的世界,又高于具体的世界。如果说语言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描述,如果说数学是一种语言,那么它一定是最接近神的语言。看似毫不相关,却又能描述万事万物。

  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物理学家费曼当年在大一时提出这个问题,他的师兄建议他转到物理系。今天,这个问题已不成为问题。具有扎实数学功底的人才正进入各行各业,例如金融业。我认识一个出版社的老总,他招应届毕业生有一个条件:数学要好。

  工具虽好,关键还要会用。最终要回到掌握先进工具的人。软件算法工程师加上计算机集群,这是目前一流企业必需的装备。正如马克。安德森所说的,各行各业的一流公司,都是软件公司。优秀的软件算法工程师,是人才争夺的焦点。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Google招工程师的要求。

  对信息加工处理和传递的能力不断增强,是知识经济的特点。《数学之美》展示了Google如何运用数学和计算机网络,带领我们进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就是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学研究要量化。科学研究要有对比实验。科学研究要有数学模型。科学研究要有田野调查。科学研究要有文献查证。科学研究要有同行评议。《数学之美》向我们介绍了自然语言分析领域的科研方法和过程。

  任何一个领域,深入进去都有无数的细节。有兴趣的人不但没被这些细节吓倒,反而会兴致勃勃地研究,从而达到令人仰慕的高度。吴军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数学和算法中的这些细节,也展示了他所达到的高度。值得我学习。

数学之美读后感8

  上个月去北京开会,顺道拜访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多年的编辑陈冀康赠我一本《数学之美》,说一定是我喜欢看的类型。以前也在网上零散看过Google黑板报上吴军先生的文章,对他的前一本书《浪潮之颠》也有耳闻,但没有读过。这次有机会集中阅读他的文章,确实是一段美妙的体验。

  读完这本书有一点强烈的感受:工具一定要先进。数学是强大的工具,计算机也是。这两种工具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强大的google、百度、亚马逊、阿里、京东、腾迅等公司。他们不是百年老店,但他们掌握了先进的工具。

  掌握了先进的工具,必将获得竞争优势。如果你知道哪里有一群软件工程师,维护着更大的一群计算机,那么不要犹豫,想办法使用他们提供的服务,因为这会给你带来优势。所以我们使用Google的搜索和邮件,在亚马逊、京东和淘宝上购物,用QQ和微博联系朋友,使用银行卡和网上银行,利用交易终端在全球市场上进行各种交易……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工具的进化史。石器、青铜、铁器、火药、蒸汽机、内燃机、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卫星、互联网,工具的进步引领着文明的进步。新的工具不断淘汰老的工具,就像互联网视频点播正在淘汰电视、微博正在淘汰报纸、电子书正在淘汰纸质书那样。

  但有一些古老的工具,今天仍有人在学习和使用,甚至在上面花费许多时间。毛笔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今天学习掌握毛笔这种“落后的”工具,还有什么意义?其实我们在使用一些“落后的”工具时,主要是在学习工具背后的思想。书法和绘画中蕴含的艺术审美的一般原则,经得起具体工具变迁的考验。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所包含的对空间构图的理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学习。思想工具是比实物工具更强大的工具。

  工具组合使用,形成更强大的新工具。《数学之美》中提到的马尔可夫链虽然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我在数学课上没有听老师提到过。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余弦定理和新闻分类。余弦定理是中学数学,再加上一些不算很难的多维向量的知识,竟然解决了计算机新闻分类这样的难题!

  每一种工具的背后,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蒸汽机和内燃机背后,是力学的世界。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背后,是信息的世界。数学是抽象的工具,是其他工具背后的工具。每一门学科要成为科学,都少不了数学。也许有一天人们会习惯,用数学工具来分析艺术。数学是一种语言,它源于具体的世界,又高于具体的世界。如果说语言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描述,如果说数学是一种语言,那么它一定是最接近神的语言。看似毫不相关,却又能描述万事万物。

  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物理学家费曼当年在大一时提出这个问题,他的师兄建议他转到物理系。今天,这个问题已不成为问题。具有扎实数学功底的人才正进入各行各业,例如金融业。我认识一个出版社的老总,他招应届毕业生有一个条件:数学要好。

  工具虽好,关键还要会用。最终要回到掌握先进工具的人。软件算法工程师加上计算机集群,这是目前一流企业必需的装备。正如马克.安德森所说的.,各行各业的一流公司,都是软件公司。优秀的软件算法工程师,是人才争夺的焦点。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Google招工程师的要求。

  对信息加工处理和传递的能力不断增强,是知识经济的特点。《数学之美》展示了Google如何运用数学和计算机网络,带领我们进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就是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学研究要量化。科学研究要有对比实验。科学研究要有数学模型。科学研究要有田野调查。科学研究要有文献查证。科学研究要有同行评议。《数学之美》向我们介绍了自然语言分析领域的科研方法和过程。

  任何一个领域,深入进去都有无数的细节。有兴趣的人不但没被这些细节吓倒,反而会兴致勃勃地研究,从而达到令人仰慕的高度。吴军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数学和算法中的这些细节,也展示了他所达到的高度。值得我学习。

  感谢吴军先生分享他的知识和深刻见解,也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出了这样一本好书。

数学之美读后感9

  重复的体力劳动已经被机器取代,重复的脑力劳动也将被AI取代。

  目前的算法更多的是从统计学、概率论角度来执行,其算法依靠人为设定执行,今后AI的介入,算法会趋于自我迭代、自我演化。

  就整体而言机器的搜索、筛选、分析、逻辑推理等,都是基于当前情况最大概率决策。即通过算法计算下一步所有可能情况的概率分布,然后得出实现目标哪种决策成功概率最高,即为下一步的方案。

  在这种环境下人最好的方式便是与机器合作,将资源分配到这些大概率事件上,当然也会有一部分人怀有赌徒心态,将资源,甚至全部资源分配到小概率事件上,幻想出现奇迹,而这件事就叫“创新”。

  但“创新”才是真正的未来,因为从宇宙角度来看,人类诞生的几率不到万亿分之一,而这是多么伟大的奇迹,又是多么伟大的创新!

数学之美读后感10

  如果要评选最令人痛恨的科目,估计非数学莫属了。

  人类花了几百年时间才形成了现代数学完备的理论体系,结果却要求我们在3-5年里全部学完。这显然是要杯具的。也显然是除了背公式就没有其他办法的。

  数学,小学的时候全是数字,初中的时候加入了XY,高中的时候基本没数字了,大学高数不但数字少,而且各种符号满天飞。

  其实想想就明白了,古时候的人们真的是闲的才去研究数学的吗?明显是在工程工作和实际生活中遇到了难题,需要数学这个科学的皇后来解决,于是人们才去研究的数学啊。数学是与应用分不开的啊。为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却被生生剥离了实际呢?《数学之美》里面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是数学家,但是很少有数学家同时是语言学家。

  会做事而不会讲事的人,编写了我们的教材。

  如果《数学之美》的作者吴军执笔重写我们的数学教科书,说不定*会出现更多的数学家。

  由于每个月都买1-2百的书,对什么是好书,我现在心里是越来越有底了。其实标准很简单,能不罗嗦的把事情给讲清楚了,就是好书。从这个标准出发,我杯具的发现,国内的教科书极少有满足这个简单的标准的。大部分是生搬硬套,大杂烩一锅炖。

  本着事情要讲清楚的原则,现在的数学教科书,就应该把课后习题给详解。把公式隐含的条件反复的强调,而不是像躲猫猫一样找死不见,解体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适量更新,而不是几十年不变。那些公式什么的,你多解释几遍,多用文字讲解一下,多写点有用的中文,少推导些万年不用的公式,少写点“容易得出”“易推导出”无用的文字,增加一下让教科书的可读性,行不行?别整的公式套公式,显得你编书的人很牛逼似地,其实你就是一心虚的。心虚怕讲得多错的多,被人质疑你的权威性,逼就是有错不改,强卖垃圾,编的这么烂,如果不是指定教材,放到市场上有人买才怪。最恶心的还垄断,还不给别人编。

  《数学之美》是把数学怎么简单,怎么好理解就怎么讲。

  教科书是公式一摆,撒手不管,习题雷同例题,与实际脱节,任外面山洪海啸,我自岿然不动。

  *的教科书啊,学一下国外的吧。北大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虽然是教科书,但是凡是对经济有一丁点兴趣的人,都会对这套书称赞不已。这才是教科书应有的样子啊。

数学之美读后感11

  我是在读了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之后,发现推荐了《数学之美》这本书。我到豆瓣读书上看了看评价,就果断在当当上下单买了一本研读。本来我以为这是一本充满各种数学专业术语的书,读后让我非常震撼的是吴军博士居然能用非常通俗的语言将自然语言处理等高深理论解释的相当简单。在李开复博士之后,吴军博士又成为了目前备受瞩目的具有深厚技术背景的作家。对于我来说,读这本书有扫盲的功效,让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我的想法是在研究生阶段,不只局限于导师的研究方向,通过更加广泛的涉猎知识,去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如果找到了这样一个领域,那么我就读博士。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我想还是工作算了。

  1、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重要

  全书主要是围绕着吴军博士所研究的自然语言处理方向来讲述一些应用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数学知识,用了很大篇幅讲解了将通信的原理应用到自然语言处理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前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时候,学过一个香农定理。对香农的认识就从香农定理开始,因为考研会考相关的计算题。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香农的《信息论》对今天的影响真的是不可估量。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也对以前的本科学校的学科建设产生了一些忧虑。对于培养计算机人才来说,无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都应该与电子、通信有一定的交叉,这样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启发与视野的开阔有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本身就是从电子、通信、数学等学科中抽出来的新兴的学科,在发展了多年之后,我们发现它仍然需要继承一些传统。回想自己的本科四年,上的更多的课时

  语言类、技术类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确对提升学生的就业有很大帮助。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忽视数学基础、学科交叉的学校,他无法成为一所国内的一流大学。作为一个母校培养的学生,我深知改革的阻力与困难,但是我希望母校的计算机学院能越办越好。我们现在已经培养出很多高薪优秀的技术人才,我希望将来也能培养出更多的研究型人才。

  2、看起来很牛的东西却用着难以置信的简单数学原理

  在整本书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解释Google搜索的原理,居然就是简单的布尔代数运算。这个的确让我大跌眼镜,我一直认为搜索时一个非常复杂而庞大的问题,其数学原理也是相当高深的,但是吴军博士的解释让我大开眼界。与此同时也知道了Google为什么牛,牛在哪了。搜索的原理虽然非常简单,但是搜索是一个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操作的工作。Google在海量数据的处理方面的确是相当先进的,MapReduce、BigTable等等一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得Google在搜索上无出其右。目前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数据仓库与存储等研究领域近些年来的大热也说明Google在引领研究方向上的超凡本领。

  3、感谢概率老师的教诲

  在大二的时候,有一个在我们学生中声望很高的概率老师,他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跟我们说我们将的是前几章,这些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对于你们计算机的学生来时,后面的章节才是最有用的,以后一定要好好的研究,弄上一两个在你的毕业设计上就会让你毕业设计提升一个档次,有可能验收你毕业设计的老师也不懂。我当时对他的话没有特别在意,我只关心期末考试要考哪些题目,因为我那个学期的概率课基本上都在睡觉,只有他讲笑话的时候不睡。我看《数学之美》后发现马尔科夫链、贝叶斯网络之后,对以前的概率老师充满无限的敬意。我发现我们再本科阶段学习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计算机学科应用较多的要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还有一门我学的不好的《离散数学》在计算机中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在看米歇尔的《机器学习》时也发现很多熟悉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这让我不得不开始考虑重新弥补自己的数学短板。我的想法是在研一这一年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尽我最大的努力补一补,希望他们对我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4、说说作者吴军博士

  吴军博士写的书对于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来说,读起来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可能这跟他是技术出身的原因有关,流畅的文笔、质朴的文风也让人读起来很舒服。看高晓松在优酷上的《晓说》就知道,在硅谷有着众多的"华裔工程师,他们很多都来自清华、北大等国内的名牌大学,这些人在美国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吴军博士也曾是这其中的一员,我非常希望那些像吴军博士一样的牛人们能够写书或者来国内的大学做一些演讲、论坛等等,开阔一下我们的视野,传授一下做学问的经验。与此同时,我也在想为什么我们国家那么多优秀的IT人才都去了美国。

  这个问题在我去苹果公司在东软信息学院组织的培训过程中得到了答案,那个南京邮电的老师讲了讲*为什么不像美国那么有创造力。我们*人并不缺乏创造力,很多时候是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恰恰阻碍了创新。我想那么多优秀的清华北大学子纷纷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正是被美国开放的学术环境、创新氛围所吸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去美国也是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前都觉得他们是不爱国,现在长大了,对于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了一点。

  我想说我们的祖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之后,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和脆弱的时期。我们靠着人口红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能不能凭借人才红利取得更大的成就还是未知。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能像李开复博士、吴军博士那样,为我们这个民族青年的成长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数学之美读后感12

  这本书一共3章,主要介绍了这些数学方法:统计方法、统计语言模型、中文信息处理、隐含马尔科夫模型、布尔代数、图论、网页排名技术、信息论、动态规划、余弦定理、矩阵运算、信息指纹、密码学、搜索技术、数学模型、最大熵模型、拼音输入法、贝叶斯网络、句法分析、维特比算法、各个击破算法等。从第一章开始其明了幽默的语言就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觉得如果早一点看这本书,也许数学之于我就是另一番天地。

  第一章里作者从原始人类的通信方式开始入手,人类最早利用声音进行的通信依赖于开篇给出的"编码-传输-解码"的基本原理,指出原始人的通信方式和今天的通信方式没什么不同,这世界上近现代最普遍的原理大部分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被无意识的使用着。

  第六章信息论给出了信息的度量,它是基于概率的,概率越小,其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就越大。引入信息量就可以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同理自然语言处理的大量问题就是找相关的信息。信息熵的物理含义是对一个信息系统不确定性的度量,这一点与热力学中的熵概念相同,看似不同的学科之间也会有着很强的相似性。事务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要学会借鉴其他知识。

  这本书里也能找到不少在学的课程知识,如大学专业课里,数电总是要比模电简单不少,而自然界里大部分的信号都属于模拟信号。所谓模拟信号,是指从时间和数值两种维度上看来都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在实际电路中,模数转换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将预处理的模拟信号经过模数变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而数字化处理有很多优点,比如功能强大、抗干扰能力强、易于传输等。

  简而言之,如果没有数学,就没有数字信号处理和传输的概念,而数字信号传输在当下大规模的集成电路里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通信成功的基本要求。

  作者把生活中遇到的复杂的问题,以简单清晰,直观的模型或者公式展现出来。我们可能过于注意生活中的种种奇妙现象,往往忽略了追求其理论逻辑的演绎,而这,也是大部分问题的主要根源。

  罗素曾经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纯数学使我们能够发现概念和联系这些概念的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给了我们理解自然现象的钥匙。"数学在所有科学领域起着基础和根本的作用。"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这里,我也想把《数学之美》真诚推荐给每一位对自然、科学、生活有兴趣有热情的朋友,不管你是从事职业,读一读它,会让你受益良多。

  吴军老师在《数学之美》中提到:"这本书的目的是讲道而不是讲术。很多具体的搜索技术很快会从独门绝技到普及,再到落伍,追求术的人一辈子工作很辛苦。只有掌握了搜索的本质和精髓才能永远游刃有余"。回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学习的东西、技术太多太多,如果一味地只为去追技术的脚步,那么我们也会很累很累。然而基本的原理却是没有怎么变化的。只见森林,不见树木,难免迷失;站在高处向下看,也许我们一直看不到底,但是站在底处却是可以看见底的。

数学之美读后感13

  人们发现真理的形式上从来都是简单的,而不是复杂和含混的。——牛顿

  自小就学数学的我,并不觉得它是美好的。于我而言,数学就像紧箍咒一样,不能提,一提。就头疼。

  而看了吴军博士所写的《数学之美》后,我对数学的感觉,从以前的被动获取和勉强学习,变成了强烈热爱和主动积极的学习。这原因就在于我发现了它的价值,它的一枝独秀,不可或缺的地位,数学的博大精深和对其相关的各类事业的发展的价值已使我深深陶醉其中。这本书中有很多复杂且长的公式,但这并不妨碍大众的阅读,因为它并非在于让你了解更多IT领域的知识,而是用了大量篇幅介绍各个领域的典故,让我们感受数学思维。这就像李欣教授所说:“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其必然性就是大师们的思维方法。”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论美德》这篇文章中讲:“美德就如同华贵的宝石,在朴素的衬托下最显华丽。”数学的美妙,也恰恰在于一个好的思维,好的方法。

  在《数学之美》十四章,我被它的标题吸引到了。“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这俩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却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新闻的分类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余弦定理。我们都知道,计算机处理一个问题是让他去算,而不是像人类一样理解了它,再去解决。而科学家们遇到这个问题,却用了另一种思维,他们把文字的新闻变成一组可计算的数字,然后再设计一个算法来算出任意两篇新闻的相似性。稍详细一些就是:对于一篇新闻中的所有实词。计算出它们的TF-IDF值,再把这些值按照其在对应词汇表的位置依次排列就得到一个向量,这即新闻的特征向量。这时,就可以通过计算两个向量夹角来判断对应的新闻主题的接近程度,这也就要用到余弦定理了。我在必修五数学书上学到余弦定理时,很难想象它可以用来对新闻进行分类。在这里我又一次看到了数学工具的用途。

  在书中,我也了解到了数学的发展实际上是不断的抽象和概括的过程。这些抽象了的方法看似离生活越来越远,但他们最终能找到应用的地方,布尔代数便是如此。

  布尔代数的简单不能再简单了。运算的元素只有两个0和1,基本的运算只有“与”、“或”和“非”。几乎就是我们现在所学的“判断命题真假”。在布尔代数提出后的80多年里,他确实没有什么像样的应用。直到1938年香农在他的硕士论文中指出,布尔代数来实现开关电路。才使得布尔代数成为数字电路的基础。正是依靠这一点,人类用一个个开关电路最终“搭出”电子计算机。

  这些,都能体现作者“简单即是美”的思想。他在书中也写道:“数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简单的模型可以干大事。”这些,也都是我从未感受到过的。并且,在这本书中,作者也用了不少篇幅来介绍通信领域的世界级专家,让我对真正的世界级学者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比如贾里尼克,Google AK-47的设计者——阿米特·辛格博士,自然语言处理的教父米奇·马库斯等等。

  爱因斯坦说过:“从希腊哲学到现代物理学的整个科学史中。不断有人力图地表面上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归结为几个简单的基本概念和关系,这就是整个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把数学在IT领域的美丽予以了精彩表达,我也知道,把一件复杂的事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并非易事,这应该也是各界人士都对这本书予以好评的原因吧。

  当然,我也明白,欣赏美不是终极目的,更值得我们追求的是创造美境界。

  还有,希望未来的自己,无论生活好与坏,都能少一点浮躁,多一点踏实和对自然科学本质的好奇求知。

数学之美读后感14

  读完本书,第一感受:次奥!原来数学如此多的原理模型概念都可以用去解决各种IT技术问题啊。特别是语言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这类问题完全就是建立在数学原理之上的。总之,这本书就是用非常深入浅出的话去说明如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计算机的各种工程问题。这是一本讲道,而不是术的书。 要完全读懂这本书,我觉得至少需要掌握这三门课:高等数学,离散数学,还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唉,我当初数学学得太水了,还挂了高数啊!有好的概念没看懂,以后有时间在好好看吧。如果想搞计算机研究的话,数学基础必不可少,别总在抱怨各种数学课上的东西一辈子都用不着。

  发现作者对人类自然发展的认识非常深,其从语言,文字,数学的产生发展,信息的传播记录得出了这个结论:信息的产生传播接收反馈,和今天最先进的通信在原理上没有任何差别。就算是科学上最高深的技术,那也是模拟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原理。

  我们今天使用的十进制,就是我们扳手指扳了十次,就进一次位。而玛雅文明他们数完了手指和脚指才开始进位,所以他们用的是二十进制。实际上*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只是欧洲人不知道这些数字的真正发明人是古印度,而就把这功劳该给了“二道贩子”*人。

  语言的数学本质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编码方式,比如我们把一个要表达的意思,通过语言一句话表达出来,就是利用编码方式对头脑中的信息做了一次编码,编码的结果就是一串文字,听者则用这语言的解码方法获得说话者要表达的信息。

  自然语言处理模型

  计算机是很笨的,他们唯一会做的就是计算。自然语言处理在数学模型上是基于统计的,说一个句子是否合理,就看看他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如何,可能性就是用概率来衡量,比如一个句子,出现的概率为1/10^10,另一个句子出现的概率为1/10^20,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第一个句子比第二个句子更加合理。当然这要求有足够的观测值,他有大数定理在背后支持。

  最早的中文分词方法

  这句话:“同学们呆在图书馆看书”,如何分词?应该是这样:同学们/呆在/图书馆/看书。最先的方法是北航一老师提出的查字典方法,就是把句子从左道右扫描一遍,遇到字典里面出现的词就标示出来,遇到复合词如(北京大学)就按照最长的分词匹配,遇到不认识的字串就分割成单个字,于是中文的分词就完成了。但是这只能解决78成的分词问题,但是“像发展*家”这种短语它是分不出来的。后来大陆用基于统计语言模型方法才解决了。

  隐含马可夫模型(没这么看懂)

  一直被认为是解决打多数自然语言处理问题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大致意思是:随机过程中各个状态的概率分布,只与他的前一个状态有关。比如对于天气预报,我们只假设今天的气温只与昨天有关而与前天没有关系,这虽然不完美,但是以前不好解决的问题都可以给出近视值了。

  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

  小学生和中学生其实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觉得最主要的是孩子们的社会经验,生活能力,和那时候树立起来的志向,这将帮助他们一生。而中学生阶段花很多时间比同伴多读的课程,在大学以后可以用非常短的时间就可以读完。因为在大学阶段,人的理解能力要强很多,比如中学要花500小时才能搞明白的内容,大学可能花100小时就搞定了。学习和教育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很多中学成绩好的人进入大学后有些就表现不太好了,要有不断学习的动力才行。

  余弦定理和新闻分类

  我在新浪干过一年多新闻,这篇认真看了一篇,很吃惊原理cos x与新闻分析也有关系啊。google的新闻服务是由计算机自动整理分类的。而传统的媒体如门户网站是让编辑读懂新闻,找到主题,再分类分级别的,真苦逼啊!计算机自动分类原理是这样:如一篇新闻有10000个词,组成一个万维向量,这个向量就代表这篇新闻,可以通过某种算法表达这个新闻主题的类型,如果两个向量的方向一致,说明对应的新闻用词一致,方向可用夹角表示,夹角可用余弦定理表示,所以当夹角的余弦值接近于1时,这两篇新闻就可以归为一类了。

  没看懂的东西:

  布尔代数:布尔代数把逻辑学和数学合二为一,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看世界。

  网络爬虫的基本原来是利用了图论的广度优先搜索和深度优先搜索。

  搜索引擎的结果排名用了稀疏矩阵的计算。

  地图最基本的计算是利用了有限状态机和图论的最短路径。

  密码学原理,最大熵模型,拼音输入法的数学模型,布隆过滤器,贝叶斯网络等等。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当我们认识了规律后,应当在生活工作中遵循规律,希望大家透过IT规律的认识,可 以举一反三的总结学习认识规律,这样有助于自己的境界提升一个层次。

  任何问题总是能找到相应的准确数学模型,一个正确的数学模型在形式上应当是简单的,一个好的方法在形式上应当也是简单的。简单才是美。

数学之美读后感15

  看到吴军的另一本书《数学之美》,激起了很深的兴趣,所以很快把书看完了,普及了很多基础的知识的同时也启发了很多想法,感觉很爽。

  我自己在交大学的是工科(虽然没怎么上过课),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一路参加数学竞赛,名次都还不错,也因此没有参加中考、高考,一路保送,自己对数学有很深的感情,同时女朋友大学也是数学系,有点后悔的大学选了个并不感兴趣的专业(交大当时允许我随便选专业,我没有跟父母商量自己选了船舶制造)。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找到了很多高中在看竞赛书的感觉,里面提到的很多概率论(不等式)、图论、数论的知识是高中数学联赛复试的重点,高中的时候已经研究的很深了,不过大学荒废了之后也忘得差不多了,书中提到的很多定理还很有亲切感

  书名叫做《数学之美》,显得有些太大,毕竟更多的是吴军在google做搜索相关工作用到的数学模型的介绍与总结,提到的数学部分大多集中在概率论、图论、数论领域,所以书名太大了,可能hax说得对,也许是出版社为了卖书取得名字

  不得不说吴军是一个大家,文字中能够透露出大家的气势,书中不断的穿插着各种历史上的大科学家以及科技领域的大家的小故事甚至八卦,从文字中非常能够感受到吴军是一个和他们一个层次的人(即使他自己会自谦说是一个二流的工程师之类)

  书中具体的模型就不介绍了,说几点我学到的知识(仅仅皮毛),能列出来的都是看完还有点印象的:

  1、在互联网的世界中,信息是如何量化的,信息熵是怎么回事?有啥用?

  2、搜索领域中,语言是如何统计的,尤其是如何通过概率模型进行分词

  3、搜索引擎是如何工作的—网络爬虫是怎么回事儿

  4、PageRank是怎么回事?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5、密码与解密领域的数学模型,尤其提到的二战时候的各种解密的趣事儿,提到的电视剧《暗算》打算抽空看下

  6、拼音输入法的数学模型

  7、文本自动分类的模型

  ……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

  1、数学模型巨大作用,推动着新技术的发展

  2、攻城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非常牛叉

  3、书中提到了很多数学模型都是在不断的进化、改良、升级,也就是说有人不断的在做优化,会有不断更好的模型、更新的技术出现,跟得上技术的发展可能也是比较重要的,否则很多人一直在做某一点上的持续优化就没有意义了。

  但同时技术很大的作用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书中提到的各个数学模型、各种方法都是为了解决人们的需求或者业务的需求,毕竟公司不是科学研究所,所以追求通过技术直接解决用户需求或者做成易用的工具给业务人员、运营人员来间接解决用户需求是挺重要的,可能不是技术人员觉得做到80分就可以了,而是用户、使用工具的人觉得做到80分是一个重要的衡量

  提到“工具”,想到赵赵说过的一句话:“不好用就等于没有”,可能就是这个点,同时运用工具的人必须好好的运用,如果用不好甚至不用就太对不起技术了。

数学之美读后感16

  《数学之美》,一个从事多年工作的谷歌研究员眼中的数学。令我大饱眼福的是,大学里面的数学知识竟能如此广泛运用到了计算机行业中。

  在语音识别、翻译,还有密码学领域,有着许多基于概率统计的模型和思想。当然,贝叶斯公式是基础,应用到隐含马尔科夫链模型,神经网络模型。

  在搜索中,一些相关性的计算,无不用到了概率的知识。在新闻分类中,用到了一些有关矩阵特征值、相似对角化的知识。当然,在图像处理方面,矩阵变换可谓是无处不在。另外,在识别方面,有一些通信模型,涉及到了信道、误码率、信息熵。

  最近刚开学也没什么事,所以就想随便找几本书看一下,但最好别是那种太艰深晦涩的书。8月份一直到现在,吴军写的这本12年5月出版的《数学之美》一直盘踞京东、亚马逊等各大网上商城科技类图书的榜首,当然,还有早些时候出版的《浪潮之巅》也排在很靠前的位置。心想市场的力量应该能帮我挑出好书吧,于是就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来,一直到今天晚上把它给看完了。

  因此想写一点东西来总结、反思一下,反正刚开完班会也没什么事干。

  写在前面的建议:如果你不讨厌数学的话,强烈推荐这本书,网上也可以下到电子版,不过阅读感觉上还是很不一样的。

  废话就不多说了,《数学之美》其实是一本科普类的读物,所面向的是接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完全不需要在特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就可以看懂,大概懂一点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组合数学、信息论、计算机算法、模式识别最好(虽然列举了这么多,其实有些不懂也没关系……),所以尤其适合信科的人看。内容大部分是和人工智能、计算机相关的,这并非我所学的专业,但作者比较擅长将看似复杂的原理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可读性还是很好的。

  吴军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之前任职于Google,后来到了腾讯,这些文章都是发表在Google黑板报上的,后来经过了重写,所以网上下载的和书本内容有所差异。由于吴军本人是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的,所以统计语言模型的东西可能会多一点,不过我觉得这丝毫不妨碍全书数学之美的展现……感觉收获还是挺多的,知识上的有一些,但更多还是思维方式上的。作者举了很多例子试图让人明白很多看似复杂的高科技背后,基本原理其实是出乎意料简单的(当然,必须承认第一个想到这些方法的人还是非常了不起的……)。比如高准确率的机器翻译,看上去好像是计算机能够理解各国语言,隐藏在背后的却是很多具有大学理科学历的人都非常清楚的统计模型和概率模型;再比如拼音输入法的数学原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缩短*均编码长度,比如曾经流行一时的五笔输入法,而现今真正实用的输入法却是有很多信息冗余、编码长度比较长的拼音输入法,作者从信息论和市场的角度做了简单的阐述;又比如新闻的自动分类,许多非IT领域的人可能会认为计算机可以读懂新闻并进行分类,而实际上只是特征向量的`抽取、多维空间中向量夹角的计算,非常非常简单,但凡学过一点线性代数的人绝对是一看就懂的……当然,完美的实现还需要考虑很多细节和现实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这本书所关注的地方,数学之美在于其简洁而不是繁琐。

  除了对于具体信息技术的剖析之外,作者还花了很大篇幅来讲一些杰出人士的成长过程,特别是把这些人的成长经历和*学生的成长经历作对比。虽然作者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多少流露出对于*高等教育以及很多*企业的批评,一是教育的功利性,缺乏宽松的独立思考的环境,即使学了一堆理论也难有用武之地,自然也就缺乏创新性的成果;二是*企业的短视,大部分都不舍得在新框架开发上投资,而是坐享学术界和国外企业的研究成果。

  总结一下呢,《数学之美》事实上不能带给你编程能力的提升,也没法让人的数学水*有显着的提升,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让你跳出教科书式的繁琐细节的束缚,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思考信息世界背后的数学引擎的运行原理,让人明白看似很高级、复杂的东西背后其实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复杂,而我们所学的“枯燥”的数学真的可以“四两拨千斤”,改变亿万人的生活。

数学之美读后感17

  本书介绍了Google产品中涉及的自然语言处理、统计语言模型、中文分词、信息度量、拼音输入法、搜索引擎、网页排名、密码学等内容背后的数学原理。让我们看到了布尔代数、离散数学、统计学、矩阵计算、马尔科夫链等似曾相识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相比于其他数学题材书籍,吴军老师把抽象、深奥的数学方法解释得通俗易懂,书中同时引用了诸多的历史典故和人物介绍,给人以很多启发,也让人由衷感叹数学的简洁和强大。

  虽是数据专业毕业,但是才疏学浅,无力对数学的美进行阐述。仅就书中两个比较喜欢的地方发表一点不成熟的见解,与诸位共勉。

  其一,在讲Google的搜素引擎反作弊时谈到做事情的两种境界“道”和“术”,术就是具体的做事方法,而道则是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动机和本质。在术这个层面解决问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暂时不疼了,过几天复发了,再去医治,如此往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而只有找到了致病原因,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根本治愈。本人之前参与过行内月终自动核对的研发,月终核对初期数据的不一致性只能靠数百业务人员人工核对数据差异,然后修改数据,每月1日都要加班加点,工作量很大,这是从术上解决问题。后来找到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会计核算时的利息调整造成的,把这些数据接过来进行相应冲减后差异就消失了,业务人员也不用来加班了,这才是从道上解决问题。

  其二,是在做中文网页排名时提到的从业界成功的秘诀之一:“先帮助用户解决80%的问题,再慢慢解决剩下的20%的问题。许多时候做事失败,不是因为人不够优秀,而是做事的方法不对。一开始追求大而全的解决方案,之后长时间不能完成,最后不了了之”。我们在做项目时也是一样,业务有时要的功能非常急,可能有些功能也实现不了(比如系统响应时间长、查询明细不能支持省行等)。这时我们就要将焦点关注在那些可以实现的80%的功能上,哪怕刚刚上线的系统界面丑点,操作复杂点,反应速度慢点,但是至少业务有可用的系统,剩下时间再去优化那剩下的20%。这样可以帮助我行抢占先机,在与同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如果等待我们把所有的细节都搞清楚再动手开发,力求完美,那么很可能系统能够上线的时候业务已经不需要了。

  数学之美,也就是简单之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数学,喜欢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读后感18

  看完《浪潮之巅》,了解了硅谷很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沉浮,对吴军的书就非常感兴趣,看到吴军的另一本书《数学之美》,激起了很深的兴趣,所以很快把书看完了,普及了很多基础的知识的同时也启发了很多想法,感觉很爽。

  我自己在交大学的是工科(虽然没怎么上过课),小学、初中、高中都是一路参加数学竞赛,名次都还不错,也因此没有参加中考、高考,一路保送,自己对数学有很深的感情,同时女朋友大学也是数学系,有点后悔的大学选了个并不感兴趣的专业(交大当时允许我随便选专业,我没有跟父母商量自己选了船舶制造)。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找到了很多高中在看竞赛书的感觉,里面提到的很多概率论(不等式)、图论、数论的知识是高中数学联赛复试的重点,高中的时候已经研究的很深了,不过大学荒废了之后也忘得差不多了,书中提到的很多定理还很有亲切感

  书名叫做《数学之美》,显得有些太大,毕竟更多的是吴军在google做搜索相关工作用到的数学模型的介绍与总结,提到的数学部分大多集中在概率论、图论、数论领域,所以书名太大了,可能hax说得对,也许是出版社为了卖书取得名字

  不得不说吴军是一个大家,文字中能够透露出大家的气势,书中不断的穿插着各种历史上的大科学家以及科技领域的大家的小故事甚至八卦,从文字中非常能够感受到吴军是一个和他们一个层次的人(即使他自己会自谦说是一个二流的工程师之类)

  书中具体的模型就不介绍了,说几点我学到的知识(仅仅皮毛),能列出来的都是看完还有点印象的:

  1.在互联网的世界中,信息是如何量化的,信息熵是怎么回事?有啥用?

  2.搜索领域中,语言是如何统计的,尤其是如何通过概率模型进行分词

  3.搜索引擎是如何工作的—网络爬虫是怎么回事儿

  4.PageRank是怎么回事?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5.密码与解密领域的数学模型,尤其提到的二战时候的各种解密的趣事儿,提到的电视剧《暗算》打算抽空看下

  6.拼音输入法的数学模型

  7.、文本自动分类的模型

  ……

  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

  1.数学模型巨大作用,推动着新技术的发展

  2.攻城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非常牛叉

  3.书中提到了很多数学模型都是在不断的进化、改良、升级,也就是说有人不断的在做优化,会有不断更好的模型、更新的技术出现,跟得上技术的发展可能也是比较重要的,否则很多人一直在做某一点上的持续优化就没有意义了。

  但同时技术很大的作用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书中提到的各个数学模型、各种方法都是为了解决人们的需求或者业务的需求,毕竟公司不是科学研究所,所以追求通过技术直接解决用户需求或者做成易用的工具给业务人员、运营人员来间接解决用户需求是挺重要的,可能不是技术人员觉得做到80分就可以了,而是用户、使用工具的人觉得做到80分是一个重要的衡量

  提到“工具”,想到赵赵说过的一句话:“不好用就等于没有”,可能就是这个点,同时运用工具的人必须好好的运用,如果用不好甚至不用就太对不起技术了

数学之美读后感19

  上个月去北京开会,顺道拜访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多年的编辑陈冀康赠我一本《数学之美》,说一定是我喜欢看的类型。以前也在网上零散看过Google黑板报上吴军先生的文章,对他的前一本书《浪潮之颠》也有耳闻,但没有读过。这次有机会集中阅读他的文章,确实是一段美妙的体验。

  读完这本书有一点强烈的感受:工具一定要先进。数学是强大的工具,计算机也是。这两种工具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强大的google、百度、亚马逊、阿里、京东、腾迅等公司。他们不是百年老店,但他们掌握了先进的工具。

  掌握了先进的工具,必将获得竞争优势。如果你知道哪里有一群软件工程师,维护着更大的一群计算机,那么不要犹豫,想办法使用他们提供的服务,因为这会给你带来优势。所以我们使用Google的搜索和邮件,在亚马逊、京东和淘宝上购物,用QQ和微博联系朋友,使用银行卡和网上银行,利用交易终端在全球市场上进行各种交易……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工具的进化史。石器、青铜、铁器、火药、蒸汽机、内燃机、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卫星、互联网,工具的进步引领着文明的进步。新的工具不断淘汰老的工具,就像互联网视频点播正在淘汰电视、微博正在淘汰报纸、电子书正在淘汰纸质书那样。

  但有一些古老的工具,今天仍有人在学习和使用,甚至在上面花费许多时间。毛笔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今天学习掌握毛笔这种“落后的”工具,还有什么意义?其实我们在使用一些“落后的”工具时,主要是在学习工具背后的思想。书法和绘画中蕴含的艺术审美的一般原则,经得起具体工具变迁的考验。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所包含的对空间构图的理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学习。思想工具是比实物工具更强大的工具。

  工具组合使用,形成更强大的新工具。《数学之美》中提到的马尔可夫链虽然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我在数学课上没有听老师提到过。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余弦定理和新闻分类。余弦定理是中学数学,再加上一些不算很难的多维向量的知识,竟然解决了计算机新闻分类这样的难题!

  每一种工具的背后,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蒸汽机和内燃机背后,是力学的世界。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背后,是信息的世界。数学是抽象的工具,是其他工具背后的工具。每一门学科要成为科学,都少不了数学。也许有一天人们会习惯,用数学工具来分析艺术。数学是一种语言,它源于具体的世界,又高于具体的世界。如果说语言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描述,如果说数学是一种语言,那么它一定是最接近神的语言。看似毫不相关,却又能描述万事万物。

  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物理学家费曼当年在大一时提出这个问题,他的师兄建议他转到物理系。今天,这个问题已不成为问题。具有扎实数学功底的人才正进入各行各业,例如金融业。我认识一个出版社的老总,他招应届毕业生有一个条件:数学要好。

  工具虽好,关键还要会用。最终要回到掌握先进工具的人。软件算法工程师加上计算机集群,这是目前一流企业必需的装备。正如马克.安德森所说的,各行各业的一流公司,都是软件公司。优秀的软件算法工程师,是人才争夺的焦点。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Google招工程师的要求。

  对信息加工处理和传递的能力不断增强,是知识经济的特点。《数学之美》展示了Google如何运用数学和计算机网络,带领我们进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就是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学研究要量化。科学研究要有对比实验。科学研究要有数学模型。科学研究要有田野调查。科学研究要有文献查证。科学研究要有同行评议。《数学之美》向我们介绍了自然语言分析领域的科研方法和过程。

  任何一个领域,深入进去都有无数的细节。有兴趣的人不但没被这些细节吓倒,反而会兴致勃勃地研究,从而达到令人仰慕的高度。吴军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数学和算法中的这些细节,也展示了他所达到的高度。值得我学习。

  感谢吴军先生分享他的知识和深刻见解,也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出了这样一本好书。

数学之美读后感20

  在网上看到有人推荐吴军博士的《数学之美》,尽管我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但对数学的推崇一直如此,所以买来一读,我的真切体验正如吴军博士在书的后记中所说,把自己“境界提升了一个层次”。

  那么,对我而言,到底提升了什么境界呢?

  首要的肯定是思想境界。在未读这本书之前,我知道对于这个世界的事件形成的信息集合,人类只有两种方式可以表达,一个是数字,一个是语言。整个实数的集合是无穷个,而且每个数字都是唯一的;整个世界中的事件也是无穷个的,而且每个事件也时独一无二的,这样数学中的数字集合与世界中的事件集合就构成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研究数字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研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关系。语言中的概念和世界中的事件之间也是可以构成一个对应关系的,但问题是,语言中概念的集合是有限的,所以它和数字集合的对应显然只能是部分对应。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人类需要把语言处理成数字,因为计算机只能识别数字信号,所以“语言的数字化”成为计算机产生以来发展最快、而且最有创新性的领域,而许多华人科学家成为了这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如李开复,吴军博士是卓越的科学家之一。至此我才感到,在计算机主导的世界中,信息化就是数字化,而最难的数字化、也是最有成就的数字化,就是对人类自然语言的数字化,因为人类的信息几乎100%是用语言承载、传播的,计算机要与人对话,变成智能化的机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的数字化问题。但我们在电脑上自如地输入文字时、或者拿着手机通话时,我们跟本没有意识到,那些卓越的语言科学家,早已经把我们的语言,转化成数字信号,通过输入、处理、解码的方式,让我们无障碍地联络、工作。

  我似乎感到,语言与数字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接口。套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加上我的理解,即是,数是万物的本原,语言是人的本原!

  吴军博士似乎也在提升我对方法的认识境界。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习惯遵循本质、规律、连续性思维,在语言学研究的早期,人类为了让计算机识别语言,采用建立语言规则和语言规则数据库的办法,但最终以失败告终(20世纪50-70年代),70年代后科学家采用了语言统计模型,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语言统计模型的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宇宙量子模型的信念,世界是不连续的随机性的粒子构成,人类数千年文明进化出来的语言系统,就是动态的随机概率事件。其二,物理思维再也难逃牛顿的经典本质思维方法,即找寻到百分之百确定性的规律,而信息论思维是研究如何把握不确定性现象,利用概率统计是不二法门。其三,语言本质上就是信息传播,只有从通信模型视角才能真正理解计算机的功能,对语言的编码、处理、传输、解码是计算机的强项,计算机是永远不可能理解语言的意思的。

  在《数学之美》中,吴军博士对他的老师、师兄弟、同事的经历、掌故进行了叙述,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世界一流的学科家、技术精英们的为人处世品质、鲜明个性、科学素养及其管理风格。例如贾里尼克对博士生的严酷淘汰,马库斯对学生的宽宏大度,但我感到他们有一样东西是共同的,就是对科学创造、顶尖人才的识别和器重,甚至是无条件的包容。如此为人的境界才是根本,因为伟大的科学创造毕竟是人做出来的,只有崇高的人文精神之下才能造就顶尖的人才、一流的科学和技术。

  观国内的学说界,官风盛行、人情充斥,与这些一流学说群对科学创造的赏识、对个性人才的包容,对科学探索的热诚,可谓相去甚远。

  看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年轻一代,但愿吴博士的《数学之美》,能让我们的学子们,初步体验到科学精英们卓越的才智与情怀。

推荐访问:读后感 之美 数学 数学之美读后感 菁选20篇 数学之美读后感1 数学之美读后感1500 数学之美读后感100字 数学之美读后感1500字